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建湖:書寫城市文明新答卷

2020-04-13   中國縣域經濟報

記者 張偉偉 通訊員 陶德尚 楊先鋒

綠樹成蔭的生態環境、靚麗整潔的城鄉面貌、規範有序的交通秩序……漫步於建湖城鄉大地,撲面而來的是清新和諧的文明之風,感受到的是文明城市創建帶來的喜人變化。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江蘇省建湖縣以起步就是衝刺,開局就是決戰的姿態,圍繞「創建為民、創建惠民、創建靠民」理念,堅持問題導向,聚焦短板弱項,大力實施「城市文明十大提升行動」,突出抓好思想內涵建設、文明風尚引領、生活質量改善,不斷提高廣大群眾的幸福指數。

補齊民生短板 群眾更有獲得感

「感謝政府為我們辦了一件大好事,以後再也不用擔心出行路上坑坑窪窪的啦。」說起改造中的徐西路,家住建湖縣匯文實驗初級中學對面的居民徐建非常高興。去年以來,建湖堅持為民、便民原則,排出110條急需整治的后街巷道,實施路面、雨污管網、路燈、綠化等一體化改造,為群眾創造乾淨、整潔的出行環境。

「我們新安裝的是新能源路燈,與普通路燈相比,不僅光照好,還節能環保。」在向陽路南站西巷,作為補短板項目的路燈建設工程也在抓緊進行。縣路燈管理所所長符中明說,有路必有燈,有燈必須亮。他們對全縣範圍內的主次幹道、背街後巷進行排查,設計出合理布燈裝燈方案,為市民照亮回家路。

「自從這條路裝上了新路燈,原本昏暗的小路一下亮堂了不少,現在晚上出來散步的人也多了起來。」65歲的朱茂宏老人激動不已。

創建文明城市,不僅是城市的金字招牌,更是百姓的民生福祉。今年,建湖繼續把利民惠民作為創建工作的落腳點,積極實施基礎設施提升行動,加大背街後巷、老舊小區、市政設施等升級改造,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全面整治環境 城鄉處處展新顏

為了推進文明城市創建和國家衛生縣城長效管理,切實鞏固疫情防控成果,社區全部行動起來了,老黨員、志願者和掛鉤單位工作人員一道,清理亂堆亂放、亂貼亂畫、亂停亂擺等「十亂行為」。4月10日下午,建湖縣開始為期一天半的全縣城鄉環境衛生整治集中行動,縣四套班子領導率先垂範,帶頭深入掛鉤社區、鎮村開展環境衛生大掃除。

慶豐鎮人武部長陳聰飛介紹,在第32個愛國衛生月期間,該鎮積極引導廣大村民參與其中,結合疫情防控工作,對居室環境、居室內外、房前屋後全面打掃,形成人人動手清潔家園、共同參與環境整治的良好氛圍,確保城鄉面貌煥然一新。

以更高標準深化城鄉環境綜合整治。今年,建湖在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推進市容環境綜合治理的基礎上,突出進行城鄉結合部、鎮村主要街道、農戶家前屋後等點位的環境整治,努力打造記得住鄉愁的美麗家園。

「環境是越變越美,日子是越過越好。」家住鍾莊街道華亭之星小區的繆書進說,創文以來,我們小區周圍私搭亂建被拆除了,現場也清理乾淨了,大家心情變好了,住的也舒心。

提升全民素養 築就文明新高地

城市的文明,不僅要有亮麗光鮮的「面子」,還要有崇德向善的「里子」。為有力促進文明城市創建向縱深推進,建湖縣加大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中心建設力度,推進志願者服務站標準化建設,建強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隊伍,持續開展各類志願服務活動,推動市民文明素質穩步提升。

「作為一名志願者,我要了解志願者職責,學習志願者精神,積極參加志願服務活動,給需要幫助的人提供幫助。也希望通過自己的行為,感染和號召更多的人加入志願服務隊伍,在奉獻中實現人生價值。」國網建湖縣供電公司志願者朱葉表示。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夢、講文明樹新風……在建湖大街小巷、廣場公園、公交車站,隨處可見的公益廣告成為了弘揚文明新風尚的「活課堂」。為了加強市民理想信念教育,該縣通過媒體正面宣傳、反面曝光,以及組織文明城市創建宣講,宣傳《鹽城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等內容,推進核心價值觀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引導全社會自覺踐行文明觀念,爭當文明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