文|楓眠
關於「異性之間有無純友誼」的問題,很多人都曾發表過自己的看法。
有人覺得,友情不該受到年齡、性別等各方面條件的限制,只要兩個人志趣相投,能玩到一起,那就足夠了。
但絕大部分人還是會人為,男女之間是沒有純友誼的。因為性別的差異,異性之間的相處很容易產生曖昧的因子。哪怕一開始彼此只把對方當作朋友,可相處的時間久了,兩個人的心態自然而然的就發生一些變化。我們的身邊,就有很多類似的例子。
其實在我看來,這兩種說法都對,也都不對。
異性之間可以擁有純潔的友情,兩個人也能像普通朋友一樣交往相處,但保持純友誼的前提卻是,兩個人都能保持分寸感與界限感。
只要能做到這一步,那這份友情就會維持原樣,不會再前進一步。這個朋友,與你也只是簡單的朋友關係,兩個人不用擔心其他的問題。
可若是你沒辦法做到,甚至故意打破彼此之間的平衡,那你還能坦誠的說你倆是無辜的嗎?
2019年,就這樣囫圇一下就過去了,迎接我們的是嶄新的一年。在2019年的最後一天,在2020年的第一天,你是和誰一起跨年的呢?
對於追求儀式感的人來說,能陪自己跨年的可能是親人,是愛人,亦或是重要的朋友。但無論是誰,這個人肯定在自己的心底,占據著獨一無二的地位。
而苗苗,在跨年夜的當天,沒有陪伴在自己家人的身邊,反而和一個男閨蜜促膝長談了一整晚,最後落到一個離婚的結局。
面對這樣一個結局,苗苗自然難以接受。她搞不明白,自己只是和男閨蜜聊了一夜而已,怎麼就罪無可恕到要被離婚了?在苗苗看來,自己丈夫真的太過小心眼了,一點兒也不大氣。
但我想,換做哪一個男人,可能都無法接受自己的妻子和男閨蜜如此親近吧。再說,苗苗和丈夫之間,其實早已經出現了問題。這次的事情,這是一個導火索而已。
和許多湊合著過的夫妻相似,苗苗和丈夫之間的感情並不深刻,兩個人與其說是把彼此當愛人,還不如說是親人。
結婚三年,因為沒有愛情的加持,兩個人的婚姻過得就像白開水一樣,平淡而又乏味。對於這樣的婚姻生活,苗苗不滿意卻又沒辦法改變,只能通過和丈夫吵架,向身邊的朋友傾訴來獲取安慰。
對於一般的女人來說,她們一旦受到了委屈,首先想要傾訴的肯定是自己的閨蜜。苗苗也是,只不過這個閨蜜的性別卻與其他人不同,是個男閨蜜。
男閨蜜和苗苗是大學同學,因為來自同一個地方又志趣相投,所以成為了朋友。隨著相處時間越來越多,兩個人的感情是越來越好。不過,兩個人之間的關係,也僅限於友情,並沒有發展成為愛情。
結婚之前,苗苗的丈夫其實就非常介意兩個人的來往。因為他們只要一見到面,就會勾肩搭背,一副感情很好的樣子。就算苗苗的丈夫站在兩人旁邊,他們也不會顧忌。這樣的言行,讓苗苗的丈夫很生氣。可他提出來,卻又會被苗苗反駁說是他思想齷齪。兩個人在結婚前就因為這樣的事情發生了很多次爭執,最後苗苗終於妥協了,說以後一定會注意分寸。
可結婚沒多久,苗苗就故態復萌了。一旦夫妻倆有了爭吵,苗苗就會找這個男閨蜜傾訴。要麼就是微信,要麼就是當面聊天,每次丈夫問起,她都會理所當然的說一句:這是我的正常社交,你別管。
兩個人夫妻關係的變淡,很大一部分都是因為這個男閨蜜的原因。可苗苗卻覺得自己和對方是純潔,丈夫之所以這樣在意,是他思想狹隘導致的。
而這一次跨年夜的事件,是因為苗苗和丈夫在前一天吵了架,苗苗生氣,下班就不想回家。於是,她就發信息給男閨蜜,問他有沒有時間。而男閨蜜正和一群朋友在玩鬧,聽到苗苗這樣說,他就約她一起去玩。
兩個人在一起其實也沒幹什麼,就是聊聊天而已。其他朋友唱歌的唱歌,喝酒的喝酒,而苗苗就和男閨蜜傾訴自己婚姻的不幸。
可沒想到的是,就是因為這一次徹夜不歸,讓苗苗失去了自己的婚姻。隔天早晨苗苗回到家的時候,就看到丈夫嚴肅地看著自己,說她行為不檢,讓他難以忍受,所以兩個人明天就離婚。
不明不白就被離婚了,苗苗自然不願意,兩個人就這樣大吵了一架,鬧得整棟單元樓似乎都知道了兩個人的事情。
苗苗心裡也覺得委屈,難道男性朋友就不能是朋友了嗎?難道自己和朋友傾訴心事都不行了嗎?兩個人也沒有做什麼,怎麼都來責怪自己呢?
—END—
男性朋友當然也算朋友,可是我們也該明白,異性朋友之間的相處是需要分寸感的。就算兩個人關係再好,該有的距離與界限卻不能丟。不然的話,引起誤會,造成不該有的麻煩那就不美妙了。
在這場婚姻里,苗苗和她的丈夫其實都有錯。若是苗苗能懂一點分寸,能和男閨蜜劃清界限,可能夫妻兩人的關係不會走到這一步。
而苗苗的丈夫,若是能及時的和苗苗說清楚自己心裡的彆扭與在意,能多給予苗苗一點愛,在與苗苗吵架之後,依然能給予她想要的關心,可能兩個人的感情只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