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下影視行業改編劇盛行,比起其他劇改編劇幾乎自帶流量,擁有很高的話題和討論度,然而也因此改編劇存在的爭議也更大。稍有不慎就會引起原著黨們的不滿,《陳情令》在開播之初就被吐槽的很慘。
不過隨著劇情的播出,不論是路人還是書粉紛紛「真香」,整個劇組從選角到製作堪稱用心,最大程度還原了大家心目中的那些人,即使是小小的配角都讓人有很強的代入感。
起初有爭議是因為演員加戲,尤其是網傳孟子義帶資進組將原著改編的一塌糊塗。最終經過書粉們的據理力爭才還原了大家心目中的「忘羨」。
關於演員加戲幾乎是每一個改編劇都會遇到的問題,《魔道祖師》作為一個大IP小說,將原本存在的書中的人物用真實的立體人物反應出來,自然也是需要每個演員用更加生動和立體的表演去還原出來的。
除了溫情加戲之外師姐江厭離也在一定程度上比小說上戲多了很多,但是不可否認,這些加戲都是不可避免的,也更讓人理解了「魏無羨」對師姐的感情,魏無羨從小被江家收養,而師姐則是猶如母親般的一個人物。
在家族被滅之後師姐是最信任自己的人,甚至柔弱如她也能在弟弟成為眾矢之的的時候勇敢的站出來維護他。
遠走亂葬崗,與江家斷絕關係,但是師姐還是會穿上嫁衣偷偷跑出來只是為了能讓她看到自己出嫁時的樣子,這樣的感情超越親情,師姐成了魏無羨心中最後的軟肋。
所以親眼看著師姐為了救自己而慘死在自己眼前的時候魏無羨真的沒有了活下去的希望,那麼果斷的跳下了亂葬崗,劇情合情合理讓人動容。
除了師姐相信看過原著的書粉們也感覺到了王一博飾演的「藍忘機」在整個十六年前的劇情中也多多少少有一些加戲的嫌疑,然而每次加戲都可以說是恰到好處,不會讓人反感甚至還有點意猶未盡。
「忘羨CP」是一對知己,他們心中有共同懲奸除惡的夢想,彼此惺惺相惜,成為了凌駕於朋友之上的知己,對於被三千條家規養大的藍忘機來說,魏嬰是自己見過的所有人中最與眾不同的,他看似嬉皮笑臉,但其實心懷抱負。
漸漸地相處中越發的看到了魏嬰與自己的不同之處,洒脫勇敢,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所以他信任魏嬰,也想在他誤入「歧途」的時候儘自己最大的能力保護他。
但是在原著中這種保護只是點到為止,不過改編劇版之後藍忘機對魏嬰的這種信任和保護要比書里更多一些。
窮奇道本來是要去阻止魏嬰,但是最後還是做出了讓步,這場戲跟原著還是很不一樣的,尤其是藍忘機淋雨的那場戲,將內心的不舍與隱忍飾演的讓觀眾動容。
冒著被罰戒鞭的風險獨自一人前往亂葬崗,只是為了能夠見魏嬰一面,當看到久別未見的那個人,藍忘機的眼神有驚訝也有驚喜,這一面可以說是在魏嬰似之前兩人的最後一面了,沒有不歡而散,和平道了別。
回到雲深不知處,藍忘機罰跪領戒鞭,最後離開的時候腳步堅定但是卻不後悔,每一個小細節都值得推敲和揣摩。
金陵滿月宴只有他一個人站出來請求邀請魏嬰參加,這些情節在原著中是都沒有的,但是加一場戲都恰到好處,合情合理的解釋了人物關係。
也因此《陳情令》這部劇從最開始的全民抵制,評分只有4.8分逐漸口碑好轉,如今已經達到7分評價了,這樣的口碑逆轉除了劇中演員們的用心演繹之外也離不開整個製作團隊的用心以及對劇情的完美還原和改編。
相較於《陳情令》備受期待播出的《九州縹緲錄》反而在播出之後卻讓人大失所望,也是大製作,也是實力派演員領銜主演,然而播出後卻反響平平。
對此原作作者江南回應,改編方面確實是為了降低製作難度,有些修改也是迫不得已,但總體而言是一部「用力做出來的有誠意的電視劇」,比起口碑兩極化,這部戲能在他還有熱血的年紀被拍出來,就比躺在書架上發黃變脆要好。
兩部劇相比較都是很有誠意的作品,然而《陳情令》卻在最大程度上還原了原著,並且加了更多微妙的感情戲,不僅不會讓人反感,反而使劇情更加合情合理,這也是《陳情令》之所以能夠成功的地方了吧。兩部劇對比不知道大家更喜歡哪種風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