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將超《復聯4》內地票房,《上海堡壘》面臨「炮灰」命運

2019-08-03   莫秀才拆電影

內地暑期檔一直是國產片大顯身手的檔期,目前影史最賣座的十部國產片中,有四部來自暑期檔,分別是排第一的《戰狼2》、排第六的《我不是藥神》、排第七的《西虹市首富》和排第十的《捉妖記》,這四部電影里,除《西虹市首富》在上映前就被業內看好外,其他三部全是黑馬作品,上映之前沒有表現出王者風範,最終意外大爆,可見暑期檔還是一個盛產黑馬作品的檔期。

今年的暑期檔本來呈現出一片蕭條的景象,但《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簡稱《哪吒》)的橫空而出,從根本上改變了今年暑期檔乃至全年的國產片票房頹勢。權威平台對《哪吒》的最終票房預測數次調高,目前,這部國產動畫電影的最終票房預測值為44.9億元人民幣,如果預測準確,《哪吒》的內地票房將超越剛剛在三個月前創造佳績的《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後者的最終值為42.4億人民幣,由於《哪吒》的預測值與《流浪地球》的票房已經非常接近,所以它至少有四五成的機率會超過《流浪地球》的票房,成為內地影史票房亞軍。

我們此前已經發布了兩篇關於《哪吒》的文章,這裡再簡單談談這部電影。簡而言之,《哪吒》是一部內容飽滿、情感充沛、笑點密集、人物奇趣、畫面精緻、情節跌宕、技術先進、誠意滿滿的鴻篇巨製,哪怕放到好萊塢的動畫電影里,它也算是佼佼者。即便最終票房達到50億,《哪吒》也完全擔得起這個高票房,在剛才提到的「影史十大最賣座國產片」里,若以口碑論,只有《我不是藥神》能跟它相提並論。

國產動畫電影在此前一直擺脫不了簡單、低幼的特質,這也造成了內地觀眾對動畫電影的普遍認知:動畫片是給小孩子看的玩意。但在電影工業成熟的好萊塢,動畫電影是一塊極為重要的內容,目標觀眾也早已延伸到各個年齡層。像《冰雪奇緣》《瘋狂動物城》《玩具總動員4》這樣的作品,製作成本都在1.5億美元到2億美元之間(1美元約等於6.9元人民幣),絲毫不低於《蜘蛛俠:英雄遠征》《驚奇隊長》等漫威電影的工本費,如果沒有廣闊的市場,好萊塢的片商們不可能砸這麼大一筆錢去做一部動畫片。

再回到《哪吒》的話題,影片目前剛上映一周,內地累計票房已近20億,要想達到44.9億的預測值,本片還需要收割25億以上的票房,這給其後上映的國產片造成了巨大壓力,很多影片恐怕難逃「炮灰」命運。8月2日頂風而上的岳雲鵬和佟麗婭聯袂作品《鼠膽英雄》已瞬間成灰,倒是此前一天上映的黃曉明主演電影《烈火英雄》表現頑強,或許能在《哪吒》手裡搶下七八億票房。

8月上旬,還有兩部重要的國產片「蹲」在《哪吒》的打擊範圍之內,分別是8月7日上映《使徒行者2:諜影行動》和8月9日上映的《上海堡壘》,前者是古天樂今年推出的第四部力作,後者則是《流浪地球》後的又一部國產科幻大片。《使徒行者2》屬於港片路數,投資成本不會太大,比較兇險的是《上海堡壘》,影片製作規模浩大,但劇情並不討好,據說是一部披著科幻外衣的愛情片,主演舒淇和鹿晗組成的姐弟戀CP也未得到觀眾廣泛認可。當然,一切還要看質量,如果《上海堡壘》的口碑良好,依靠自身質量扭轉「炮灰」命運,也猶未可知。(撰文:牛進士,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