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展活動產業數字化運營:我國活動產業中會議採購的困境

2019-09-17     新社匯and微會動袁帥

我們所說的會議採購,至少有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有專業從事會議、獎勵旅遊及活動採購的機構或者人員;二是按照一定的規則和程序進行採購。在中國,符合這兩條的機構很少。也就是說,兼職策劃會議、尋找會場及服務的人很多,而把這當成職業的人卻很少。這一點與西方已開發國家差異很大。為什麼這麼大的國家,這麼大的市場,各種企業、機構不計其數,可專門安排一兩個人來做會議策劃、會議採購這件事就這麼難?



先說政府會議市場。政府會議作為會議市場的一個組成部分,雖然占比不大,消費也受限,但也是我國本土四星級、五星級酒店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政府部門雖然開會不少,但做會議的人卻都是兼職的。

再說協會會議市場。從體量上看,協會會議市場僅次於企業會議市場,位列第二。由於各種原因,中國協會類機構,尤其是全國性協會類機構,與西方意義上的「協會」有著很大差異。中國協會類機構由於受制因素過多,在會議運營管理及服務的多個方面,很難充分發揮作用。即便是在所謂的「脫鉤」之後,情況也不會有大改觀。在現有機制下,職業協會會議策劃人、採購人成長的空間有限。

最後是企業會議市場。企業會議市場大致分為會議、獎勵旅遊與活動三個部分。企業會獎活動市場占中國目前高端市場九成左右的份額。

綜合分析,影響企業會議採購方式的主要因素有:

行業特徵

不同行業對於會議的需求有很大差異。會議需求較大的行業有:醫藥、汽車、快消、網際網路與IT、金融、奢侈品等。通常情況下,這類企業會拿出營業收入的2-5%用於會議、獎勵旅遊、活動等。會獎活動在這些行業的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故而相關企業才願意在會獎活動的採購、運營管理就服務方面等投入更多財力、人力。中國會獎行業能夠發展到今天,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這些行業的支持。

企業規模

一般而言,在同一個行業內,中小企業的會議數量相對比較少, 花費也相對比較低。相反,中大型企業在會議方面的投入占比相對更高。

企業性質

雖然從理論上講,會議活動是企業運營管理的主要手段之一,所以沒有企業可以離開會議而生存。也就是說,企業性質與會議採購方式並沒有直接關聯。但在現階段的中國,企業性質與會議採購方式的關係很密切。中國企業大致分為外企、國企、民企三大塊兒,其中對會議市場貢獻最大的是外企,其次是那些具有一定國際化特徵的民企,最後是國企。

為什麼是這樣的呢?在相同行業內,一個企業採用何種會議運營管理模式,與企業管理者對於會議價值的認識有直接關係。國際品牌企業最早認識到了會議的價值,因而更願意在會獎活動方面投入;中國民營企業總體上還處於發展的初期階段,對於會議價值的認識還有待於提高,因而在這方面的投入更少。好消息是,更多民營企業已經具有國際化思維,開始積極主動地應用會議活動工具,推動企業快速發展,比如華為、阿里、騰訊、聯想、小米等;由於體制方面的原因,國有企業很難把會議的作用提升到很高的程度,因而在國企中不容易看見專門的會議採購部門或職位。

從目前的情況看,規模較大的醫藥、汽車、快消、網際網路與IT、金融、奢侈品等行業的國際品牌企業是中國會議市場採購的主體,其次是這些行業規模較大的、具有國際化理念的民營企業。國企的個頭很大,占GDP的份額也很高,但對於中國會議活動市場的貢獻卻最小。

目前中國會議採購模式及其特點會帶來不利的後果:

第一是不利於提升協會、企業的運營管理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有人說,要想了解一個機構的運營管理能力和市場競爭力情況,參加一次由它主辦的會議就清楚了。這話一點都沒錯。假如一個行業組織、一個學術團體舉辦的會議鬆鬆垮垮,與該行業或者領域的最高水平相去甚遠,那基本上就可以斷定該機構的運營管理水平不高。企業也一樣——參加阿里舉辦的活動你就會感覺到,這個企業活力四射,吸引力巨大。

第二是不利於中國會議產業向著更高層次發展。

與美國相比,中國GDP是美國的三分之二,可中國會議產業的主要數據可能連美國的三分之一都不到。以協會會議為例,美國協會類機構舉辦的年會約13700個,平均規模將近1500人。可根據《會議》雜誌的調查,中國協會類會議的相關數據恐怕只是美國的五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企業會議活動市場也大致相同。

這樣一個結果顯然對於會議產業發展很不利。會議採購,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對會議進行集中管理。對於會議進行集中管理,可以提升採購的質量與效率,提高會議活動在一個機構內部的集中度,增強會議運營管理及服務的專業性,降低會議活動運作成本,減少會議採購中的灰色部分,等等。會議集中採購不僅對會議組織機構有利,對於會議產業的發展也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我國會議市場看起來很大,但卻十分分散。因而從產業發展角度看,專業化程度低,總體競爭力不高。

會議產業上是社會經濟發展程度的一個縮影:一個國家社團組織高效運行,企業國際市場競爭力很強,它的會議市場、會議產業也一定會蒸蒸日上。

希望中國會議產業在國際舞台上具有很強競爭力的那一天早日到來。

原創作者: 王青道 內容來源公號:會議Meetings

———————— END ————————



微會動平台-活動場景數字信息化服務全景圖



新社匯平台-數字化營銷運營核心-數據中台(DMP)



新社匯and微會動袁帥


【頭條號-新社匯and微會動袁帥】運營者:袁帥,會展業信息化、數字化領域專家,PMP項目管理師,網絡營銷,搜尋引擎營銷運營出身,數據分析師,中國電子商務職業經理人,CEAC國家信息化計算機教育認證:網絡營銷師,SEM搜尋引擎營銷師,SEO工程師 。現任北京新薈友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執行董事,新社匯平台聯合創始人、微會動平台創始人兼首席營銷顧問,靜花緣精品系列民宿網際網路線上運營,北京宏宇互動科技有限公司事業合伙人,TAS區塊鏈溯源項目營銷合伙人。O2O2O活動場景雙線閉環數字化運營綜合服務解決方案與活動場景數字信息化運營綜合解決執行方案提出者,微會動服務共同體發起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Y7qLPW0BJleJMoPM3oi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