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千里送京娘,為什麼卻不娶她,致使一個痴情女子香消玉殞

2019-11-15     魚羊秘史

作為中國歷史上極具知名度的一代帝王,宋太祖的一生被諸多傳奇所籠罩:陳橋兵變、杯酒釋兵權、太祖誓碑、燭影斧聲、金匱之盟……然而,在這些傳奇中,有一則遠比上述充滿政治鬥爭的爾虞我詐更受到普通百姓的歡迎和喜愛,以至於千百年來不斷被各種藝術形式所傳播,河南曲劇、滇劇、淮劇、京劇、崑曲乃至各種影視劇中都有不同版本的劇目頻頻上演,至今不絕,這便是「英雄救美」的故事原型——「千里送京娘」。那麼,這個家喻戶曉且又被大眾喜聞樂見的歷史典故,究竟為什麼會和宋太祖聯繫在一起?它究竟是真實的史實,還是來自文人的虛構呢?

01

路見不平拔刀相助

一般認為,最早對宋太祖英雄救美一事有詳細描述的,是明代馮夢龍編纂的話本《警世通言》。在該書的第二十一卷,便有以「趙太祖千里送京娘」為題的一段動人故事。

故事發生在五代十國天下大亂之際,當時宋太祖趙匡胤還未發跡,尚不過是一個四處闖蕩找工作的無業青年。事情的起因,源自這位年輕氣盛的趙小伙在後漢京師開封任俠使氣、懲惡揚善,大鬧御花園,惹得後漢隱帝劉承祐怒火衝天,下令有司滿城通緝趙匡胤。沒辦法,趙小伙只得連夜逃離開封,前往山西謀求發展。不久後,來到太原地界的他偶然在清油觀遇見了在觀出家的叔父趙景清,遂暫住下來。一天,他在觀里發現了一名被關押在此的姑娘,生得甚是俊俏美麗,令人心動不已。一問之下,方知姑娘也姓趙,閨名京娘,年方十七。因其隨父到陽曲縣還香願,路遇一夥盜賊見色起意,將京娘擄去。後來,兩個強盜頭頭都想強娶京娘,起了爭執,最後只得商定再去搶一個美貌姑娘,兩人一同成親。於是,他們便將京娘關在觀內,讓道士看管。道士惹不起強盜,只好答應。

問清緣由後,趙匡胤心中的俠義之氣頓起。他當即救下京娘,並決心一路護送京娘返回千里之外的老家蒲州(今山西永濟)。

02

本是喜事卻成悲

路上,趙匡胤走到哪兒打到哪兒,沿途剷除各方惡霸,並把強搶京娘的強盜消滅乾淨。他因與京娘同姓,便兄妹相稱、相互照顧。趙匡胤武藝高強、俠肝義膽,加之年輕帥氣、敢作敢當,這些深深打動了京娘,使她暗生情愫決定以身相許。誰知,一身俠氣的趙匡胤不願被別人看做是施恩圖報的世俗之徒,亦不願被江湖中人視為貪戀美色之輩,故而嚴辭拒絕,並仍以兄妹之禮照顧京娘。

終於,京娘平安到家。看到女兒安然無恙,京娘的父母喜出望外。他們見京娘對趙匡胤含情脈脈,已知女兒心意,又見小趙一表人才,甚是難得,加上孤男寡女千里同行,不可能不發生點什麼事,遂決定將女兒許配給趙匡胤。酒桌之上,趙父向趙匡胤提及此事,誰知趙匡胤倍感羞辱,竟掀翻酒桌騎馬而去。

趙匡胤如此反應,讓趙家人驚懼不已。他們紛紛責問京娘路上發生了什麼。有口難辯的京娘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保全趙匡胤的名聲,同時也為遵守自己對趙匡胤許下的「妾今生不能補報大德,死當銜環結草」的諾言,遂懸樑自盡。死前,京娘留下一首絕命詩:

天付紅顏不遇時,受人凌辱被人欺。

今宵一死酬公子,彼此清名天地知。

至此,本該是一場曠世奇緣的美好愛情,就這樣變成了千古遺恨。

多年之後,已經貴為大宋開國之君的趙匡胤想起了他的義妹京娘,於是派人前往山西尋找。當看到使者帶回的抄寫的京娘的絕命詩時,趙匡胤悲從中來,慨嘆不已,遂追封京娘為貞義夫人,並在其家鄉為其立廟祭祀。

03

真有其事還是杜撰

那麼,這樣一齣悲劇,是不是歷史上真實發生過的事情呢?換句話說,宋太祖究竟有沒有上演過「英雄救美」的壯舉?

