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降世》截止昨日已經上映22天,其單日票房雖略有回落,但依然是當日票房榜首!
單從票房來論,魔童哪吒足以摘得國漫王者的名號。
我只想說,這樣的動漫請多多出品,看的確實過癮!
不過這部電影里存在著不少角色設定爭議,其爭議聲最大的除了哪吒與龍太子外,太乙真人、申公豹、老龍王以及哪吒父母都是觀眾熱議焦點。
今天我們也來聊一聊這些角色。
男一和男二(哪吒與龍太子)我們最後說,先說說影片中的配角們。
太乙真人給人的最初印象便是憨厚與可愛,並且還是個善良寶寶,從劇情上來看太乙真人也是一直在不遺餘力的幫助哪吒。
可在我看來太乙真人只是被迫在贖罪!
在接到護送靈珠任務後,太乙竟然會在關鍵時刻選擇喝酒?
就這樣低下的行為制止力,實在是跟他的仙家身份難以匹配,從這點上我就切實感受到申公豹的無奈與憤怒。
試想一下,無論你是私企員工或是體制內職員,一個成日裡好吃懶做的同事總是獲得更好的待遇,這樣的情況誰會甘心服氣?!
再然後,太乙在醉酒釀成大禍後,第一反應竟然是勸李靖夫婦趁早滅除哪吒,這就是典型的做錯事想儘早擺脫麻煩不負責任的性格!
若不是有李靖夫婦苦苦相求,太乙可能真的會直接出手斬了哪吒。
雖然太乙同意留哪吒一命,但至始至終他表現出的竟是一股無奈之下幫忙的態度!
拜託,這是你太乙自己闖下的禍端好嘛?李靖沒有當場跟你翻臉就已經是心態極好了。
不過太乙的內心還是存有了一絲愧疚的,在後續的三年中也確實做到了盡心盡力教導哪吒,不過就像前文說的,他只是在被迫贖罪!
而真正讓哪吒獲得重生的是李靖夫婦,不是太乙真人!
魔童哪吒可以算是實打實的「熊孩子」,從出生那一刻起便是被魔性浸染的性格。
狂躁、暴力、惡趣是哪吒與生俱來秉性,這也怪不得陳塘關百姓會懼怕他。
但好在哪吒遇到了一雙負責任的好父母!
有很多觀眾認為,李靖夫婦是在無止境的溺愛哪吒,其實他們只是在不斷尋找改變哪吒命運的方法。
最後得出用愛來感化哪吒的魔性!
李靖向太乙真人苦求之後獲得了神符來替哪吒抵擋天雷,這是為了救哪吒的命!
母親殷氏不斷的用母愛來呵護哪吒,雖然傷痕累累,這卻是在讓哪吒從世間的惡中去感受愛的存在!
這其中也體現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反觀龍三太子與哪吒進行對比,就更加凸顯了教育的意義。
龍三太子敖丙雖是攜靈珠出世,可卻依然走向了一條不歸路,差一些鑄成大錯!
這與他的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干係。
因為龍太子的家庭教育與哪吒的家庭教育有本質的區別,龍王求來靈珠放置在敖丙身上,為的是解開千萬年來的怨念。
龍族雖已擁有廣闊無垠的海洋,可卻將海洋視為牢籠,說其是嚮往自由也對,說其是貪婪也不為過!
敖丙雖生來擁有靈珠的純凈,可被龍族怨念長期纏繞也難免讓純凈的心被玷污。
而哪吒雖生來是魔性加身,但魔性卻被李靖夫婦的愛一點點消除!
到最後,誰是魔誰是仙,全然是在一瞬之間。
很多人也對申公豹這個角色恨之入骨,其實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可以算作是申公豹的一次大洗白。
雖然申公豹依然是反派,可電影卻賦予了他反派的無奈情緒,這使得觀眾對申公豹這個角色產生了一絲情感共鳴,至少會覺得他也許還有救。
反而是太乙真人這個角色,完全成為了好吃懶做的代表!
當然,哪吒與敖丙的教育差別不僅體現在家庭教育上,在學校教育上也有天壤之別。
哪吒的師傅是太乙真人,敖丙的師傅是申公豹。
雖然太乙真人修為不如申公豹,並且太乙真人的做事風格也確實不值得推崇,但好在心性算得上是純良,而申公豹在功利心作祟的情況下,殺伐狠辣的性格也不斷在影響著敖丙。
還是那句話——一切盡在一念之間!
文/拾娛先生
圖/來源網絡(配圖若有問題,請聯繫我處理,謝謝;請直接說明來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