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有四大天師,分別是張道陵、葛玄、許遜和薩守堅,其中薩守堅的事跡最為傳奇。
薩守堅被稱為薩真人,號「全陽子」,宋朝西河郡人,出生於北宋末年,早年不是一名道教徒,似乎也不像其他三位天師那樣,從小痴迷道家學說。他之所以成為道士,是因一場偶然的事故,迫不得已。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薩守堅早年是一名醫生,醫術精湛,但不幸的是,有一次他老馬失蹄,誤用醫藥,導致病人撒手人寰。因醫死人,薩守堅在醫學界頓時聲名大臭,加之良心受到譴責,實在混不下去,只好棄醫從道。
也該他與道家有緣,從醫多年,薩守堅成就有限,但甫一入道,便有幸遇到神霄派創始人王文卿、林靈素及龍虎山三十代天師虛靖天師張繼先三位道教大師,而且三位大師均對他十分欣賞,分別賜予咒棗術、扇疾術和雷法三門技能。
薩守堅依照大師的傳授的方法試驗,皆一一應驗,由此,薩守堅猶如脫胎換骨一般,迅速成為一代道教高人。其後,薩守堅不忘當初行醫懸壺濟世的初衷,利用三位大師所傳之法,救護世人,漸漸深受百姓愛戴,門下弟子也越來越多。
隨著不斷地潛心修行,薩守堅的境界也越來越高,以至於身體出現神奇的逆反現象,「發白反黑,齒落更生」,越老越年輕,越老越精力充沛。據民間訛傳,薩守堅活了很久,最後得道成仙,飛升向天。
當然,成仙之事,不足為信。但薩守堅去世後,他的故事仍在民間流傳,人們將他尊為道教天師,並在道觀中為他塑像,祭拜求福。同時,薩守堅的形象,也不斷出現在民間評書和小說中,這無疑影響了《西遊記》的作者吳承恩。
吳承恩在寫作《西遊記》時,無疑想到了薩守堅這位道教天師,於是將他寫入小說中,還給他配了一位法力高強的徒弟。
這位徒弟法力之高,與孫悟空不相伯仲。而且,他不僅法力高強,地位也極為顯赫,為道教五百靈官之首,也是明代享受國家祭祀的一位重要道教神仙。那麼,這位高徒究竟是何方神聖?
他正是大鬧天宮時,將孫悟空擋在凌霄寶殿外的王靈官。王靈官原名王惡,本為湘陰浮梁的廟神,但卻是一位惡神。他喜歡吃童年童女,讓當地百姓苦不堪言,對他極為憎恨。後來,薩守堅路徑此地,為民除害,用飛符火焚,將王靈官燒成火眼金睛。
王靈官不敵薩真人,但又很不服氣,於是向玉帝告狀。玉帝不知出於什麼目的,賜王靈官慧眼與金鞭,准其陰隨薩真人,察有過錯,即可報復前仇。然而,王靈官跟隨薩真人多年,卻始終無法找到其過錯。因此,他漸漸被薩真人感化,決定洗心革面,於是拜薩真人(此時薩守堅應已成仙)為師,改名王善,從此棄惡從善,終於成為五百靈官首領。
薩真人能將本為惡神的王靈官感化為善神,可見其修為境界之高。其實,薩真人本身也不是完美之人,正如前面所說,他從醫時醫死了人,鑄下大錯,可即便如此,他仍然成為一代道教天師。這無疑告訴我們,人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所謂聖賢,不是從來不犯錯誤,而是有錯必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