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這種物質,可太冤了

2020-12-05   國家地理中文網

原標題:土這種物質,可太冤了

在布吉納法索的Gourga村子附近,一個人光腳站在Yacouba Sawadogo家農場的地面上。

攝影:JIM RICHARDSON, NAT GEO IMAGE COLLECTION

明明是重要程度不低於空氣和水的物質,

而在這兩者被人們看作是純凈象徵的同時,

土卻偏偏成了「 污垢」的代名詞。

土可太冤了!

在科羅拉多州大章克申附近的大峽谷,鹽通過地下水或者人類的過度澆灌殘留在地表,使乾燥的土壤變白。

攝影:JIM RICHARDSON, NAT GEO IMAGE COLLECTION

2013年6月,

世界糧農組織大會通過,

將每年的 12月5日

確定為世界土壤日(World Soil Day)。

在堪薩斯州薩萊納市附近的草原上,各種各樣的草和向日葵的根扎入到土壤深處。圖中向日葵的根系長達1.8米。

攝影:JIM RICHARDSON, NAT GEO IMAGE COLLECTION

土壤,

是糧食安全及生態系統安全的重要基礎,

而人們對於其重要性的認識卻十分有限。

世界土壤日設立的主旨,

便在於 提高人們對於有限土壤資源的認識

華盛頓州立大學的John Reganold站在華盛頓州東部帕盧斯地區的一個路塹旁邊,檢查曝露出的古老土層。

攝影:JIM RICHARDSON, NAT GEO IMAGE COLLECTION

土壤下的世界

Jerry Glover博士在堪薩斯州薩萊納(Salina)土壤研究所的一個土坑裡工作。

攝影:JIM RICHARDSON

「我們對土地之下所發生的事幾乎一無所知。」

攝影師Jim Richardson如是說道。

對於泥土的世界,

他再熟悉不過了。

在他的鏡頭下,

土壤之下的世界是這樣的——

磁石草

攝影:JIM RICHARDSON

密蘇里州秋麒麟草屬植物

攝影:JIM RICHARDSON

柳枝稷

攝影:JIM RICHARDSON

攝影師將無盡延伸的根展示出來,

以表現它們對於糧食生產的貢獻。

而這無盡的根,

正是深扎與土壤之中。

有限的土壤

不斷改變的氣候和增多的人口,

持續為地球帶來巨大壓力。

土地,

也是受到壓力的一部分,

而人們卻遲遲沒有認識到這一問題。

在中國的黃土高原地區,栽種棗樹的魚鱗坑呈階梯狀排列成行。圖中這樣的土地恢復項目通過農林混合來提高土壤肥力。

攝影:JIM RICHARDSON, NAT GEO IMAGE COLLECTION

美國國際開發署的農業生態學家Jerry Glover指出,如果一個國家在開採石油,人們會擔心石油耗竭後會怎麼樣,但他們似乎並不擔心如果土壤耗竭之後會怎麼樣。在這樣的想法之下,人們仍在運用毫不利於土壤保護的耕作方式。

在現在的敘利亞,貧瘠的土地包圍著幾十座廢棄的古拜占庭遺蹟,而曾經這裡一片繁榮。土壤侵蝕使該地區土壤的肥力下降,可能損害了其供養大量人口的能力。

攝影:JIM RICHARDSON, NAT GEO IMAGE COLLECTION

拙劣的農耕方式使土壤中的養分消耗速度快於形成速度,導致土壤肥力流失和土地退化。我們從土壤中獲取的養分仍然高於我們所返還的,」Glover說道。

過度的耕種耗費的是土壤中的重要營養物質,而城市擴張,更占用了諸多耕地,致使土壤被化學徑流污染或者被不透水的人造材料覆蓋。每隔5秒鐘,全球就有相當於一個足球場的宜耕土壤因侵蝕而流失,這也是全球土壤面臨的最大威脅。

80歲的Cletus Reed和他的孫子Sam正站在他們愛荷華州玉米地里一塊裸露土地的橫截面前。攝影師Jim Richardson弄出這個橫截面是為了說明土壤侵蝕的潛在影響。

攝影:JIM RICHARDSON, NATIONAL GEOGRAPHIC

到2050年,

全球耕地必須比現在多產70%的糧食

才能滿足人類的需求。

「受傷」的土壤

土壤資源不僅僅是有限的,

而且 一旦受到污染,

所需要的恢復時間久到難以計算

即使日本大地震已然過去九年,

福島這座曾經繁榮的城市仍然荒蕪一片。

這是飯館村的核廢料臨時儲存設備。由於輻射水平升高,當地居民已經紛紛撤離。

攝影:JAMES WHITLOW DELANO

九年前,一場地震引發的海嘯席捲了日本東海岸,福島第一核電站在這次自然災害中遭到重創。海嘯引發了自車諾比核泄漏之後最大的核災難, 這片土地至今仍被污染

福島縣 曾以土壤肥沃著稱,而今卻散落著黑色的大垃圾袋,裡面裝滿了放射性土壤、有機質和石頭。這些都是從受輻射的農田挖來的,為的是 讓土地能回到適合居住的狀態——當地居民祖祖輩輩都生活在這裡,因為核泄漏不得不遠赴他鄉。

背景中的袋子裡裝滿了放射性土壤。

攝影:JAMES WHITLOW DELANO

福島附近的雙葉和大熊町的半永久性儲存點最終面積將達到16平方公里,放射性廢棄物將在這裡存放30年,與此同時人們會尋找一個永久性儲放點。但在輻射區幾乎沒有人相信廢棄物真的會被移走。

(滑動查看完整圖片)

在飯館村,原本臨時性存放污染物質的地方漸漸變成永久性存儲區。

攝影:JAMES WHITLOW DELANO

受污染的袋子將被放在無數袋未被污染的土壤中。最左邊的那層防水薄膜可以防止雨水接觸到廢棄物,但很多人懷疑經過30年的風吹日曬里,薄膜能否保持完整。之後,還會有一道柵欄把這裡和外界隔離開。

人們正在凈化飯館村的這條筏道。很多專家擔心森林會捕獲放射性同位素,從而造成再次污染。

攝影:JAMES WHITLOW DELANO

(滑動查看完整圖片)

在核電站周圍20公里的禁行區內,工人們開始凈化土地,但這附近的輻射依然太強,人類無法居住。

攝影:JAMES WHITLOW DELANO

多年過去了,

福島土地的凈化工作,

看起來仍然永無止境。

購買2021國家地理中文日曆

「雙十一限量」套餐

如果你看了這篇文章,

就點一下「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