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牛郎星與織女星嗎?|《天仙配新傳》科普

2019-10-15     科創太湖



《天仙配》是中華戲曲寶庫中不朽的精品,

也是黃梅戲劇種中永恆的傳世經典。





— 劇情簡介 —


董永賣身傅家為奴,以所得銀錢安葬其父。這一孝行,感動了天上的七仙女,她私自下凡,在土地公公的幫助下,與董永在槐蔭樹下結成夫妻。在傅家,七仙女一夜織成十匹錦絹,傅家將董永三年長工改為百日。百日期滿,夫妻雙雙把家還。路逢天將奉玉帝旨意,強迫七仙女迴轉天庭,為保護董永,七女只得離別董永上天,夫妻慘別於槐蔭樹下。

七夕節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故事,來源於我國古代人民對夏季夜空樸素而浪漫的想像。織女星位於銀河以西,牛郎星位於銀河以東。

農曆七月初七之夜,上弦月發出的淡淡的月光剛好遮蓋了銀河的光芒,使銀河看起來像是消失了一樣,古人便想像銀河上的鵲橋已經搭成,牛郎織女可以相會了。


它們距離並不近

1609年,伽利略開創了用望遠鏡觀察星空的時代。此後我們才逐步認識到夜空中那些明暗不同的星星與我們的距離各異,而銀河則是由密密麻麻的恆星組成的,並非在天上流淌的河流。因為這些恆星距離我們極其遙遠,我們不能用肉眼將它們一一分辨出來,才有了亮帶的視覺效果。

早在19世紀初,天文學家們已經可以用三角視差法來測量離我們相對較近的恆星與地球之間的距離。首先,我們選定一顆在一年之中的位置都不發生明顯變化的恆星作為參照星。

之後,通過觀測確定在半年的時間當中,我們要測量的那顆恆星的位置相對參照星發生了多大變化。地球與它半年之前的位置相距兩個天文單位,通過這個長度及三角運算,我們就可以得到一顆恆星和地球間的距離了。

天文學家們發現,織女星距離我們大約25.3光年,牛郎星大約不到17光年。而它們彼此間的距離也高達16光年。也就是說,如果牛郎向織女用光信號「暗送秋波」,牛郎要在16年之後才能收到織女表達的愛意了。


織女星曾是北極星

織女星是夜空中非常明亮的恆星,計算表明,織女星在12000年前曾經是當時的北極星。後來,由於地球自轉軸的指向隨著時間的變化,它才離開了北極星的位置。

在將近14000年後,織女星還將再次成為北極星。

這顆被天文學家們稱作天琴座α星的恆星,是太陽之外第一個擁有「照片」和「身份證」的恆星。1840年,當天體攝影的技術剛剛開始應用時,哈佛大學的天文學家喬治·邦德就拍下了夜空中的織女星。而織女星的「身份證」,則是它的光譜數據。

天文學家們可以通過分析光譜了解恆星的組成元素、表面溫度等物理信息。按照通過亮度劃分星等的方法,織女星恰好是一顆0等星,因此它的亮度還曾經被用作測定其他恆星星等的「標尺」。織女星的光譜信息也被拿來當作分類其他恆星的標準。

與織女星相比,牛郎星則要暗淡一些。其亮度不到織女星的三分之一。1983年,兩位日本科學家以特別的方式慶祝了七夕節。他們在美國史丹福大學運行的一個射電望遠鏡上,向牛郎星發射了一束無線電信號。如果有地外文明生活在牛郎星周圍,他們將收到13幅由無線電信號搭載的圖像。

這些圖像是用71×71的點陣編成的,講述了我們所在的太陽系的特徵、地球所在的位置、我們已知的化學元素、構成生命的DNA的基本結構,以及人類的特徵等等。這些圖像還試圖向外星人展示生命在地球上由簡單到複雜的進化過程。如果外星人能夠很快解碼信號的內容並讀懂圖像的信息,且立即向地球發出回信的話,目前我們差不多已經可以收到他們的回信了。

然而,至今沒有收到牛郎星外星人信號的確切證據。

不過,天文學家們還發現,牛郎星、織女星這兩顆「情侶恆星」的運動使得他們之間的距離正在不斷增大。但願牛郎和織女的感情,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和距離的增加而變淡。

(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博士生李會超)


新時代

看《天仙配新傳》

太湖 五千年文博園

我們不見不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Z59h1m0BMH2_cNUgR0P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