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者》遭質疑,吳京被20000句髒話罵上熱搜

2019-08-30     木棉說


吳京又被罵慘了。

《攀登者》還沒上映,豆瓣的差評就已經幾千條。


其中一個最高贊評論是這樣的:

珠峰水源污染將直接影響十億亞洲人民,電影上映後想必眾多戰狼粉對珠峰蜂擁而至。真正的愛國是不打擾珠峰,讓其永遠保持聖潔,而不是爬上去獲得自我的滿足。



看到這個評論,木棉姐姐驚呆了!


外國人爬上就是征服自然,怎麼我們爬上去就叫污染水源了??


事實上,珠峰不是普通人想登就登的,不僅費用昂貴,要接受全套培訓,而且還要冒著死亡風險。


截至2017年5月,就約有290人死於珠峰攀登,還不包括那些沒有在登山前登記的未知遇難者。

所以,怎麼可能因為一部電影,珠峰水源就被污染了?

有的鍵盤俠,張口就來,毫無道理可言。

而且,為了拍這部電影,從主創人員到配角,都非常的努力、敬業。

井柏然拍戲拍到手掌磨爛,張譯腳掌凍得青一塊紫一塊。

還有配角的胡歌,把自己曬得像塗了黑粉一樣。

電影還沒上映,黑子就來尬黑,無視主創人員的辛苦,真的是既蠢又壞。

這也不是第一次了,之前票房黑馬《流浪地球》出來前,吳京就被罵成了篩子。

因為電影有吳京,就算沒看,一律一星預定,在豆瓣瘋狂刷低分。

一些網友認為,這部科幻電影強制販賣愛國情懷,中國人拯救地球,太假了!


最可笑的是,不管是《攀登者》還是《流浪地球》,前期宣傳都少得可憐,吳京卻從2月被罵到現在。

甚至「含京量」,成為很多人判斷一部電影好壞的依據。

愛國情懷程度越高,「含京量」越高,他就被罵的更狠。

他很無奈:

說我打著愛國旗號圈錢,這我受不了!

樹大招風,知名度到了吳京這種程度的人,黑子總是樂此不疲。

吳京身上最大的爭議,便是被質疑做愛國生意。

2017年一部《戰狼2》,燃爆整個暑假,不僅創造票房奇蹟,還取得前無古人的成績:

成為中國影史第一部破50億的影片;是第一部進入全球歷史票房前百的中國電影,目前還是唯一一部。

其實在拍《戰狼》前,沒人看好軍事題材,大多數投資商都認為這類型電影要虧錢。

吳京去求投資和演員參演,吃了無數閉門羹,但他寧願自己抵押房屋也要拍攝這部電影。

電影出來前,誰也不知道結果怎樣。

只是剛好《戰狼2》票房成功了,才有一堆人說他發愛國財。

《流浪地球》也是如此,上映前經歷眾多波折,資金不夠,劇組太窮,無大咖加盟。

當初吳京救場,給這部不知道會不會撲街的這部電影投資,才有了後來的成功,給了別人黑他的機會。

吳京能賺錢,用「投機」「兜賣愛國情懷」一言概之,對他太不公平。

畢竟《戰狼2》之前,主旋律電影沒有一部大爆的。

他的成功,不過是因為做了一部好電影,情緒契合中國觀眾,更說明了:

只要拚命,只要用最大的誠意去拍高質量的電影,什麼題材都能出高票房。

而且,什麼時候,愛國也是件恥辱的事了呢?

我們生活在中國,享受著祖國帶來的和平,享受著國家賦予的一切。

難道不應該愛國,為自己的國家自豪嗎?

很多人噴《戰狼2》太假,吳京強制愛國。

什麼中彈不死,舉著國旗走過交火區這些情節飽受詬病。

但他們看得慣港片和美片里主角永不死,為啥偏偏看不慣國產片里主角永不死?

其實論角色的開掛程度,《第一滴血》《007》等電影中的角色,遠比《戰狼2》中的冷鋒要彪悍的多。

明明外國人都承認《流浪地球》是個好片子,『自己人』卻惡意批判,認為有英語旁白才有未來感。

有些人總是喜歡跪舔外國文化,凡是外來的都是最好的。

對自己的文化百般挑剔,極不自信,就像華為前段時間贏了世界,卻輸給了中國的噴子。


吳京拍《戰狼》系列,是希望讓世界見識到真正的中國製造。

投資《流浪地球》,是希望這部電影能夠在中國孩子的心中埋下科幻的種子,讓國人為這部電影自豪。

在接受美媒採訪時,他說:

「中國是時候通過電影這種文化來表達自己國家發展到什麼樣的地步,以及把我們的價值觀傳遞出去,不然大家永遠把中國定位在落後國家。」


這才是真正的文化自信和從心底里的愛國。

那些努力嘲笑他的人,難道不自慚形穢嗎?

王晶曾說:

不敢說《戰狼3》會不會像2一樣成功,吳京拍電影不為賺多少錢,但一定要拍好,一定要讓觀眾滿意。

的確,吳京拍電影不是為了圈錢,而是對電影的初心。

從15年的這條微博,就可以看出他的格局之大。


事實證明,他不僅嘴上說到了,還真的做了,從軍事動作片到科幻片,他是真正意義上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很多人把他的成功歸咎於運氣和投機,但背後太多不為人知的拚命。

2013年拍《戰狼》,沒投資,自己掏錢;沒編劇,自己寫劇本。


一個連手槍都不會上膛的人,居然自學開坦克、開直升機,成為了一個軍事迷。



拍《戰狼2》,他大膽挑戰水下一鏡到底。

在彩排時跳水跳了20多次,他形容「差點在拍攝中死掉」,後來被救生員搶救回來。



拍打戲,骨折,縫針,對他都是家常便飯。


據統計,他全身大大小小的傷加起來就有100多處。



沒有誰的成功是輕而易舉的,吳京如是。


因深知作為導演的艱難,遇到沒有投資的郭帆,他零片酬參演,還投資了6000萬。


有人問他,投資回不來怎麼辦?


他說就算最後票房不好,但好歹也算是培養出來這麼多特效師,總是會給中國電影未來做貢獻的。


就這樣,靠著獨特眼光和義氣,吳京成為中國百億影帝。



所以,承認吳京優秀,很難嗎?

如果打著愛國旗號,就能拍出高票房的電影,那也不會輪到吳京。

只不過是他堅持拍好電影,勇開中國電影類型先河,才有了後來的成功。

不可否認,他的電影也有瑕疵,但《戰狼2》絕對是中國電影工業化之路上的里程碑。

第一個拚命嘗試的人,不可能完美到讓每個人滿意。

但每一次起步和進步,對國產電影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我們可以鼓勵、批判性思考,但不能一味指責,辱罵。

否則,只會讓那些真正做電影的人寒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YwBE52wBJleJMoPMvjJ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