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達開(1831年3月—1863年6月27日),廣西貴縣人,太平天國主要將領之一,在「永安建制」後被封為「翼王五千歲」。石達開是太平天國最具傳奇色彩的人物之一,十六歲受邀出山參加洪秀全的太平天國運動,三年後他捐獻家中所有財物,率領四千餘人參加金田起義,被封為左軍主將,統帥千軍萬馬,32歲英勇就義於成都。
天京事變後,石達開率部出走西南
在天京事變中,石達開的家屬和部眾遭到了北王韋昌輝的迫害,石達開提前逃出天京才幸免於難。事後雖然北王韋昌輝被誅殺,但石達開為了避免再次發生內訌,就率部出走西南。
石達開率部進入浙江後,清廷急令曾國藩統帥湘軍入浙抗擊石達開。雖然石達開在浙江取得了許多的勝利,但由於兵力不足,大後方的江西建昌、撫州先後失守。
為了避免腹背受敵,石達開放棄繼續攻打浙江,改為撤往福建,隨後又轉戰到了江西。1859年春,石達開率部從江西長驅直入攻打湖南腹地寶慶,湘軍急忙調集各路人馬馳援。面對人多勢眾的湘軍,石達開未能攻克寶慶,被迫進入廣西修整。
大渡河成了石達開邁不過去的一道天然屏障
1861年,石達開率部從桂南北上,經湖北進入四川,此後石達開四進四川,轉戰川黔滇三省,在1863年4月渡過了金沙江,突破了長江防線,在5月達到了大渡河邊。此時大渡河對岸尚未有清軍防守,是渡河的最佳時機。
但恰巧石達開的夫人剛剛產下一子,石達開就命令部隊原地休息,等待明天一早再渡過大渡河。但很不幸的是天空不作美,當天晚上下起了暴雨,導致大渡河的水位猛漲。已經失去最佳渡河時機,石達開只能讓部下強渡大渡河,但都沒能成功。
人困馬乏,糧草將盡,陷於清軍重兵包圍之中的石達開決定投降,以自己的命換取眾多部下的性命。石達開投降後,清軍背信棄義,大肆屠殺其部下。
石達開慷慨就義時,為何5歲兒子卻破涕為笑呢?
石達開帶著年僅5歲的兒子石定忠投降後,他們被押送往成都。1863年6月27日,石達開在成都公堂受審,石達開凜然正氣,在受凌遲之刑時,致死都沒有吭一聲。
四川布政使劉蓉大為讚嘆:「梟桀堅強之氣溢於顏面,而詞句不卑不亢,不作搖尾乞憐語。臨刑之際,神色怡然,是醜類之最悍者。」
當時石定忠才5歲達不到受刑的條件,因此沒有被執行凌遲之刑。由於他多日不見自己的父親,整日哭泣,搞得看守他的士卒心煩不已,士卒就哄騙他你再哭就要和你父親一樣被處死了。石定忠很傷心的問他「我死可見父乎?」士卒回道「正好見於天上。」因此,石定忠破啼為笑。
關於石定忠最後的結局如何有不同的說法,有說被駱秉章用石灰包堵其口鼻處死;有說駱秉章把石定忠撫養成人後,害怕其為父報仇,就暗中毒死了他;還有說石定忠被內務府先行閹割,再送給披甲人為奴。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YBMnw3QBd8y1i3sJuWR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