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生動的「沉浸式愛國思政課」在這裡展開......

2019-12-23     廣州從化發布

12月23日上午,從化中學高一9班的學生在學宮廣場前上了一堂以「傳承紅色基因,踐行愛國信仰」為主題的思政課。課堂同步在「新花城」APP進行直播。


從化中學的學生們通過3個小劇場的表演,展現抗戰時期軍民一心、保家衛國的精神。

學生代表朗誦《詩三首》,分別是《吊良口戰役犧牲烈士》《謁豐碑頌先烈感懷》《良口行》。


「愛國是永恆的主題,在和平年代,我們仍需傳承紅色基因,堅定理想信念,落實愛國行動。為了實現祖國的繁榮昌盛,我們應該怎麼做?」同學們把自己的想法寫在紙上,並貼在象徵「榕樹」的班級宣傳板上。

授課老師鄺思華以自己奶奶的經歷現身說法,把自家的愛國信念傳達給同學們。

本次思政課通過學生搜集歷史資料、排演小劇場,在課堂上還原抗日戰爭時期從化軍民同心艱苦奮鬥的情景,分享革命先烈的事跡等方式開展,達到傳承紅色基因、踐行愛國信仰的目的。這也是從化區積極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不斷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體現

聲音

授課老師鄺思華表示,「 通過今天劇場的形式,讓學生對歷史加深了了解,希望對愛國主義精神達到內化於心,外化於行的效果。」

同學們看完小劇場演出後,分享了他們對抗戰時期歷史以及愛國主義的理解:「通過歷史小劇場的呈現,我們可以看出從化人民軍民一心,我們在從中學習,就要發揚愛國主義精神,把國家放在第一位」。

有學生表示:「作為零零後,我也沒想到原來以前發生的抗戰故事就發生在我們家門口,通過這個小劇場,我更深入地體會到愛國的重要性。」

一直以來,從化區致力於加強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設,以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為抓手,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親和力、針對性,不斷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育教學質量。


為了讓廣大師生和市民群眾共享成果,從化區依託線上平台將課堂內容在 廣州「新花城」APP 上同步直播(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回看精彩內容),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水平,讓新時代思政課堂結出豐碩成果,把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更加廣泛、有效地開展。

文&圖:羅文龍

網絡編輯:謝藝詩

初審:朱慶州 陳治

審核:梁偉東

(本文由「廣州從化發布」原創發布,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公眾號不得轉載改編,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YeZ0Nm8BMH2_cNUgYUr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