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專家挖掘了婁睿墓,發現一件特級文物,竟是盜墓賊嫌棄的

2020-09-12     王春秋史

原標題:1979年,專家挖掘了婁睿墓,發現一件特級文物,竟是盜墓賊嫌棄的

關於人的名聲這個東西,也是很難說,有人生前非常出名,有的人死了之後才被人記住,有些人活著的時候,沒有名聲,去世的時候依然沒名聲,但是卻因為死後自己的墓葬被盜,出土了特級文物而出名。

今天來說北齊時期的一個人,他的名字叫婁睿,在世的時候很有權力,是當時的東安王。不過隨著北齊的衰落,他的名字更是沒什麼人知道。縱使北齊的百姓和歷史都已不記得這個人了,不過盜墓賊卻記得這個貪婪專橫的東安王。

在一個不知道什麼時間的夜晚,就有一夥膽大的賊將婁睿的墓挖開了,他們將裡面的棺槨劈爛,屍骨也是被丟棄,卻將裡面的金銀珠玉都紛紛帶走了。不過墓葬中的兩件東西卻仍然留在其中,一個是陶俑,因為他們覺得笨重不值錢,所以沒有帶走,還有牆上的壁畫,這是帶不走的,但是就是這件帶不走的東西卻成了我國的特級文物。

那麼這件東西究竟是什麼呢?首先咱們先了解下這件文物被發現的經過吧。婁睿的墓被修在太原的王郭村,在1971年,村裡的生長隊還開展過平墳開荒的運動,為了能夠種糧食解決生存問題。因此他的墓葬在此期間也被挖開了,有些膽子大的農民便拿著火把走到墓裡面,看看到底是怎樣的,他們發現,裡面不僅是有通道,還有天井和墓室,整個墓葬有35.5米長,高度差不多是10米,而裡面的東西基本已經被偷盜的差不多了。

而地上,好些零零散散的白骨,還有一些陶俑,無論是雜役俑,還是樂師和文官俑等都有。但是它們的做工卻也粗糙,用它們來陪葬就是為了保護墓主的安全,同時提供墓主在另一世界各種生活上的服務。

對於當地百姓來說,陶俑是非常不吉利的東西,也被稱作是「鬼」,基本上人們不會隨便去動這些東西。此外,他們還發現牆面上還有很多壁畫,都是反映了當時墓主生前遊玩和出行等生活的畫面,也有關於去世後靈魂上天的壁畫。

不過這些農民在裡面停了一會兒就出來了,畢竟墓室中太陰暗還有怪味,讓人覺得不舒服。之後,他們便用土把這座古墓封死了。

再往後到了1979年,山西的考古學家又對婁睿的墓葬進行了挖掘,並且出土了一百多件的陶俑,但是這些文物的級別不是很高,所以也沒能引起重視。不過那些壁畫可是相當有價值,都是精品,這些壁畫不僅是填補了北朝時代畫史的空缺,同時對於研究北朝的文化生活以及殯葬相關方面都有重要意義。

據考證,婁睿墓室中的壁畫,很可能是出自北齊有著「畫聖」名號的楊子華之筆,尤其是那幅鞍馬出行圖格外精緻,畫中人物十分形象,整幅圖構思新穎細膩,可以說是我國迄今為止壁畫中造詣最高的。

在2002年的時候,我國頒布了64件特級文物,其中就有這幅壁畫,而那時盜墓賊的後代子孫如果知道祖輩嫌棄的「壁畫」卻成了文物,會怎麼想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XwdjgHQBd8y1i3sJYhd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