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援鄂英雄陳凱:下次如有需要還主動請纓,等待召喚,出發

2020-04-03     濱州網

編者按

去時雨雪紛飛,歸來草長鶯飛。濱州援鄂醫療隊49名白衣戰士,滿載黃岡人民的無限感激和不舍之情圓滿完成任務,分別在濟南章丘、德州齊河休整後將於4月5日平安凱旋。

隨著濱州市第四批援鄂醫療隊凱旋,濱州援鄂醫療隊員都將陸續踏上回家的旅途。濱州日報/濱州網將推出——「援鄂『疫』線故事 」,聽他們講述戰鬥在疫情最前線的工作生活感受,以記錄英雄們在此次「戰疫」中的卓越成績。

我是陳凱,濱州醫學院附屬醫院急診重症監護病區帶教老師,呼吸治療師,主管護師。援助湖北省黃岡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在重症監護病區從事呼吸治療及患者肺康復治療。

1月27日,當得知自己加入了山東省第二批援助湖北醫療隊,內心感動無比激動,一腔熱血,無畏無懼,願望達成。雖然也想過自己的家庭,尤其是有病在身的母親,剛剛懷孕的妻子,但在疫情面前,只有一個念頭,義無反顧,家人和妻子給了我很大的支持,讓我沒有後顧之憂的奔赴戰場。從1月28日從濟南遙牆機場飛往武漢,到3月22日回到濟南,歷時54天,我們山東省第二批援鄂醫療隊圓滿完成任務,平安返回山東,現在德州齊河進行休整。

期待

50多天在黃岡的新冠戰役結束了,這其間有過悲有過喜有過無可奈何,這一段經歷必將是我一生中最輝煌的履歷,選擇支援黃岡,我不後悔!對我來說這段日子院收穫頗多。對於人體及疾病的認知,對自己專業知識的歷練,新戰友之間的友誼,以及人生觀的一些新思考。

給患者做呼吸康復鍛鍊

看著最初患者迷茫的眼神,我們曾經感覺無從下手。面對患者的渴望,我們竭盡所能。危重患者的管理,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都是複雜和矛盾的。當代醫學的局限對於有些疾病的認知也是茫然與無助的。新冠病毒導致的危重患者也和很多其他疾病所致的為重病例一樣,沒有特效藥物,或者說人體那複雜和未知的修復機制才是唯一的特效藥,為此為機體修復提供時間的生命支持技術顯得格外重要。對於大別山中心的每一例重症患者,我們一直在追求支持技術的極致化。從普通吸氧到高流量濕化氧療,從無創呼吸機到有創呼吸機,從俯臥位通氣技術到ECMO,縱然千難萬險,我們卻千方百計。結局是美好的,可過程卻在我們心裡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實時調節呼吸機參數

為患者更換氣管插管

疫情讓我有幸認識了山東不同地市不同醫院的專家精英,五十多天雖然不長,但友誼長存。大家每一次敞開心扉的交流,每一次激烈的病情討論,對於醫學與人生的理解,給我帶來了新的啟發與收穫。在這裡,我們是單純的,單純到只需要管理好患者就可以了。正如文學家蕭伯納所言:「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彼此交換一下,我們仍然各有一個蘋果;但你有一個思想,我有一個思想,彼此交換,我們就有了兩種思想」。感謝開明的領導給我們每個人病情討論的機會,把每一個為重患者管理都做到極致。我將永遠珍視這份友誼,與每一位一起戰鬥過的兄弟姐妹。

為患者進行肺康復指導

我有幸參與組建了新冠肺炎第一個呼吸治療及康復團隊,使我們的專業特長得到了充分的發揮,我們參與的重症患者都成功脫機拔管,輕症患者呼吸康復有序進行。國家高級別專家組邱海波教授檢查後滿意的說:這是我見過管理最好的一例危重患者!為了更好地開展工作並保證治療的連續性我們組建了第一個新冠患者肺康復交流微信群,為出院患者提供康復指導解決醫學問題,到今天我們已經累計為一百多位患者提供醫學指導,這項工作還將繼續進行下去,只要他們有需要。

我給奶奶吃草莓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指縫很寬,時間太瘦,五十多個日日夜夜,就這樣悄悄溜走。人間絕版蘇東坡,我們來不及細細品味;蔥蘢錦繡大別山,我們來不及結伴同遊。當看到萬人空巷,十里長街,人群綿延不絕歡送時時我知道,我的選擇是正確的!下次如有需要我還是主動請纓,等待召喚,出發

我知道,在不久的將來,我們會相約黃岡,相約這個我們曾經拼過命的地方,看遍似錦繁花,嘗遍美酒甜湯。

那年,花開,與君別。

那年,花開,盼重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Xr3yQHEBiuFnsJQVaEJ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