通過對比話本和現存史料,我們能夠看出,這個故事是有其真實存在的歷史依據的。

首先,故事發生的時間、背景完全符合歷史實情。話本開篇就交代了當時是五代亂世、各路諸侯群雄並起。故事後面寫道郭威建立後周,趙匡胤前往投奔,最終干出了一番大業。歷史上在投奔郭威之前,趙匡胤確實是為了出人頭地而走南闖北,並且在這期間磨礪出了自己堅毅不拔、行俠仗義的性格,練就了一身武藝。所以說,故事的框架有足夠史料作為支撐。

其次,趙匡胤確實有在山西闖蕩的經歷。按照正史記載,「千里送京娘」發生時,山西是河東節度使劉崇(即後來北漢的開國皇帝)的地盤。劉崇坐控河東十一州,兵強馬壯,而且與在後漢中央掌握實權的郭威素來不睦。為了抗衡郭威,劉崇四處招納豪傑、結交名士,而正在尋找明主的趙匡胤極有可能前往投奔,在河東軍中供職過一段時間。

結合宋人的筆記,宋太祖早年在山西闖蕩時,曾經住在一位姓李的老婆婆家中。建立大宋後,他派人尋找老婆婆,不想婆婆已死。為感謝婆婆昔日的厚待,宋太祖遂讓婆婆的兒子當了一個小官。時間一久,這小子始終升不了官,於是心存不滿,打算辭官。宋太祖對他說,憑你的能力,就是現在的官職也是無法勝任的。官職爵位本是國家賞賜賢能的,朕卻用來報答故人之恩,心中已經很不安了,你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呢?(此故事見於《後山談叢》)。另據《曲洧舊聞》記載,大宋宮內的釀酒之法,師自山西蒲州,其原因系太祖發跡前曾在蒲州住過,喜歡飲用蒲州酒。由此可見,趙匡胤確有在山西生活的經歷。

再者,話本中趙匡胤的性格特點,和真實的趙匡胤十分一致。故事中的趙匡胤武藝高強,路上連續收拾了董達、宋虎、李子英、李漢超等豪強惡霸。而歷史上的趙匡胤南征北戰,憑藉手中一條盤龍棍打遍天下無敵手,在戰場上靠著真刀真槍的軍功一步步從士兵晉升為禁軍最高統帥,打出了赫赫威名,在歷代開國君主中可以算得上是武功最高者。此外,故事中嫉惡如仇、脾氣火爆、嗜酒好喝等特點也與史書上記載的宋太祖別無二致。

從上文可以看出,宋太祖「英雄救美」的故事就算是虛構的,其中也有著不少真實的歷史元素。因此,它極有可能是發生過,或是有歷史原型存在的。當然,因為現有史料中缺乏對故事女主角趙京娘的記載,我們不能說它一定是真實的。退一步講,倘若「千里送京娘」是後世文人為美化宋太祖而杜撰的,那麼這個故事為什麼不是被加在秦皇漢武唐太宗頭上,而是硬要塞給宋太祖呢?

其實,對於女色,宋太祖是相當克制的。目前史學界公認,宋太祖的後宮規模在歷代帝王中都是極小的。建國之初,太祖下令統計後宮人數,共有宮女380人。太祖覺得太多,於是讓願離宮者自行離開,一次就放出150人。終其一朝,後宮宮女始終都在200人左右。這個數字高不高?我們可以比較一下被後世極力稱頌的一代明君唐太宗。貞觀初年,為節省宮內用度,唐太宗曾遣散宮女3000人令其自由婚嫁,但即便如此,其後宮宮女仍有4000人之多!所以,專家學者基本都認同一種觀點,那就是「相比於老百姓虛構出來的藝術形象(指「千里送京娘」中的宋太祖),太祖的真實形象與這相差也不遠」(竺沙雅章《宋朝的太祖與太宗》)。故而將一個行俠仗義、不近女色的「高大全」形象安在宋太祖身上,是再合適不過的了,文人們也樂於錦上添花。從這一點來看,野史中說宋太祖攻取後蜀是為了得到花蕊夫人,不過是無稽之談罷了!

總之,在「英雄救美」的故事中,宋太祖不圖私利、不畏艱難,勇於擔當、敢於任事,真是一條好漢。也正是這種仗義的性格,使他能凝聚一幫豪傑,成就了一番帝業。當然,「千里送京娘」悲劇性的結局也凸顯了趙匡胤的無情,使他偏離了人性。從某種程度上說,他和強搶京娘的強盜並無區別。通過這一點,也可以反映出當時(《警世通言》問世之時,明朝中後期)較為普遍的社會問題,即廣大婦女的婚嫁其實是相當不幸的。宋太祖的形象愈是高大,愈顯示出男權社會中女性是何其的卑微與無奈!

如果是你拒絕一個喜歡你的人,你又會怎麼做?歡迎你在評論區留言

策劃:魚羊史記 監製:魚公子

撰文:林森 製作:吃硬碟吧、發達蚊

本作品版權歸「魚羊史記」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歡迎轉發朋友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Xal1bW4BMH2_cNUgfu2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