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福州大學大學計算機系畢業的吳建榮租下福州大利嘉電腦城一個普通的店面,開始創業,他將「IT」這兩個英文字母巧妙變體為中文,為公司取名「一丁」。
一丁似乎也確實沒有辜負吳建榮的決心,從一家20平米的小店,僅用14年時間發展為資產十億,年銷售額56億,最高峰時員工逾2000人的集團公司。
然而,2015年,在旗下一丁芯掛牌新三板後不到一個月,吳建榮跑路了,一丁集團宣布破產。
一丁副總裁林德志在破產公告里寫道:「銀行說,你生意做那麼好,我給你貸款吧,沒事,多貸點;廠商說,你生意做那麼好,我給你授信吧,一個億夠不夠,給你三個億吧。就這樣,一個靠借貸維持運轉的資金鍊條形成了。」
其結果是一丁掌門人根本停不下來,只有大的布局,才能講出大的故事,才會有銀行和廠商繼續支持他這個不賺錢、靠借貸維持的體系。
跑路之前,吳建榮反思了三點:第一、永遠不要跟銀行借錢;第二、永遠不要向民間借貸;第三、量力而行。
一丁倒閉絕非個例,一丁遭遇在地產圈頻繁上演。
8月1日,平潭西航不良債權資產被擺在淘寶網公開競價。近9億債務,5.4億起拍。最終,8月13日,被編號為「W3654」競買人拍得,出價紀錄為5.41億。
根據平台競買公告,截止2019年6月30日,中國長城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分公司擁有對平潭西航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債權總額89949萬元,其中本金52535萬元,利息37414萬元。貸款方式為抵押和保證。
8月8日,中國長城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分公司、長城國富置業有限公司聯合通過《福建日報》刊發「關於對福建仁文建設有限公司債權資產處置公告」。
公告所涉及債權資產:截至2019年6月30日,對福建仁文建設有限公司債權總額143296萬元,其中本金43350萬元,利息57148萬元,逾期支付利息滯納金25374萬元,財務顧問費11727 萬元,逾期支付財務顧問費滯納金5697萬元。擔保方式為抵質押兼保證擔保。
相似的案例,同樣的境遇。作為資金密集型行業,房地產更是嗜「錢」如命。我們也看到,經歷快速擴張,不論西航還是仁文,其最終償債,利息接近本金,甚至於利息超過本金,而期間一旦「錢」跟不上,沒有白衣騎士,下場只有一個:死!
根據人民法院公告網顯示,截至7月28日,今年全國共有281家房地產企業宣告破產清算。而隨著持續高壓的房地產調控持續,市場的殘酷正逐漸顯現,房地產行業普遍繁榮的好時光正在遠去。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黃奇帆預測,今後十幾年,中國房地產開發企業數量會減少三分之二以上。
一波看下來,死的大多數還是中小房企,而死因也基本類似——資金鍊斷裂。平潭西航、仁文建設等,都只是其中一個代表。事實上,房企缺錢,到了2019年,更缺!
一方面,房子得蓋,錢得往裡投,高周轉遭人詬病,但大家又不得不高周轉,周轉起來才能構起一個完整的資金鍊,經不起停工。
而另一方面,還債的壓力大,2019年開始,房企陸續進入償債高峰。
根據恆大研究院測算數據,截至2018年底,房地產主要渠道有息負債餘額是20.29萬億,將在2019-2021年集中到期,每年到期規模分別為6.79萬億、6.61萬億和5.41萬億。
於是,我們看到了新城控股、華僑城等,賣項目、賣地來回籠資金;同時,我們也看到富力「暫停拿地」,加速回款,資金壓力可見一斑。
而房企找錢也是各顯神通,國內的債券先發起來,各類資產證券化搞起來,銀行、信託等金融機構對房企來了一波援助,甚至於海外發債。
據悉,明發集團發債利率,已經達到了15%。而當代置業上半年先後發行的兩筆海外債,3.2億美元,利率更是達到了15.5%,成為亞洲公開債券發行票面利率之最。
對於房企而言,資金如水,而今年「水價」卻越來越貴。
事實上,房地產和金融業內感受到融資的收緊,是從5月17日的23號文開始的。23號文明確要求,商業銀行、信託、租賃等金融機構不得違規進行房地產融資。
緊接著5月31日,央行與證監會暫停部分房企的債券及ABS融資。坊間傳言,旭輝、金地、禹州和中鐵建等被列入暫停公開市場發債業務的「被關注名單」。
6月13日的陸家嘴論壇,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表示,「房地產業過度融資,不僅擠占其他產業信貸資源,也容易助長房地產的投資投機行為,使其泡沫化問題更趨嚴重。」
而日前,銀保監會更發布通知,開展對銀行機構房地產業務專項檢查,涉及土地儲備貸款、開發貸款、個人房貸、住房租賃貸款等銀行房地產相關貸款。並且明確點名包括北京、天津、上海、廣州、深圳、福州、廈門等32個城市。
這意味著,房地產調控從限購、限價、限售等升級到了房地產金融的嚴厲管控。
各種渠道堵截,讓房企融資成本將進一步升高。
這對於房企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其實,目的就是一個,那就是從金融層面上遏制一切炒房的行為發生,通過金融,給房地產行業繼續降槓桿。而這一操作,苦的是資金鍊緊張的房企們,破產不是不可能。
十個鍋一個蓋,不斷借新債還舊債。當資金不流轉,甚至一個也蓋不上,於是,導致連鎖反應。如同一丁,「故事」講完之時,就是企業破產之日。更何況於,有的房企,連講故事的資本都沒有。
而此刻,房企的日子並不好過,他們加速手裡的房產變現,於購房者而言,可能有撿漏的機會,也可能是個大坑。
文章已獲「七樓談」獨家授權,版權歸「七樓談」所有,未經許可,嚴禁任何轉載與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