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溝淵村位於臨沂經開區梅家埠街道東部,東傍沭河,西鄰玉白河,由乾溝淵村、周家莊村、東塘疃村、西塘疃村4個自然村組成,全村1510戶、4170人,人口多但發展不均衡,經濟力量薄弱。自經開區組織部派第一書記趙偉傑駐村以來,工作組圍繞建設「富美乾溝淵·幸福新農村」工作目標,確定了「融合·發展」的工作思路,從黨建融合、產業融合、民生融合等方面,全面推進各項工作。
趙偉傑(左)幫村民幹活。
剛來乾溝淵村的時候,趙偉傑兩眼一抹黑,第二天又趕上村裡的民主議政日,會上部分黨員和村民代表提出了村裡的生產路橋被挖斷、主幹道南側因管道施工而塌陷的情況。對趙偉傑而言,這兩個問題關係到接下來的工作能不能順利開展、會不會得到村民認可。通過詳細了解,他及時向派出單位彙報,在多方協商下,解決了管道施工塌陷問題的相關賠償,在挖斷並拆掉的舊橋北側重新修建了一座雙向四車道的新橋。
通過這件事,村裡人就認準了趙偉傑,都說他是給村裡幹事的人。趙偉傑組建村級黨總支,下設3個職能支部,試行對部分無職黨員設崗定責,發揮黨員幹部和無職黨員表率作用,提升改造黨建文化廣場、黨建文化長廊和黨群服務中心,將每月26日定為「民主議政日」,堅持每周四晚的「群眾說事室」制度,定期召開「兩委」會研究近期工作,建立了村幹部便民服務大廳輪流坐班制度,為4個自然村村民提供政策諮詢、事項審批、協辦代辦等服務。
趙偉傑還探索新的土地經營管理模式,推行「股田制」改革,並實現了行政村的產業融合。將全村2000餘畝土地按照人均0.92畝進行股權分配,每年給予股民每畝地800元的保底收入和不低於100元的年度分紅。實施土地規模化發展、集約化管理和機械化生產,成功向本土企業轉移農村勞動力500餘人投入二產,實現戶均增收3—5萬元。為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投入資金200餘萬元建設了農機大院,併購置20餘台農機具和節水灌溉設施,成立了村辦農機專業合作社,預計可實現村集體年增收30餘萬元。因該村在土地的整合利用上取得了一定成績,爭取到了上級對於每畝地1300元的高標準農田建設資金200餘萬元。
趙偉傑駐村以來提升改造便民服務大廳,積極組織村民參加電商培訓和第一書記趕大集活動,協調交通部門投入資金600萬餘元重新修建了一座出入村橋,聯繫企業捐贈10噸復合肥,積極開展第一書記村義診和老年人免費體檢活動,聯繫愛心藥店贈送2000餘元藥品,新安裝中國結紅燈籠286盞,更換高清攝像頭129枚,太陽能路燈100餘盞,牆面美化3000平米,村居綠化1000平米,投入60萬元新上凈水設備,為4個自然村和沭河學校提供免費飲用水,投入資金150餘萬元新上節水灌溉項目兩處,增設本村籍在校大學生每學期300元生活補貼。在民主議政日上通過了經濟薄弱村西塘疃村民與乾溝淵村民春節福利待遇保持一致的方案。(臨報融媒記者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