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次登上學習強國慕課平台,他用詩詞典故鐫刻揚州文化名片

2019-12-28     新華揚州觀察

交匯點訊 「作為一名大學教授,作為一位研究中國古代文學的學者,我認為除了人才培養與學術研究之外,還有一份需要肩負的責任,那就是社會服務,對我來說就是普及傳統文化,宣講揚州的本土文化。」揚州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劉勇剛14次登上學習強國慕課平台,他用詩詞典故鐫刻揚州文化名片,為普及中國傳統文化盡綿薄之力。

南柯一夢、廣陵觀濤、傳檄天下、二十四橋……如果不點開《詩詞典故里的揚州》慕課視頻,也許你不會知道這些詞語背後所蘊含著的豐富揚州文化元素。揚州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要擴大國際影響力,需要一個窗口,讓更多的人認識這個有著完整天際線的詩詞之都。為此,劉勇剛老師受邀完成《詩詞典故里的揚州》系列慕課。「在新媒體時代,慕課這樣一種新穎流行的方式,使得傳統與現代兩種交流方式結合起來,達到了相輔相成的效果。」劉勇剛說。

從書法家李邕到詩人杜牧,從大眾熟知的「揚州夢」到冷門的「南柯一夢」,《詩詞典故里的揚州》選材範圍之廣令人驚嘆,看似無章的選材,其實也藏著劉勇剛老師的「小心思」。他介紹道,「就拿『南柯一夢』來說,這個故事發生在揚州,裡面那棵老槐樹也是在揚州境內,這個故事其實包含著豐富的揚州元素。而且我選擇的故事本身其實就有很好的拓展性,有可以發揮延展的空間,可以說是立足於揚州而不拘泥於揚州,讓揚州之外的人看到這堂課也能生髮感觸。」

從漢唐到宋元明清,《詩詞典故里的揚州》跨越的是時間的漫漫長河;從揚州本地到周邊的縣級市,《詩詞典故里的揚州》跨越的是空間的分明界線。劉勇剛老師說起揚州來可謂是如數家珍,廣陵首邑、東方郵都……「揚州可挖掘的太多了!」劉勇剛老師感嘆道,「隨著專題的深入研究,《詩詞典故里的揚州》給我帶來了一種使命感和擔當文化傳播者的覺悟。我想通過這些慕課的講解與敘事,讓揚州這些寶貴的文化元素變得更加生動、直觀、可感。」

在被問及接下來的課程安排時,劉勇剛老師說,「今年是秦少游誕辰970周年,作為全國秦少游研究會副會長,講述秦少游與揚州的故事更是責無旁貸,明年是汪曾祺老先生誕辰100周年,講一講汪老與高郵的故事也是很有意義的。」

通訊員 張瑤 顧旖馨

交匯點記者 李源 實習記者 李鑫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XyTnVG8BMH2_cNUgEFv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