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酒論英雄,談笑話武林。大家好,我是小妍。又到了咱們論英雄的時間。今天咱們就來講一位能文又能武的北宋詩人——章楶。
從古至今,文能妙筆生花,武能用兵如神,這正是評判一人是否文武雙全的標準,而要說起北宋時期,那可是人才輩出的時代。
文有蘇軾、王安石等泰斗人物,武有曹斌、狄青等戰將。而在人才輩出的北宋時期,有這麼一位文武雙全的人物,他便是北宋婉約派詩人章楶。
說起他的文采,那便是這首《水龍吟》:
燕忙鶯懶花殘,正堤上、柳花飄墜。
輕飛亂舞,點畫青林,全無才思。
閒趁遊絲,靜臨深院,日長門閉。
傍珠簾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風扶起。
蘭帳玉人睡覺,怪春衣、雪沾瓊綴。
繡床漸滿,香球無數,才圓卻碎。
時見蜂兒,仰粘輕粉,魚吞池水。
望章台路杳,金鞍遊蕩,有盈盈淚。
《水龍吟》咱們想起的便是蘇軾,殊不知蘇軾的《水龍吟 次韻章質夫楊花詞》,這一首和詞和的正是章楶的《水龍吟》。可在詩詞史上,大家所熟知的只有蘇軾之《水龍吟》,卻對章楶所不知,難道章楶的詩人稱號空有虛名?
如果說章楶只是一位婉約派詩人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作為從文人空降到武將的章楶來說,他的實力可以告訴你,他更是一名猛將。
高太后掌權的北宋時期,不少新黨被高太后打壓,而作為留任新黨的章楶來說,自然一上任就成為高太后的眼中釘。恰巧西北邊境因為西夏,多有戰亂,高太后使了借刀殺人,將文人章楶派上戰場打戰。
不成想,這一派,反倒打響了章楶這名將軍的武略名氣。
公元1092年,西夏數十萬軍進攻木波鎮,而在此地擔任長官的章楶面臨了一個大難題,由於木波鎮位置偏僻,北宋朝廷並未在此安排重兵,如果說拿現有的1萬兵去對打10萬西夏兵,必然我軍死傷慘重。
雖說章楶是婉約派詩人,打起戰來那是毫不含糊。
史書記載:「敵進一舍,我退一舍。敵必然謂我怯,不復備我邊壘。或出其後,或伏山谷,或水中置毒,斷其歸路。「
就這麼簡單的」敵進我退」、「邊壘」戰術就將西夏軍打的死傷無數。
要說西夏也是可憐,本來想從北宋撈點油水,不曾想卻賠了夫人折了兵,失敗的西夏軍落荒而逃,但章楶哪能那麼容易放過送上門的獵物。有先見之明的章楶立馬派人在西夏退兵必經的洪德城埋伏。
而好不容易逃了出來的西夏人正準備喘氣之時,章楶又帶著部隊出現了,由於當時重逢之地在於山崖附近,西夏人算是被逼上絕路,就連西夏的梁太后都差點被俘。
公元1096年,西夏有又缺糧缺錢,這次他們把目標打在了平夏城。而這次章楶換了新戰術,利用淺攻戰術,早早候著西夏。
來勢洶洶的西夏軍隊來臨之時,章楶便派人白天嚴守,晚上偷襲,耍的西夏軍隊那是苦不堪言。原本章楶打算用15天暗中安排兵力對梁太后實施包圍,但老天幫助了章楶。就在第13天的時候,突刮大風,西夏的:對壘「戰車吹得七零八亂,西夏軍隊提前崩潰。
這時的章楶緊緊抓住這次機會,帶領平夏城的宋軍全面進攻,追著西夏軍直接大砍大殺。要說西夏也是運氣夠差,逃跑路上又突遇大雪,50萬西夏大軍只剩不到1萬人數。
也正是這一戰,西夏元氣大傷,西夏將領紛紛投靠北宋。同年的12月份,章楶帶領2000騎兵突襲西夏,生擒了阿埋和妹勒和兩名大將。自此,北宋掌握了西夏的控制權。
說到這,這就要有個問題需要思考了,為什麼區區一個文人就能上戰場當將軍呢?
其實章楶從文人空降武將正是說明了宋朝文武不分家的官制特點:只要戰事一發動,文官加個將軍名稱就能領兵打仗,打完仗後又繼續回來當文官。
一句話總結就是「樞密掌兵籍虎符,三衙管諸軍,率臣主兵柄,各有分守。」宋朝文人打仗並非只是參與戰事決策那麼簡單,而是都在戰場前線統兵作戰。
宋仁宗時期更是發明了將政治新文官直接空降統帥,可以說打戰是非常任性的。
在章楶之前就有范仲淹和韓琦這兩位文官空降武將直打西夏,三人同樣都無軍事方面的經驗,但章楶也算是小有作為,在洪德城、平夏城兩次打擊西夏大軍。足以見得,章楶文武雙全並非虛名。
吊打西夏的任務完成,章楶也被調回開封結束了戰場生涯。
公元1102年,這位戰功顯赫、大宋詞壇詩人病逝,享年76歲。
「章楶才兼文武,學富古今。赤心百為,白首一節。」頁頁青史,世人忘卻了他,但他的戰功不可磨滅。
對此,你認為文人當武將合適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YukUNHIBnkjnB-0zBAJ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