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輕鬆養水,快樂養魚!
飼養熱帶觀賞魚的魚友們可能都知道,有很多的熱帶觀賞魚,尤其是慈鯛科的觀賞魚品種,其中大多數都是喜歡自由戀愛的,這一點可不是跟我們人類學的,是人家的老祖宗基因裡帶的,也正因為它們能夠自由戀愛、自己成對,才給我們飼養它們帶來了更多的樂趣。
很多魚友飼養有迷你鸚鵡魚、紅尾皇冠、燕魚等品種的觀賞魚,我們經常會見識到它們非凡的爆缸能力,但是也有很多的魚友,即使整天呆在自己的魚缸前不斷地觀察,不斷地端詳著,明明知道自己的觀賞魚已經成年了,而且也已經成對了,雙宿雙棲的來來往往,我們比如說迷你鸚鵡魚,都長時間的待在陶罐里了。
可它們為什麼就是不進入狀態呢,為什麼總是不去繁殖,這不是很奇怪嗎?原因就是在很多細節上我們忽略了。
只有一個原因會導致這種問題的出現,除了常見的幾大基本條件以外
很多魚友一開始會懷疑到魚缸里的水質和水溫,這一點也很正常,其實大部分的熱帶魚都是比較喜歡在弱酸性的軟水中繁殖,我們比如說常見的七彩神仙魚、燕魚、金波子、金菠蘿之類的。
但是,像是迷你鸚鵡魚和紅尾皇冠,基本上不屬於此列,只要是中性水,哪怕是弱鹼性水質,它們也不會有什麼大問題,我的迷你鸚鵡魚前後三窩都是在井水中繁殖的,出魚率和小魚苗的成活率都很高,沒有任何的問題,紅尾皇冠以前我也繁殖過,也沒有使用什麼軟水,以至於最後實在受不了了,大魚小魚被我全部送人了。
需要軟水的,我們當然也要準備,否則可能永遠不出魚,但是這並不代表它們不產卵啊,以前我也嘗試過金菠蘿、燕魚、七彩、羅漢的繁殖,它們未必都需要大量的軟水,只是金菠蘿似乎較難,需要兌蒸餾水而已,普通的七彩、燕魚,甚至於羅漢魚對此也未必在意,至少它是能夠出魚的,不過是魚卵孵化率的多少罷了,有可能一條小魚也不出。
再就是一個水溫的問題,這一點很多魚友都能夠想到,既然我們想要繁殖,在水溫問題上一定也會有所保證,大致上要比它們的平時飼養水溫高上一兩度就可以,上述所有的觀賞魚,在26到28度的水溫下,完全可以達到正常的繁殖條件。
那麼,問題到底出在了哪裡?
說是一個小問題也可以,那就是心理壓抑,其中還包括了一個飼養水體大小的問題,這裡所指的是多種或者多條觀賞魚混養在一起的水體。
沒有安全感,憑什麼要生小魚?生出來也是個死
這是我們需要注意的第一個問題,那就是我們的這些魚爹爹、魚媽媽們根本沒有安全感,這才是令它們久久不能生育的最大障礙。
很多魚友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迷你鸚鵡魚在想要繁殖之前,親魚會去叼取魚缸底部的陶粒或底沙,有的是在陶罐的周圍,把陶粒高高的堆積起來,堆成一個小山峰,而且這個小山峰和它們想要繁殖的陶罐還有一定的距離,這是為什麼呢?
這是為了等到它們的小魚苗出生之後,能夠在這個小山峰的掩護下,在低洼地正常活動,而不會被敵人所發現,一旦有危險,它們可以迅速進入陶罐里,這就是它們父母的思維。
還有的魚友會發現,不對啊,我的迷你鸚鵡魚就不這麼干,它們是把陶粒直接叼到了陶罐里,這又是為什麼呢?
太簡單了,因為室外沒有多餘的活動空間,所以親魚就會選擇在陶罐內為小魚苗搭建起避難場所,換句話說,它們的心裡和明鏡似的,知道自己的孩子們活動空間有限。
如果地方再小呢?
或者這對親魚總是在不斷的受到其他觀賞魚的欺負,不時的有一些缸霸或者其他魚類來騷擾到它們的新房子,甚至於破壞了它們為小魚苗搭建的屏障,那麼它們又會做什麼呢?
要麼乾脆我就是不生,和你們戰鬥到底,要麼就是不斷地在修築它們的堡壘,拆了修,修了拆,哪有時間去繁殖呢?
這就是我們所見到的觀賞魚,即使成對了,它也不繁殖的最大原因,因為它們認為自己的安全問題還沒有解決好,憑什麼要生小魚,即使生出來,小魚苗也是個死。
我們更不用說,在一些七彩神仙魚或者燕魚的混養魚缸里,那個可憐的繁殖桶被好幾對七彩霸占來霸占去,它怎麼可能去繁殖?
還有的魚友,在魚缸里只飼養了三條魚,這也有可能導致,魚缸里永遠重複著三角戀的故事,最終沒有任何結局。
看似安全感,事實上就是一個飼養水體和飼養密度問題
很多魚友會說了,哦,原來是這麼回事啊,是因為它們受到了別的觀賞魚的壓抑,那麼我們把它們單獨提出來總可以了吧?為什麼它們還是不生呢?
這裡首先牽扯到的也是一個水體大小的問題,水體太小了的話,它們同樣也會感到壓抑,但是很多的熱帶魚可以不受此限制,除非是水體過小。
那麼餘下來的問題就是我們驚動了它們,在這種驚動中,親魚的耐受力未必一致,比如說有的雄魚迅速適應環境,只想著它們的好事,而雌魚正處在擔驚受怕中,還沒有回過神來,根本不想生,那麼它們之間勢必就要開戰。
還有的就是雌魚已經發情了,但是雄魚也只是在性狀上有所表現,事實上它們尚未真正成熟,所以隔離後它們還是一個打,翻天覆地的打鬥,這種情況也很常見,所以說,遇到了這些情況,我們就要原缸隔離,讓它們雙方都穩定一段時間再說。
但是,大部分的熱帶觀賞魚,都是雌雄之間的性成熟的時間差不多,之所以它們已經成對了,還會出現遲遲不生育的現象,只有一個原因了,說白了就是,我們的飼養密度過大,水體不寬闊,它們沒有了自我發揮的餘地。
我們看起來好像是觀賞魚啥也不懂,事實上它們和人類唯一的區別就是,這些慈鯛科觀賞魚的每一次繁殖行為,都是為了迎接自己的後代降生,是為了它們種族的延續,而不是單純為了娛樂,所以它們必須要為自己的後代負責。
相比之下,多餘的話,我就不說了吧,大家都懂的。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