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在熱搜上看到這樣一條報道,安徽阜陽一個農村小學,孩子們因為味道差,將營養餐全部倒入垃圾桶內,那個麵條已經溢出桶了,有的家長認為太浪費了,校方回應說,眾口難調,會加強教育。
01.在這篇報道中,我看到兩個細節:
第一個是:營養餐味道差,小孩不愛吃,爆料的王先生說:「這份麵條,沒有一點油,就把面和菜拌在一起吃,非常干。」
第二個是:校方一位負責人說,「可能在配送的時候時間長,導致味道有些差異。」
這兩個細節可以看得出,那個營養餐味道確實很差,孩子們在用腳說話。
推行光碟行動是一項非常好的舉措,但是如果所謂營養餐做得就是很差,每天都讓孩子們必須吃掉,這難道不是太為難孩子們了嗎?
有人說,現在經濟條件好,孩子們都有點挑食,不知道珍惜糧食。
but,食堂本身不應該反思一下嗎?一個孩子可以說挑食,十個,二十,三十個孩子可以說挑食,但是如果所有孩子都吃不下,這就說明這種餐還是有問題。
02.聽聽孩子們的心聲
我家小外甥的學校,每周有一天是要吃炒麵,和圖中的大概差不多,據他說,每天到那一天,全班都唉聲嘆氣,不喜歡吃,所以每周那一天回家,孩子們回家吃晚飯都狼吞虎咽的。
原本,我還是教育小外甥不要挑食,不過,有一次我替姐姐去參加小外甥的一項活動時,有幸吃到那天的飯菜,說實話,確實不好吃,我幾乎沒怎麼吃,就喝了點湯。
之後,我在想,成人都吃不下,為什麼要逼著孩子必須吃下呢?
兒子在上幼兒園時,有一次學校吃的菜里有小蝦米,兒子那天感冒了不喜歡吃東西,看見小蝦米和海帶就很拒絕,直接吐在盤子裡了,但是老師為了讓孩子們都吃下,要求必須全部吃下去,兒子硬著頭皮又撿回來吃下去了。
到現在他都很拒絕家裡吃的菜里有蝦米,聞到那個味道就說受不了,甚至到後來,連大蝦,螃蟹也海鮮類都很拒絕,大概那時候的印象太深刻了。
上午看到一個綜藝節目,楊迪的媽媽給楊迪帶來一個健身鞋,讓楊迪穿上陪著她做各類活動,那個健身鞋有點類似指壓板那種,楊迪穿上後一個勁喊好痛,楊迪媽媽說,這說明你身體毒素太多,挺著點,來,下蹲。後來楊迪痛得受不了了,直接脫掉鞋子跑到一邊了。
楊迪媽媽有點不服氣,自己穿上準備露一手,結果剛剛穿上就大喊,好痛啊。然後直接就扔掉了鞋子。
這個場景,像極了我們平日裡對待孩子上的很多事情,會從自我和想當然角度來想孩子的行為,只有自己真正去體驗了,才發現孩子的感受並沒有錯。
03.希望每個食堂都能做出真正的營養餐
現在大家已經普遍有養生意識,對於吃各類食物也都能做到色香味俱全了,特別是一些用心的媽媽們,能做出孩子非常喜歡吃又好看的食物來,而食堂里的飯菜屬於大鍋飯,隨便炒一下,運送到學校後還悶了很長時間,如果是夏天,味道更是可能發生異樣,孩子們不愛吃也是正常的。
因此,在這件事時,希望從兩方面來討論,一方面我們需要教育孩子珍惜糧食,有光碟意識,另一方面,食堂本身也需要做到更好。
網上也經常有報道,有的是午餐特別簡陋,和傳說中的餐費標準相去甚遠。
有的是給孩子吃的菜屬於發霉菜,發霉饅頭,還有小蟲亂飛的大米,三無食用油等。
都說孩子是祖國的花朵,那用這樣的飯菜來摧殘祖國的花骨朵們,合適嗎?
說在最後,在家裡,我們都保障給孩子最優質的飯菜,希望孩子有最健康的體魄,希望學校也重視起食堂來,聽聽孩子們的心聲,讓孩子們吃上真正的營養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Z-Vt1XQBURTf-Dn5RlR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