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攝影:細節特寫的魅力

2019-10-18     攝影世界

有一句大家耳熟能詳的話,「細節決定成敗」。在汽車攝影領域裡,細節或許並不能決定成敗,但也同樣重要。

比起拍攝車輛整體的照片,聚焦於汽車某個部分的細節照片,在某種程度上說其實更能展現汽車的一些獨特結構與設計感。

在拍攝汽車時,千萬不要忘記拍攝一些聚焦局部的「細節特寫」類照片。本文要為您介紹的,正是拍攝這類照片的一些基本技法與注意事項。

1. 標誌特徵

用「常規」的方法拍攝汽車時,你往往會遇到一個問題,那就是干擾景物——場景中會不會存在其它汽車/行人?天空會不會在車體表面造成高光?

而如果靠得足夠近,把注意力集中在汽車的某個局部,上述這些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配合大光圈淺景深,你可以有效地突出你想表達的細節,並把其它部分都模糊化處理為陪襯。

尋找一些標誌性的特徵(如車標)或特殊結構(如凱迪拉克的「尾鰭」,勞斯萊斯車頭的「網格」),也是不錯的選擇。

值得一提的是,當你使用很淺的景深時,對焦精度的要求也會相應提高。你可以搭配實時取景功能,在 LCD 屏上密切注意景深範圍。

2. 抽象表達

除了一些標誌性的細節,你還可以尋找線條、色彩的交匯處,或某種重複性圖案,將它們放大到一定程度,最好不要讓觀眾「一眼看出這是汽車的某部分」。這樣,觀眾會專注於色彩、線條、圖案本身。

引擎蓋、車窗車門、車身輪廓等部位,都是值得你好好觀察,適合創作抽象攝影的好「部位」。

利用一些特殊拍攝技法,也可以模糊拍攝對象的具體形象,從而創造抽象感。比如說,移動主體或鏡頭:

或者在後期環節中進行處理,創造局部的徑向模糊效果:

3. 橫向對比

當你拍攝的車數量足夠多時,可以考慮在拍攝不同的車型時都關注它的同一部位,體現不同車型在設計感上的差異,頗有意思。

你可以指定一個長期拍攝規劃,比如說「每次拍車,就在這個角度給這個部位來一張」,累積作品後放在一起展示。

一些有趣的細節,更值得你去關注、記錄並把它們放在一起。

心理學上有一種效應叫「幻想性錯覺(Pareidolia)」,即人們很容易把一些抽象符號、圖形腦補成「人臉」並賦予其情感上的解讀。

在車輪上,聚焦車輪的輪軸和孔洞,你會發現好像有無數張臉在盯著你:

4. 其它注意事項

  • 使用中等焦距

廣角照片看起來比較有氣勢,尤其是在拍攝車子整體照片時;但在拍攝局部特寫時,廣角鏡頭邊緣的畸變可能會改變汽車的一些標誌性細節特徵(如車標、線條等)。

相比之下,50mm 的標準鏡頭十分接近人眼的視覺效果——這意味著你的照片更「真實」,或者說,照片外觀最符合汽車設計師的想展示的視覺效果。

  • 穿深色衣服

穿什麼衣服和攝影有關嗎?至少,在這一題材中,是有的,因為車體的光滑表面或車窗玻璃,都會產生一定程度的反射。

理想狀態下,你可以通過微調拍攝角度或用黑卡紙「吸光」來減少反射;但在實際拍攝中,由於行程和時間安排,你很難有這樣的機會來慢慢處理每張照片。

在這種情況下,深色的衣服(最好是黑色)是最佳的選擇。比起色彩鮮艷的衣服而言,深色衣服形成的反射圖像「存在感」更低,視覺干擾小,後期時也更好消除。

以上就是本期要為您介紹的全部內容,感謝您的收看,我們下期再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Y7Ij4G0BMH2_cNUg_U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