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數學,更可怕的是不知道該怎麼學

2019-05-25     吳國平數學教育

要想學好數學,考出一個好成績,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可能沒有一門科目的學習,會像數學那麼折磨人,單單記住各種知識概念、定理、公式、法則等已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況還是運用這些知識定理去解決問題。

你以為這樣就結束了嗎?沒那麼容易,還要加深對數學思想方法的認識和理解,幫助自己提高數學綜合能力,這樣才能真正學好數學。

不過,數學難歸難,並不是無法可循,因為數學本身最大的特點就是系統性和邏輯性非常強,只要抓住其中的學習規律,勤奮努力,在中小學階段,能不能當學霸不好說,但至少可以考個不錯的成績。

​過來人都很清楚,相比大學專業數學的知識內容,小學、初中和高中時期的數學並不能算太難,基本上屬於基礎數學範圍之內。

既然如此為什麼還是有那麼多學生沒學好數學,考出一個高分呢?

經過教學實踐研究和分析,發現這些學生共性問題一般出在這些方面:基礎不紮實,懶惰,粗心大意等。如果一個人要想把一件事做成功,需要經歷「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也就是說你要把所有知識定理熟記,才能慢慢達到運用;你要做夠一定量的題型,才能達到「做一題會一類」的境界。

​因此,要想學好數學,不管你看了什麼的書籍或方法介紹,都必須做好以下四個方面的事情,離開這些,你都別想學好數學。

一是重視基礎知識的鞏固

沒有基礎,就無從談起學習,更不要說進步。

不管是哪一門科目的學習,文科或理科,第一步要做的事情就是學習和鞏固知識定理,才能去談運用和解決問題。也只有先掌握好先前的知識定理,才能學好後續的知識內容。數學學習更是如此,如在小學期間沒有學會加減乘除,你再怎麼多做題,數學成績都很難及格,因為像加減乘除這些基礎內容幾乎就是小學數學的最重要的學習內容;進入初中,沒有學好方程,函數不可能掌握的很好,那麼進入高中更加吃力。

因此,無論你現在處於哪個年級段,數學成績如何,一定要先把基礎知識學好,掌握紮實,形成知識脈絡。

二是要多做題,學會解題,但要適合自己

學習數學最大最明顯的特點,就是需要解題做題,去做大量的習題,這是永遠繞不開的事情,但世界上所有的數學題目你都做的完嗎?

就拿近十年的全國各地高考數學真題卷、模擬卷試題以及各種習題捲來說,只能用海量來形容,一個人要想在高中三年內把這些試卷都做完,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怎麼辦呢?

很簡單,大家要學會挑題做,當一個人做了很多試卷之後,就會發現很多題目是類似,只不過是把題目當中的數字或字母進行變更,或者是把題干條件換種說法和所求的結論換一個等,題目本質上來講並沒有進行多大的變化,我們就稱這些題目為同類型問題。

此時,只要你把解題方法提煉出來,熟練掌握,總結反思,自然就提高解題能力。

每個人的數學薄弱環節都不一樣,有些人代數好,而有些人幾何好,因此做題還要根據自身的學習特點進行選題。

三是錯題本是一個好東西

在第二條里教大家怎麼去解題,但在這個世界上不存在拿到題目就全做對的人,任何天才數學家都會有做錯題目的時候,更何況是普通人。因此,大家要放平心態,接受錯題,但絕不能放過錯題。

做錯題目,說明你的學習在某個環節出了問題,基礎不紮實?運用能力欠缺?審題不仔細?計算粗心?總有一個原因,你要做的事情就是把這種原因找出來,然後加以改正。

有的學生會問錯題本是不是一定要專門的本子呢?

最好是專門的本子,實在不行,就把做過的試卷裝訂成冊,在上面詳細記錄犯錯的原因以及正確的解題過程,經常回顧總結。

永遠記住:把「錯」變成「對」,你的學習就進步了!

​​四是努力提高對數學思想方法的認識和理解

如果你想讓數學成績變得優秀,成為學霸,甚至將來從事與數學有關的工作,那麼就必須提高對數學思想方法的認識和理解。

很多人說數學思想方法看不見摸不著,無從下手。其實,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當你在思考一個問題的時候,你的思維活動就是數學思想方法的體現,如遇到不確定條件的時候,會想到分類討論思想;遇到函數相關問題的時候,就會結合圖像與性質,這就是函數思想和數形結合思想的體現等等。

數學思想方法是數學精髓,以具體的數學知識為載體,蘊含在各種知識定理當中,同時又影響我們的解題思維,指導我們的數學學習。

數學學習從來都是一條不輕鬆的路,要想學好數學更不容易,要學會接受各種枯燥無聊,面對各種做錯的打擊,承受考砸的「折磨」,時而高分不要驕傲自滿,時而低潮不要迷茫放棄,走過別人不願意走的路,吃別人不願意吃的學習苦,靜待花開,你終會收穫理想的成績。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YedmD2wBmyVoG_1ZucF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