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食症,讓我選擇了插畫

2020-01-05     康石石

其實我也說不好,究竟是插畫選擇了我,還是我選擇了插畫。但是歸根結底,是要謝謝厭食症這個小東西的。

我已經康復了,各位不用擔心,現在我已經拿到了金斯頓的offer,在準備一月底倫藝的面試,其他院校的回覆也在等待中。一切的一切都按部就班的進行著。

相比於其他同學的成功經驗分享,我更想和大家聊一聊——「病」、「藝術」和「留學」他們三個之間的關係。更重要的是,想跟很多和我有類似情況的同學說一說,該怎麼處理自己的問題。



#1


厭食症告訴我,轉專業吧。

我本科是在央美學的平面設計,當初選專業的時候,就是一個跟著大部隊走的心態。對於視覺傳達,可以說是沒什麼感情,談不上討厭,也談不上喜歡。

就如一開始說的一樣,我選擇轉專業到插畫,有很大的原因是因為厭食症。

有一陣子,我的狀況有些嚴重,和很多有類似情況的同學一樣。或許是因為有一點羞恥,也有一部分是因為我這種情況很難找到所謂的感同身受。逐漸的,我就很難用語言去表達自己了。

而後,我就找到了用畫畫作為發泄的出口,我也漸漸發現,插畫能夠表達出更多的內涵,它遠比語言要有力量的多。

有了發泄的出口,我的病情也逐漸的有所好轉,也是這個原因我了解到了藝術療愈的一些知識,我發現繪畫在表達心理創傷方面,是有非常大的優勢的。

我也了解到海外有很多國家都有獨立的藝術療愈專業,但是發現藝術療愈還是更偏向於理論知識,跟我未來想要做的偏實踐性的設計,還有一些區別。

所以我想先把插畫學好,再去學習理論性的知識,讓兩者結合起來,再憑藉自己的作品,去幫助每一個跟我有類似經歷的人們。

對,我從平面轉到了插畫,插畫畢業後我還打算轉申藝術療愈的碩士。都是因為厭食症。


#2


厭食症告訴我,別盲目選擇大主題。

其實我不是一開始就想出國留學的,讀研都是一直都有打算。我接觸了很多在國內讀研究生的同學,但覺整個學習環境和方式和本科都差不多。這才有了出國看看的想法。

後來就開始在知乎上關注類似的問題,發現這些問題里都有康石石的影子,看了他的大部分回答,感覺都很客觀也很有價值,就在知乎上留了言,接著就來到了漢藝。

雖然平面和插畫之間的差別不是特別大,但是真正開始做插畫作品的時候還是遇到挺多困難的。

畢竟平時都是自己畫著玩,沒有系統性的創作。關於插畫一些基礎的知識,我都不太了解。

比如我不知道怎麼去組織插畫的語言,不知道怎麼去利用插畫講故事,關於人物的設計、畫面中應該出現什么元素,都是非常茫然的。說白了,就是畫,不,出,來。

說到這裡就得謝謝聶老師,我因為個人的創作習慣,基本都是在線上上課,哪怕我就在漢藝不遠處的央美...

聶老師會把一些創作思路和方法,掰開了揉碎了,變著花樣的給我講。課外時間,聶老師也會給我分享一些別人的插畫作品。讓我去看他們的創作過程,是如何從靈感出髮針對性的調研的。

有了大致思路之後,我就到了選主題這一步。跟很多同學一樣,我會不自覺的去選擇那些「假大空」的主題,會理所當然的認為海外院校就是喜歡這些。

但是我發現對於這種主題,我個人沒什麼激情,也沒有創作慾望。聶老師就引導我,讓我找到一些觸動我內心的事情出發,哪怕這個事情很小也沒有關係。

後來我才明白,藝術家們做的那些所謂的大主題,也是從一個小點開始往下走的,像我一開始那種想直接搞一票大的,肯定是不好入手的。

我還把在漢藝做的厭食症主題項目,用到畢業展了

然後我就把作品集中大部分的項目主題,都和自己聯繫起來了。相比於之前追求大主題,我發現反而是從自己出發,會更感興趣。雖然一開始的出發點可能會比較淺顯,但是隨著調研資料的逐漸增加,主題的深度也會跟著上去。

#3


厭食症告訴我,要告訴你們這些。

最嚴重的時候,我好像瘦到了七十斤吧。對於一個成年人來說,算是一個比較離譜的體重了。

爸爸媽媽也發現了我的不對勁,但是沒想到是心理上的。就帶我去普通的醫院做了檢查,醫生只說我就是太瘦了。作品集做完之後,我也康復了。他們看了我的作品,我也簡單的透漏了一丟丟我之前的病情。

現在我覺得,如果大家也有類似的情況,或許還是考慮一下向爸爸媽媽簡單說明一下,畢竟他們是我們最親近的人。

如果有叔叔阿姨們看到這篇文章,我也想跟你們說。或許在你們眼中,我們永遠都是小孩子。但其實我們跟小時候哭著要玩具的我們,已經不太一樣了。

我們會有自己的煩惱,會有自己的痛苦。如果你聽到我們抱怨腰疼,抱怨太累。千萬不要平淡的說一句「小孩子,哪有腰?小孩子,有什麼可煩的?」

很大程度上,我們都是因為父母的不理解,才選擇避而不談。

說回到各位小夥伴,在遇到心理問題的時候,不要自己憋著,至少找到一個信任的人,去傾訴吧。

單說我的厭食症,恢復真的是一個非常非常困難的過程,心理問題和感冒發燒一樣,並不丟人。當時我沒有去看醫生,只是去參加了一個病友組織。如果我當時能夠再勇敢一點,去看醫生的話,一定會好的更快吧。

還有一點,有些時候,我的厭食症,真的能夠幫助我創作。一定程度上,它讓我更敏感了,更容易捕捉到一些情緒。而且這些情緒會比一般人的更加強烈,這種強烈的情緒會刺激我的表達欲不斷的放大。

尤其是當我感覺到比較強烈的情緒時,我就閉上眼睛,會有很多畫面自然而然的出現在我腦海里。我的第一個項目的表達形式,就來自於我腦海中的畫面。在我的腦海里,厭食症是黑色的,毛茸茸的...

我在製作「厭食症」

不過,選擇自己的「病」作為主題,會有一些自己扒開傷疤給別人看的感覺。在創作時,就不得不再回憶一遍那種痛苦的感覺,我一度也反問自己:為什麼做這個主題?

但是冷靜下來之後,我就會想明白,因為我要克服要打敗這種「病」就不得不去面對他。這便是我堅持做下來的動力之一。

我的動力之二是,我自己清楚這個「病」是多麼的痛苦,如果想要幫助有類似困境的人,我至少要把自己研究明白。

好像針對心理問題說的太多了...我還有一個建議,給所有想申請插畫專業的同學。

別著急,千萬別著急。我一開始就特別想把成稿畫出來,後來發現前期的視覺實驗過程是非常重要的。大家一定要儘可能的去探索各種材料、媒介和造型。只有積累了一定探索結果之後,我們才能最終確定自己想要的是哪種視覺語言。

更多藝術留學&作品集相關問題,可私信康石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Xm3Yfm8BMH2_cNUg-25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