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書法家馬良辰的牌匾題字藝術

2019-07-28     丹楓飛雲

馬良辰(1940——2006),又名馬良,字千里,別號梅蘭齋、書正堂。河北邢台市清河縣人。馬良辰出生於清河縣一個中醫世家,1955年考取清河縣衛生學校,讀取中醫專業。畢業後從事醫務工作。由於對書法藝術的喜愛,將開藥方與書法練習結合起來,書名和醫名不脛而走。後來清河縣讓馬良辰寫布告,一寫就是八年,為以後的書法藝術創作奠定了基礎。出身醫生、愛好京劇、擅長書法。1970年由於一專多能被調到邢台市京劇團,積極參加排練演出,為京劇團掙得榮譽。後因工作需要,調到邢台四中、十六中擔任校醫,負責衛生、防疫、醫務工作,並擔任書法教師。曾在邢台市首屆書法講習班、邢台市首屆書法學習班上擔任主講教師,中國書畫函授大學邢台分校書法部主任。1977年以來,先後參加省內外、國內外書法展覽,多次獲得國家級、省級獎勵。歷任邢台書協副主席、邢台硬筆書法協會副主席,被授予世界書法藝術名人。

1980年邢台飯莊為恢復老字號義興張道口燒雞請馬良辰書寫牌匾,此前由於文革影響,邢台所有老字號牌匾均被當做四舊洗劫一空。15天後一塊古色古香的商業老字號牌匾「道口燒雞」赫然矗立在邢台馬路街鬧市中心,一時間轟動了邢台市,群眾讚譽甚多。

1981年邢台市修繕清風樓,但是掛在飛檐之間的清風樓牌匾卻遍尋不見,十分遺憾,四處尋找,只找到一張模糊的清風樓牌匾照片,文管處的同志拿著照片找到馬良辰,請其複製清風樓牌匾題字。馬良辰先生將照片拿到照相館放大了二次,僅僅得到一個大體輪廓,根本看不清筆畫鋒芒。這是一個艱巨而極有意義的任務。馬先生參照這張模糊的照片,加上記憶中清風樓牌匾上字體的氣勢風貌,反覆書寫多次,又請人鑑別、提示,傾注全部精力,用最高的技藝、最好的材料,耗時三個月,終於複製成這塊高1.5米、寬3.6米的清風樓巨幅牌匾,其尺寸大小、色彩調配、字體氣韻均如原樣,使得邢台清風樓完美如初,更加精神煥發,廣受群眾好評。

馬良辰先生的題寫的牌匾、對聯和碑林等遍布各地,僅在邢台市內就有為郭守敬紀念館撰寫木質楹聯,為襄都市場題寫名號,為郭守敬銅像題寫鐫碑石,為清河縣題寫武松打虎雕像碑記,為邢台火車站題寫《郭守敬故里—邢台》、《殷商古都—邢台》兩塊4米X1.5米的碑石,邢台市張氏三兄弟紀念碑書寫碑文,為內丘扁鵲廟題寫《扁鵲祠》,題寫過《邢台四中》、《邢台五中》、《邢台市農業局》、《邢台冶金學校》、《河北省眼科治療中心》、《火神廟》、《燕趙畫院》、《葛仙莊村》等。

馬良辰先生幼承家教,多才多藝,精通醫學、戲劇、書法、篆刻、刻石等。在書法藝術上博古融今,兼糅褚、歐、顏、趙等古典名家,逐漸錘鍊打造出獨特的行楷書體。豐富的人生閱歷和多種藝術的浸染,使得他的書法藝術融會貫通功力深厚,形成了雋逸瀟洒、凝重穩健的字風。在邢台市大街小巷許許多多的商業店鋪、樓宇大廈,以及全國各地的碑林、博物館等都留下了他的書法墨寶。他為四川樂山大佛題寫了「腳踩三江水,胸懷四海潮」(自撰對聯),為普陀山題寫了牌匾「妙相莊嚴」以及大殿楹聯。 幾十年間,他潛心研究先後編著出版了《歐體書法四言舉要》、《漢字間架示例並注》、《新編五體百家姓》、《書法教程》、《楷書學習技巧》、《陰陽學說在書法中的運用》等著作。

馬良辰先生的作品及傳略入編《中國當代書法名家墨跡》、《書法百家墨跡》、《中國當代書畫篆刻家辭典》、《中國當代書法家美術家漢英辭典》、《中華人物大辭典》等30餘部辭書中。2000年中國書協授予他「德藝雙馨」書法家稱號。

馬良辰生前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北省書法家協會理事、南京國際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高級書法師、邢台市書協副主席、中國書法函授大學邢台分校常務副校長、書法教授、民盟邢台市委委員、邢台市政協委員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YNwlPGwB8g2yegND7wX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