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婆婆愛自己的兒子可以理解,可如果用錯了方法,可能結果就是斷送兒子的幸福。
01
"婆媳"這種關係,一直都是個千古難題,不管在哪個圈子,只要提起婆婆,總能引發一段爭論,包括現在的網絡。
對於婆媳相處之道,很多家庭也是煞費苦心,為了搞好婆媳關係,有的人不惜重花時間去閱讀待人之道的書。
雖說結了婚是跟一個人生活在一起,可婚姻畢竟是兩家人的事,婆媳關係這個問題不能不考慮,因為即使是單過,婆媳問題也會很自然的存在於婚姻之間。
像前兩天在知乎看到的一個小帖子,有個女的傾訴:"我感覺我來他們家找仇來了,婆婆將我視為眼中釘,甚至不惜教唆兒子怎麼對付我,我特好奇,就真的那麼恨我嗎?"
恨不恨不知道,但這位網友說的是一個客觀的事實,很多婆婆會用自己的想法給兒子出主意,仿佛她希望的不是兒子兒媳幸福,而是兒子怎麼能讓這個女人對他們家俯首稱臣。
02
前兩天朋友吐槽,自己和老公鬧了點矛盾,本來問題不大,就是很平常的夫妻之間的吵鬧,可偶然在老公手機上看到,婆婆竟然在微信里教自己兒子怎麼對付她,甚至還說"她那麼欺負你,我這個當媽的看著心疼。"
這個時候,朋友也坐不住了,質問老公,查以前的聊天記錄,結果發現婆婆教的還真不少,十句話里有八句話是針對"怎麼管教媳婦"的,然後她老公,還真實踐了一兩個。
朋友說:"怪不得我說結婚之後他像變了一個人,有時候感覺很正常,是我愛的那個人,有時候那翻臉比翻書還快,做的事還真絕,一點也不像他的風格,原來是後面有這麼一位諸葛亮啊。"
朋友之所以說這話,是聯想到了去年發生的一件事。
03
去年朋友懷孕六個月那會兒,因為身體不適再加上敏感,所以動不動就發脾氣,這平常發脾氣,她老公總是百般討好,知道她是孕婦,所以很包容她的小性子。
可是有一次,突然一件很小的事,她老公也發了好大的火,總之意思就是"你不要這麼折騰人,你這哪是懷孕不適,根本就是無理取鬧欺負人。"
朋友挺著六個月的肚子,聽到這話委屈得不行,直接回了娘家尋求安慰。
很奇怪,回了娘家之後,一向對她溫柔的老公居然連微信都不回一個,更別說去娘家接人了。
娘家父母看到這個情況,讓朋友在娘家住了一個月左右,又好話道理的講了個遍,才讓朋友放下心中的芥蒂,一個人又回到自己家。
回去的途中,朋友心裡五味雜陳,一路上都在想,難道是自己太過分了?還是老公真的不愛自己了?按照以往的脾性,老公不可能堅持一個月的啊。
一路上,朋友琢磨著該如何跟老公道歉,可一進家門,她老公先是驚訝,轉而又高興,再接著用苦肉計表達相思之苦,完了又道歉自己的過失,稱以後絕對不會惹老婆生氣之類的。
朋友當時就納悶了,既然這麼思念,這麼深愛,那為什麼連一個電話都沒有,還能獨自待上一個月之久。
這麼好奇著,也就這麼問了,可她老公,支支吾吾的半天沒說出原因來。
04
這不,前些天的矛盾再加上看到婆婆教唆的那些話,朋友瞬間明白了。這個愛自己的老公去年對待自己的那些奇怪的舉動,原來是婆婆在背後搞鬼,不讓兒子去娘家接人。
這次朋友再也坐不住了,很生氣地質問自己的老公,又特別無語婆婆的做法。
氣不過的朋友直接去找了婆婆要說法:"媽,我哪裡得罪你了,你要這麼害我,非得我過得不好你才滿意,一把年紀還整天想著怎麼對付我,你累不累。"
婆婆說:"我沒有想著怎麼對付你,我只是心疼我的兒子,他那麼堅強的一個人,在你這裡受了多大的委屈,你要是對他好一點,我能這麼對你?"
朋友語塞了,作為母親,愛兒子是理所當然,但是這樣的愛,真的合適嗎?
其實朋友和老公的關係好得不得了,她老公也屬於特別能包容的那種,通常都是朋友鬧,她老公笑,絲毫不會生氣。
可自從去年開始,她老公的耐心明顯在減少,朋友一度懷疑自己是不是太過了,其實演變到最後,不是朋友太過了,而是婆婆介入了兩人的相處模式里。
05
很多婆婆,一看到自己兒子對兒媳好,就有一種虧了的感覺,覺得:我呵護在手心裡的寶,怎麼在你這裡就成了這麼辛苦的人呢?
然後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實行大男子主義,希望的是讓兒媳無條件照顧她的兒子。其實說白了,很多婆婆希望的是,有一個能照顧她兒子的兒媳,並非是希望兒子夫婦能有平等的夫妻關係。
很多時候,並非男人不堅定不懂得保護妻子,而是"滴水能把石穿透"的道理同樣也適用於人際關係,一個人,整天在你耳邊叨叨另一個人的不是,很難讓人保持初心,更何況那個人是自己的親媽。
其實按照婆婆的立場,咱們姑且認為她那是心疼,可錯誤的心疼只會破壞兒子的幸福。
每個當媽的人肯定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過得不好,那麼是不是應該學會改變自己固有的思想,適當放手兒子的生活呢?
06
看到這樣一句話,能有一個好婆婆是一個家的風水。
在抖音上靠拍婆婆火的麗娃和小酥,真的是讓很多女人羨慕不已。
其實羨慕的根本還是在於,這個婆婆真的是愛兒子,而且用對了方法。
有一段視頻里是,兒媳小酥問婆婆麗娃:"你為什麼要對我這麼好呀。"
婆婆麗娃說:"因為我愛你老公呀,我愛你老公就得對你好呀。"
愛自己的兒子,所以也會愛屋及烏的對兒媳好,而兒媳有老公愛,有婆婆疼,對這個家裡充滿了熱情,自然也會以最好最溫柔的一面用心對待這個家裡的每個人。
所以婆婆們,當你覺得自己的兒子在兒媳這裡受了委屈,然後為了維護兒子不惜教他怎麼對付兒媳的時候,可能就已經讓自己的兒子走向悲劇。
沒有哪個女人願意跟一個巨嬰生活在一起,婆婆教唆兒子對付兒媳只有兩條路:要麼徹底把兒子推遠,搞得人家小兩口不待見你;要麼就是搞垮兒子的婚姻,毀掉他應有的幸福。
所以,正常的理解夫妻關係,正確的引導兒子怎麼用心付出,讓他明白一個家的意義遠勝於變著法的對付兒媳。
不怕婆婆不愛自己的兒子,就怕這疼兒子的心用錯方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YbOtmG8BxtCz63RLIQG2.html【本文源於「花影故事」。花影故事,你心中的故事,在晨曦陪你甦醒,在夜裡陪你安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