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歷經上下五千年,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這些歷史是由不同家族的興盛和衰敗構建,然而現如今,家族這個概念很少會有人提起,可能是因為現在的家庭越來越獨立,三個來自不同時代的人組成三個不同家庭的機率遠遠超過組成一個大家庭的機率,也因此,每個獨立小家庭的成員對於家族的故事都是不甚了解。這種現狀其實是不對的,我們在追求新事物的同時也需要對那些被歷史塵封的家族故事進行探索。
木子是我通過網絡認識的一個朋友,在一次我和她的閒聊中,她告訴我在她因高考落榜而心灰意冷時,是她的外婆讓她重新撿拾起勇氣去復讀,然後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而我也因此聽到了關於她外婆的故事。木子的外婆因為各種不同的意外前後嫁給了四任老公,其中有一任老公是因為嫌棄外婆帶來的孩子,外婆就在那個年代毅然決然的提出離婚。
儘管生活給木子外婆增添種種阻礙,但她還是拼盡全力去生活。正如木子所說,外婆的故事讓她明白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想要的東西便要主動爭取。在人生中,孩子總會因為經驗不足而走出一些彎路,但家族中的長輩卻能夠用他們所經歷過的事以及從中悟出的道理來幫助孩子少走彎路。
如果說每個家庭是一座島嶼,那麼家族便是一個島群,孩子能從這個島群中獲得一些力量,從而幫助孩子更好的走完人生之路。那孩子能從中獲得那些力量呢?
一,抗挫力
曾經有位科學家製作了一份主題為「你知道嗎」的問卷,這份問卷裡面有20 個關於家族歷史的問題,他將這份問卷隨機交給了48個家庭。之後,這位科學家將這48份收集上來的問卷結合其他測試分析得出一個令人驚訝的結論,即那些越了解家族歷史的孩子,他們的抗挫力越強,他們對於生活有著更強的掌控感以及更高的自尊,他們更相信自己的家庭能夠良好運作,他們的焦慮和問題行為更少。
二,復原力
在面對困境時即使被打倒也能迅速爬起的能力被稱為復原力。復原力可以讓一個人更快的適應新環境,能並在危急時刻更好的利用身邊資源幫助自己脫離困境。大部分學者認為,這種復原力的產生關鍵是找到一位「有魅力的成年人」,而這位有魅力的成年人對孩子來說便是能帶給他力量的長輩。
三,自信力
一個家族總會經歷興盛和衰敗,飽含著跌宕起伏的過程以及能激勵人心的故事。當孩子對他所屬於的家族進行深入了解時,他們會發現跟家族所經歷的事情相比,困擾著自身的事情時如此的微不足道,以至於他們能夠更加自信的面對接下來可能出現的波濤。
孩子能從對家族的深入了解中獲得力量。那對於家長而言,他們應該怎樣讓孩子對家族進行深入了解呢?
第一,家庭學校合作
在學校里,老師可以給孩子布置關於家族的課後作業,不同年級的孩子採用不同的方式。對於低年級的孩子,老師可以讓其畫出家庭樹,即將家庭成員及其存在的關係用一個樹狀圖來表示,讓孩子明白自己並不是孤身一人同時埋下了家族觀念的種子。對於小高年級以及初中的孩子,老師可以讓其記錄家族史並做成表格,而家長可以通過帶孩子拜訪長輩,聆聽長輩訴說的家族故事,跟孩子一起對家族史進行記錄,這樣孩子能夠對自身屬於的家族有一個全面的認識。
對於以及是高中生的孩子,老師可以讓其在記錄家族史的同時重遊故地,這樣孩子不僅能夠對家族有一個全面了解,還能夠通過對實地的探究加深對於長輩生活過的地方的了解,甚至能夠讓孩子開始思考時代背景跟家庭命運之間存在的關係。但無論用什麼方式,在這個探究的過程中孩子總能獲得很多不為人知的故事以及對於家族的嶄新認知。
第二,講述家族故事
1.興盛型
有一部分家長在給孩子講述家族故事時,因為想要給孩子留下美好的印象,總習慣於給孩子講述家族興盛時的故事,對於那些家族衰敗的故事絕口不提。雖然這種講述家族故事的方法出發點是為了孩子,但是這種方法並不能讓孩子從家族故事中獲得力量,反而會讓孩子缺少了對於逆境的認識以及面對逆境時所需要的勇氣。這樣,當孩子遭受挫折時可能會變得更加沮喪。
2.衰敗型
還有一部分家長在給孩子講述家族故事時,因為想讓孩子從中吸取教訓,所以總會將家族衰敗時的故事講述給孩子,從來不會給孩子講述興盛時的家族的輝煌。這種和興盛型相反的衰敗型同樣也是會給孩子造成一定影響的。當孩子眼中的家族永遠是衰敗的時候,他的自信可能會受到打擊,以至於在面對失敗的時候更容易產生放棄的想法,同時對生活抱有一種悲觀情緒。
3.起伏型
正如吸引人的故事總是一波三折一樣,在家長給孩子講述家族故事時,家長無需對孩子隱瞞,而是將家族的興盛和衰敗清楚的告訴孩子,讓孩子自行體會這些興盛和衰敗,從而能夠獲得一些力量。感受過家族起伏的孩子是相信自己的家庭有戰勝困難的力量的,他們能更好的面對之後可能遇到的困境,並且願意和他人分享自己的成功和失敗。
偉大的時代可能沒有高科技,但一定會有令人受益的歷史故事。古人常說以史為鑑,我們通過歷史看清自己,而這些歷史便是一個個家族故事的疊加。而每個家庭所屬於的家族都會有著獨屬於自己的那一份家族故事。家族故事是對之前生活的一些回憶,重要的不是它在講述著什麼,而是家長用什麼方式給孩子講述。不同的方式帶來不同的效果,講述的過程是孩子獲益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