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LPG期貨期權上市 第一大進口國無定價權成歷史

2020-03-30     新京報HI財經

3月30日,我國氣體能源衍生品液化石油氣(LPG)期貨掛牌上市,LPG期權將於3月31日掛牌上市,這是我國首個氣體能源衍生品。

我國是LPG第一大進口國和消費國,去年LPG進口量也在2000萬噸左右,卻沒有統一、權威的中國價格——此前,我國進口LPG的採購價格主要與沙特阿美月度合同價格(CP)和遠東價格指數(FEI)聯動。

不過,國內的價格是隨著市場供需等多方面因素影響而變動的,採用覆蓋全月的固定價格給企業帶來了敞口風險,而LPG期貨、期權的上市為企業應對市場變化、規避價格波動風險提供了強有力的避險工具。

液化石油氣期貨、期權是我國期貨市場首個氣體能源品種

據了解,液化石油氣期貨為PG2011、PG2012、PG2101、PG2102、PG2103。液化石油氣期貨各合約的掛盤基準PG2011、PG2012、PG2101、PG 2102、PG2103合約均為2600元/噸。上市當日漲跌停板幅度為合約掛牌基準價的±14%,交易保證金為13%。

不過,上市首日,LPG期貨價格並不理想,主力合約2011合約跌幅一度超過10%。

在大連商品交易所舉行的上市儀式中,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表示,液化石油氣是重要的清潔能源,關係國計民生。液化石油氣期貨、期權是我國期貨市場首個氣體能源品種,也是首個期貨期權同步推出的品種。上市液化石油氣期貨和期權,是期貨市場踐行綠色發展理念、促進能源價格形成機制完善的重要舉措,是以煤、油、氣為代表的國內能源期貨市場體系建設的重大進展,也是期貨品種上市機制的新嘗試。

此外,證監會官網顯示,液化石油氣是重要的清潔能源和化工原料。我國是全球最大的液化石油氣進口國和消費國,開展相關期貨及期權交易,將為產業企業提供公開、連續、透明的價格信號和有效的風險管理工具,有助於促進相關企業穩定經營,推動液化石油氣行業平穩健康發展。下一步,證監會將督促大連商品交易所繼續做好各項準備工作,確保液化石油氣期貨及期權的平穩推出和穩健運行。

中國是LPG第一大進口國和消費國,卻沒有統一、權威的中國價格

卓創資訊分析師曹瑩瑩向新京報記者表示,近期,國際公共衛生事件發酵、國際原油價格暴跌,都對國內LPG產業帶來諸多不利影響。

她介紹,我國是LPG第一大進口國和消費國。據統計,2019年國內LPG產量高達4100萬噸,進口量也在2000萬噸左右,卻沒有統一、權威的中國價格,在進口貿易中主要用FEI及CP做結。

此前,我國進口LPG的採購價格主要與沙特阿美月度合同價格(CP)和遠東價格指數(FEI)聯動。CP是沙特國家石油公司每月底公布下月長約客戶提貨價格,是一個固定的覆蓋全月交易的價格,而這一價格在中東地區被廣泛認可及應用。

LPG期貨、期權的上市,為企業規避價格波動風險提供了強有力避險工具

「我國來自於中東地區的貨源占比相當大,但國內的價格是隨著市場供需等多方面因素影響而變動的,採用覆蓋全月的固定價格給企業帶來了敞口風險」,曹瑩瑩表示,在業界看來,LPG期貨、期權的上市恰逢其時,為企業應對市場變化、規避價格波動風險提供了強有力的避險工具。

卓創諮詢提供數據顯示,2020年以來,國內液化氣均價由年初的4821元/噸跌至上周的2900元/噸左右,跌幅在39.85%左右。而有數據顯示,去年全年,國際LPG的波動幅度達66%。

曹瑩瑩分析稱,LPG價格主要是受到三方面因素影響,一是供需格局,包括產量、進口量、深加工開工率、終端需求等;二是價格因素,包括CP、FEI、MB、下游相關產品價格等;三是外部因素,例如物流運輸、政策文件等。

她表示,就定價機制方面而言,國際價格眾多,但並沒有真實反映國內市場價格的體系。而此次LPG期貨及期權的上市,國內各個單位可以根據所在地區和產品質量特點與基準交割地和交割品質量標準之間的差異核算升貼水,並以「期貨價格+升貼水」的形式為自身產品進行報價,大大降低報價難度,規範市場報價體系,減少交易成本,逐漸從絕對價格定價過渡到基差定價。

「大連商品交易所LPG期貨及期權上市,填補了國內期貨期權同步上市的空白,也標誌著大商所正式邁入能源行業」,曹瑩瑩向新京報記者表示,液化石油氣期權期貨上市意義重大,對於國內生產商和進口貿易單位控制價格風險、穩定生產可以提供風控手段,同時企業也多了一個銷售市場,既可以選擇在實貨市場銷售現貨,也可以在價格有利的時候在期貨市場銷售,既可以鎖定利潤,又可以防控風險。

新京報記者 林子 編輯 岳彩周 校對 李世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Z63sK3EBiuFnsJQV6l6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