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的營養價值豐富,水分充足,既是蔬菜又是水果,備受消費者的喜愛,在海寧市丁橋鎮浙江潤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占地10多畝的番茄迎來了第一批成熟期,這些番茄不光品種多樣,栽培方式也堪稱「黑科技」。
走進大棚,映入眼帘便是這一排排色彩各異的果實,煞是好看。這裡共有6個番茄大棚,占地面積10多畝,生產技術經理馬俊之介紹說,這裡共種植了7個不同的番茄品種,有軟糯可口的草莓西紅柿、酸甜多汁的紫寶貝,還有千嬌、金禧、112、綠寶石等等,各個不同的品種口感也各不相同。
馬俊之
這些小番茄是今年3月份種下的,短短2個多月的時間,就正式進入了採摘期,累累果實長勢喜人。藤蔓上,透紅的小番茄七八個一串,個頭兒均勻,沉甸甸地垂下來。順著往下看,這些番茄藤並沒有紮根在泥土裡,而是整齊地栽培在這些種植槽內。「我們用的菲是律賓進口的椰糠,經過高溫處理以後來種植這個蔬菜,整個生長過程全部是無土栽培。」老馬告訴藍媒號海寧台記者。
藍媒號海寧台記者了解到,「椰糠無土栽培」是將碎椰殼作為基質,結合滴灌技術,是在傳統無土栽培基礎上改進的新方法。椰糠無菌環保,透氣性好,在提高作物品質的同時,還避免了土壤里病蟲害的發生。但椰糠本身不含營養,這就離不開專業渠道輸送營養液了,可以看到,每個種植槽內都扎著一根專門用於輸送水溶肥的管子,裡頭裝著蔬菜所需要的各類元素,保證食材長勢旺盛,產品質量高。
在大棚里,每隔幾排就能看到一個蜂箱,老馬告訴我們,這裡頭住著的是進口熊峰,它們也是大棚里最辛勤的「員工」了,小番茄的授粉全靠他們。「我們全部的西紅柿都是熊蜂授粉,杜絕了激素,讓大家都吃得放心。」老馬說道。
從外面看,整個大棚頂端,覆蓋有三層薄膜,大棚的兩側,還各裝有風機和水簾裝置,通過這些人為手段控制大棚內的溫度和光照,使這裡的番茄一茬接一茬生產,每年採摘期可長達七八個月,產量自然就會更高。現在每天的產量在1500斤左右,部分公司直接零售,部分批發銷往嘉興等地。
除了番茄,潤欣農業還以技術栽培了4個品種的小黃瓜,預計番茄和黃瓜一年的產量都在140萬斤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