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智商學歷都不如你的人,遠比你成功?

2019-09-29     獵頭老王

你可以從別人那裡得來思想,你的思想方法,即熔鑄思想的模子卻必須是你自己的。—— 拉姆

Photo by Jen Theodore on Unsplash

「王老師,我除了經常看書外,還買了很多在線課程,但就是感覺能力還是沒有提升。我不知道是我學習的方法不對,還是什麼?」

這是一位職場人找老王諮詢關於如何學習的問題。老王和他交流完,想到這樣一個場景:一些人天天在網上看二手知識,然後裝得像大尾巴狼一樣,認為自己無所不知,見人就鼓吹自己,其實毛用都沒有。

現在做用戶增長正是熱門的話題。上周,老王面試一位用戶增長的人員,和他聊天的過程中,對方說的頭頭是道。老王順帶問他一句,在哪裡參加的培訓?

他搞得很神秘,不願意回答。老王有點好奇這有什麼好擔心好遮掩的。

之後,老王就他講的方法論,和他深度地聊了聊,結果發現他根本就不會實戰,而是停留在他所聽課程的方法論中。

為什麼老王這麼說呢?在和他交流過程中,他始終不提如何滿足用戶的需求、和把握用戶心理特徵,也不提如何根據在線教育行業特性來做用戶增長,而是大談闊談增長方法論。

Photo by David Travis on Unsplash

老王認為,真正的高手都是把別人的知識和方法論變為自己的知識和實踐方法論,而不是停留在別人說的理論中去忽悠自己,滿足自己虛榮心

前幾天和一位朋友聊天,他說,現在很多人對別人講的理論在「一知半解」的狀態下,開始出去忽悠別人,最後害人害己,也讓自己辛辛苦苦建立的個人職業品牌瞬間坍塌。

對職場人來說,千萬別忘記了:

1、別人的知識永遠是別人的知識,只有把別人的知識變為自己的知識,才能真正屬於你。不過,現在很多人都用二手知識去忽悠不學習的人,導致不學習的人不斷被洗腦和割韭菜。老王認為,你之所以成為了別人收割的韭菜,是因為你不願意去學習。只要你動動手,網上搜索一下,很多問題都可以找到答案。

其次就是多看書,千萬不要吝嗇看書,只有看書,你的氣質和氣場才是真正的提升,你才會變得自信。

但這些給你的是答案,並非解決問題的過程。你只有知道了解決問題的過程,你才會知道答案是如何來的,才能更好地去理解答案,並把別人的答案變為你的知識。

2、你只知道結果,不會推演過程,這種不叫做知識,只能叫做你焦慮的糖塊。如果不能把別人的答案變為你自己的知識圖譜和知識體系,你永遠不能提高自己的能力,還只會讓你更加焦慮。因為你只知道結果,不會推演過程,這種不叫做知識,只能叫做你焦慮的糖塊

Photo by Avel Chuklanov on Unsplash

說過結果和過程,很多人都會問,如何做到了解過程呢?什麼是過程?老王認為,只有你按照邏輯性從「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去分解,你才會更了解知識形成的過程和應用的邊界。

如果你再不了解,你可以想像你公司的流程。流程的梳理,其實就是結果的形成,更是過程的呈現。

我們就拿網際網路運營來說,很多網際網路行業以外的人聽到網際網路運營就懵逼了,搞不懂了。其實,網際網路運營就是對流程進行拆解,然後在各個點進行操作,達到轉化的過程。這個理解了,你就能理解老王說的過程和結果的關係。

3、任何不系統的知識,只能加速你的焦慮感,讓你失眠。老王認為,如果你的知識不系統,你學習得越多,你就越焦慮。因為只有系統的知識才能讓你形成一技之長,才能讓你避免焦慮。就像開篇說的案例一樣,因為他學習的知識多,但就是沒有進行歸納總結,沒有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才讓他發出「自己學習這麼多課程,感覺能力一點都沒有提升」的感慨。

關於這一點,老王自己的新書《登峰-頂級獵頭眼中的職場進階法則》裡面,已經給出了詳細的解決方案,這裡老王就不過多的闡述了。

職場上,真正的牛人是這樣做的:

1、把別人的知識內化為自己的知識,這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老王認為,你只有先理解別人的知識,你才能判斷是他自己的知識,還是在網上找的二手知識。

去年這個時候,老王在中關村和一家公司的課程開發總監聊天,聊天的內容讓老王很吃驚。

當老王問及她們公司課程開發的流程和方法論時,她說,課程開發相對簡單,先讓課程策劃做好課程的整體策劃,她們然後去網上搜索……

Photo by Amy Hirschi on Unsplash

老王聽完,連和她聊天的慾望都沒有了。這是典型的利用二手知識去割韭菜。老王認為,像這樣的機構,應該很多。

當你聽完這個故事後,你就明白以後自己該如何學習了。所有知識,就是通過梳理、歸納、總結,然後內化為自己的知識,這才叫做你的知識體系。

2、總結歸納別人碎片化的知識,形成自己的知識圖譜和知識體系。上一點說到「通過梳理、歸納、總結,然後內化為自己的知識」,到底該如何做呢?

老王認為,當你遇到問題時,你先去網上看看或去書上找找,當你找到自己認可的答案時,你就記下這個知識點,當這樣的知識點積累到一定程度,你就要坐下來分析哪些是偽知識,哪些是真正能解決你問題的知識。

然後呢?你把這些知識做成卡片,不斷思考和實踐,利用你手中的知識卡片去實戰,並得到正確的結果時,你就把這些知識內化到你的大腦中,這樣,你的知識體系就會形成。當你形成了自己的知識體系時,你才是真正的職場高手。

你可能會問,什麼是正確的結果呢?老王認為,只有一個標準,就是轉化為生產力,能變現。你不妨用這個去判斷一下。

3、把已經形成的知識體系轉化為技能,最後變為生產力,轉化為貨幣並能讓自己不斷增值。說到變現,就是這一點要講的問題了。老王認為,當你的知識不能轉化為生產力,不能變現時,你的知識就無法應用,但可以出去吹牛、自我洗腦、自我滿足。

老王認識一位96年的運營小姑娘,她經常參加線上培訓和學習,但她每次學習後,都把對自己有用的知識記錄下來,然後不斷實踐,最後形成了自己的知識體系。她3年前就是一家300多人的網際網路公司新媒體運營總監,月薪3.6萬(稅後,這是她3年前的薪酬)。

知識,只有轉化為生產力才是真正有用的知識,別忘記了,提升你內在修養,也算是生產力的提升。

寫在最後

老王認為,真正的牛人是把別人的知識或思想通過學習、消化、歸納和總結變為自己的知識,並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你才會更值錢。至於情商,能做到這些的人,情商都不差,因為你在和別人交流和溝通中,如果情商低,別人是不會和你交流溝通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Ywf7fm0BMH2_cNUgG6Q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