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錢買流量時代重現,4G鬧劇會在5G時代重演嗎?

2019-09-03     CN314智能生活

終於,9月份來了,陪伴了大家幾年的4G不限量套餐正式退出了歷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花錢續命」的流量使用方式。而在看了三大運營商給出的流量價格之後,廣大網友更是紛紛吐槽「一夜回到解放前」,雖然說之前辦理了不限量套餐的用戶還是可以沿用不限量流量,但對於新入網的用戶來說就很不溫柔了。根據運營商的公告來看,取消不限量套餐的原因是減少「達量降速」給用戶的困擾,保證網速始終都能保持在較高的水準。那麼,讓我們來看看運營商的流量是如何收費的。

中國移動:129元及以下暢享套餐套餐外資費為0.03元每MB、5元每GB,199元及以上暢享套餐套餐外資費為0.03元每MB、3元每GB。中國聯通:199元以上套餐外的國內流量資費優惠為3元每GB,199元以下套餐外的國內流量資費優惠為5元每GB。中國電信:129元及以下暢享套餐套餐外資費為0.03元每MB、5元每GB,199元及以上暢享套餐套餐外資費為0.03元每MB、3元每GB。

這樣來看的話,收費模式跟不限量套餐推廣之前是一樣的,就連價格都差不多。老用戶肯定都經歷過這樣的事情,在沒有Wi-Fi網絡覆蓋的地方,用流量看直播、看電影那可是很奢侈的事情,恨不得每時每刻都盯著流量計數器,或者看運營商的簡訊提示。一旦流量快要用完了,那就是分分秒秒都在消耗自己的花費,這時候好多人都選擇降低視頻清晰度,比如用720p降低到480p甚至360p,能看能聽足矣。然後就是花錢買流量了,筆者記得當初差不多就是5元每GB,火車上應付幾個小時問題不大。

因此,對於要新入網的用戶來說,套餐價格不僅更貴了,而且買流量也需要考慮了。你可以說「我每個月用不了多少流量」,但對於運營商來說,取消不限量套餐本身就是一種斷臂自保的策略,因為4G基站的承載能力是有限的,好比說一條寬度有限、車道有限的公路,車流量大了必然會擁堵,使用不限量套餐的用戶數量多了也必然會瓜分基站的帶寬。不過仔細想想,目前正在使用的不限量套餐還可以繼續使用,只是新入網的用戶無法再辦理,這是不是意味著老用戶不再是狗了?

事實上,筆者認為不限量套餐本身就是激烈競爭下的產物,存在的意義就在於吸引大量用戶入網、增加用戶粘性、增大市場體量。然而,隨著競爭的持續發酵,原本價格較高的不限量套餐一路走低,曾經198元的送寬頻、送機頂盒套餐到最後只要幾十元就賣,這也無異於透支了通信行業的發展潛力。換一個角度說,用戶們習慣了免費的或者是很廉價的流量,這一下子叫停了不限量套餐,讓流量恢復了原本的高價,大家又怎能一下子接受呢?不管什麼行業,只要到了價格戰階段,基本就意味著這個行業已經不存在高溢價,甚至都在賠本賺吆喝,這生意還怎麼持續?所以,運營商看到這種模式沒玩頭了,賺不了錢了,不如一刀斬斷。而對於即將到來的5G時代,是否又會重演4G時代的一幕幕鬧劇呢?走著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YnAF_WwBJleJMoPMIVa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