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一輩不生孩子,結局能有多淒涼?過來人:並不美好

2019-07-16     青檸媽媽

文|青檸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住在樓上的鄰居小美和她的丈夫都是三十多歲的知識青年,小美在一家外企工作,她的丈夫是建築設計師,兩個人高顏值、高學歷、高收入,被大家看作是郎才女貌的一對,兩個人結婚五年了,卻遲遲沒有生育,起初鄰居們在電梯里偶遇,還會問問他們打算什麼時候要啊?時間久了,也就不再用這個話題打發時間了。

一次閒聊,小美才說出了實情,原來兩個人根本沒打算生孩子,他們都是徹頭徹尾的丁克,對於這對夫妻的想法,同齡人聽了覺得既羨慕又替他們擔憂。

對門鄰居是一位婆婆,聽說因為身體原因,一生沒有生育,如今老兩口相依為命。婆婆是個熱心腸,每次見到小美都要語重心長的勸上幾句,說的最多的還是:趁著年輕要抓緊生孩子,不然老了就會和自己一樣,孤單吶。

​在工作生活壓力與日俱增的大都市裡,像小美一樣的年輕丁克夫婦還有很多,他們享受樂在當下、逍遙自在的生活,但是婆婆的肺腑之言也應該引起丁克一族的重視,「過來人「的勸告中溢滿了心酸苦楚,沒有生兒育女的夫妻,當你老了,自在的生活將被很多現實難題所代替。

年輕時不要孩子,老了以後會面臨哪些問題?

1.老無所養、老無所依

雖然養兒未必可以防老,但是當身體一天天老去,生病的床前,沒有人為你端茶送藥;行動不便的時候,沒有人扶你出門散步;即便工資卡里按時進帳了退休金,也沒有力氣一個人去購物消費。

2.心靈寂寞、未來無所期

年輕時夫妻二人可以用大把的時間去遊山玩水,或許這被看作是瀟洒的人生,然而當年紀一天天增長,再也走不遠、跑不動了,安靜下來的時候,空蕩蕩的家裡只有兩個老人偶爾的幾句對話,沒有兒孫繞膝的合家歡樂,內心的空虛寂寞又該用什麼來填補?生命沒有血脈的延續,未來的日子又該作何期待?

3.「百年「之後,被世界徹底遺忘

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中,總是希望自己去世以後,可以在清明寒食有後人祭拜,年輕時或許並沒有考慮遙遠的「百年「之後,但是當年逾古稀之時,那份對死亡的懼怕和無人思念的哀愁將會不斷浮現在腦海中,久久揮之不去。

​老人總是「嘮叨」年輕人要早些生兒育女,不要在四五十歲的時候才知道為時晚矣。那麼,對於年輕人來說,究竟該如何抉擇選擇哪種生活呢?

要不要孩子要考慮哪些因素?

1.是否真心喜歡孩子

有些年輕人從內心深處牴觸或者討厭孩子,如果是這種情況,那麼做個純粹、徹頭徹尾的丁克也無妨。因為不喜歡孩子的父母,即便生養了後代,也無法給予他們需要的愛與呵護,反子女反而會因為得不到適度關愛而影響心理健康,甚至貽誤人生。

2.是否具有足夠的經濟基礎

在不想生育的年輕夫婦中,有一部分人是因為經濟條件窘迫而對生養後代沒有信心,這部分年輕夫婦需要克服心理負擔,保持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相信孩子需要的是足夠的親情關愛而非豐厚的物質生活。

3.切莫在「來不及」的時候說後悔

對於丁克一族而言,要在適合生育的年齡想清楚丁克的所有後果,確定自己是否會在老去的某一天後悔年輕時的選擇,尤其年輕女性不要在失去生育功能之後,後悔當初的選擇。深思熟慮之後,再告訴自己要不要做一輩子的丁克。

​每一個人的選擇都應該被尊重,有了孩子的父母在抱怨經濟壓力越來越重,孩子越來越不聽話,家庭負擔與日俱增;丁克的年輕夫婦又在被一次又一次的勸告,一定要為生命做一次充滿奇蹟的延續,那將會開啟一段奇妙的人生旅程。其實,孩子不是人生的全部,無論是否生養後代,只要在認真思考之後,做出不後悔的決定,每個人都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那麼,此生足矣。

今日互動:你對於「丁克」怎麼看?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

————————————————

在孩子的成長中,出現了任何問題都可以找我解答。希望我的這些建議對你的煩惱和困擾有所幫助。

我是青檸媽媽,想了解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YwxjX2wBUcHTFCnf3dS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