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戀調查:女性出軌率13.3%,男性出軌率35%

2020-01-09   木子李

圖片來自網絡,圖文無關



幾天前看到這樣一組數據:在我國,女性出軌率13.3%,男性出軌率35%。

若忽略夫妻雙雙出軌這個極個別現象,那麼,男女出軌率加在一起的48.3%就是當今婚姻的出軌率。

意味著,有將近一半的家庭面臨著出軌的尷尬。

如此數據,去看當今的離婚率,也就無需大驚小怪了。



那麼,如此高的出軌率是如何形成的?

1)當代很多人在結婚的時候,是奔著家庭條件去的。並覺得,只要婚後不愁錢花,那麼,夫妻之間就算有矛盾,也能迎刃而解。然,真正結婚了,才發現,興趣愛好,成長環境,飲食習慣都有可能成為夫妻之間的矛盾。這時候,夫妻之間的情感脆弱就會凸顯,導致的結果,一不開心就鬧離婚。

2)獨生子女時代,大家都是在父母嬌生慣養的環境下長大。使得,無論男人,還是女人,在結婚後都比較矯情。一旦夫妻之間不能夠在很多事情上達成共識,那麼,就會伴隨太多爭吵。這時候,壓根不願意去糾正自己在婚姻中的缺點,且夫妻雙方都不願意為另一半妥協,最終只能一拍而散。然,離婚並婚姻重組後,才發現,其實和誰結婚都一樣。

3)多元文化的衝擊,讓越來越多的人更願意活成「自我」,導致,離婚不再是丟臉的事情,甚至有些人還用有情人這件事來標榜自己的魅力。當婚姻中最起碼的責任和義務缺失了,離婚似乎就成了一些人眼裡的過家家遊戲。殊不知,離婚有時候也會成為一種慣性,使得,很多有過一次離婚經歷的人,也就不在意離婚幾次了。



關於出軌或離婚,想說的是,必然是一個巴掌拍不響的產物:在不幸的婚姻中,夫妻雙方都應該為自己的日常行為進行反思。

記住:無論是因為對婚姻不滿,從而用出軌發泄;又或者因為對婚姻不滿,最終選擇了離婚。其實都是對現狀情感的一種逃避,並不能真正解決自己性格中的弱點。

所以,當代人,對待婚姻,最應該有的態度:先從自己身上找不足,並加以改正,然後再對愛人的行為進行指正。

所有人都應該明白的道理: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學好的過程很難,學壞的過程很容易;父母出軌或離婚這種行為,很容易傳染給子女。

當代人的婚姻總是充滿著病態,甚至一些人離婚後,都找不到離婚的真正原因。

經營一樁婚姻本來就不容易:

需要自我約束,需要相互約束;

需要一起努力賺錢養家;

需要處理好和雙方親戚朋友的關係。

所以,想擁有幸福的婚姻,必然是對自己要求高一點,儘量去規避自己身上的缺點,並對婚姻多一些擔待和寬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