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S!這才是少年該有的樣子

2020-03-21     中國婦女報

疫情下回國留學生父親記錄的38小時:望30年後他們還能誠實填Yes!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在歐美多地肆虐,而國內疫情得到一定緩解。近日,一些在海外的中國留學生選擇回國,但由於極個別留學生在此過程中表現出的爭議行為,在網上引發不小非議。在輿論漩渦中,一篇留學生父親的文章讓我們看到爭議背後的另一面。

這位父親名叫盧岩,他的兒子在美國上大一。當地時間3月15日,盧岩的兒子踏上回國之路,並於3月17日順利抵達北京。從兒子上飛機到19日凌晨進駐隔離點,盧岩說自己「經歷了可能是當爹後最焦慮的38個小時」。

在這38小時中,兒子以及其他年輕留學生們表現出來的誠實、正直、勇氣,讓這位同樣留過學的70後父親刮目相看。

19日下午,盧岩在朋友圈寫下了題為《三十八小時》的長文。

以下為全文:

三十八小時

剛剛經歷了可能是當爹後最焦慮的38個小時。兒子在美國上大一。這兩周疫情擴散各大學紛紛停課開始要求學生離校。預測在暑假前不可能在複課了,所以讓他回家。直飛停了只能從日本轉機。男孩窮養,從他高中出去讀書這是第一次坐公務艙,在他自立之前也是唯一一次,特殊時期安全優先。

美國機場(盧岩供圖)

飛機上有WiFi,起飛不久兒子發來一條微信,說他離校三天前聚餐的某同學昨晚發燒了,原因未知,所有同學非常擔心。中國家長微信群里早就為這事情炸開了鍋。

一晚上沒睡踏實,第二天一早,兒子已經落地日本,微信說那同學退燒也不咳嗽估計是普通感冒我這血壓才緩過來。告訴他做好準備落地北京後排隊等五六個小時排查。

順利到達北京機場,過了仨小時還沒見動靜,又打電話過去,兒子說我還等著呢,同飛機就剩下我和另外一人了。我問為啥,這哥們說:「剛才要填表,裡面有一項問近期是否與發熱的人接觸過,我答了Yes!」

Yes!Yes!

我這個剛下來的血壓這次竄到了二百五,暴怒:「你知道你這麼做什麼後果嗎?!沒事兒給自己找事兒!你跟他吃飯的時候他沒有發熱!飛機上如果沒有Wi-Fi你不會知道他發熱!下飛機的時候他已經不發熱了!你知道你這麼填表是什麼後果嗎?!」

「可是我知道他後來發過燒啊….」,兒子回答。

My bloody God,兒子讀書的約翰斯·霍普金斯有國際頂尖的醫學院,校醫都放那學生回宿舍了,他卻放不下。

在機場擁擠的人群中足足等了七八小時,天黑了許久,兒子和同機那一位才被送上了負壓救護車去向不明。又過了好久,才電話過來 「我們到了,地壇醫院,帳篷外面排隊等檢查呢,上百人排隊,不知道什麼時候能排上,餓了。還有,能帶頂戶外的帳篷來嗎,裡面沒地方睡覺…..」

地——壇——醫——院——,經歷了這兩個月的狂風驟雨,地壇醫院這四個字在我心裡基本可以和小湯山、金銀潭一樣神聖不可侵犯。我跳上車,帶著秒做的飯菜,帳篷、氣墊、睡袋、手電、和多年前和兒子一起去戈壁徒步的裝備,一路狂奔。腦子裡想的是微信里流傳的武漢醫院的慘狀,滿地病人、污物、老弱病殘、鬼哭狼嚎….這種地方,正常人進去也會得了肺炎出來。

到了醫院門口,卻發現和想像中的大不一樣。如果不是穿著防護服的大夫,更像是封閉高考複習的毛坦廠中學。裡面都是年輕人,後來知道是從各國為春假或者躲疫情飛回來的小留學生。焦急的父母在大門口送吃喝衣物,裡面的孩子一個個疲憊的臉。就倆老保安看著,「你你,孩子,別出來」....「您您,家長,別進去」

把飯菜遞給兒子,雖然心裡多少放下一些,但還是要責備他過於「誠實」,他卻非常不以為然。

旁邊,一個頭頂滑雪眼鏡的男生正跟親姨吵。他姨要他拿個毯子進去過夜,他誓死不從,姨媽只得唉聲退讓。我們問這娃怎麼進來的。「唉,親外甥,在漢諾瓦上學,飛了十幾個小時,為了防護,一路戴著滑雪眼鏡沒吃沒喝沒覺著。檢疫人員問他有沒有不舒服的症狀,他說……頭暈」

和兒子同飛機那位在雪梨上大學,直飛停航,中轉曼谷、東京三十多個小時才回北京,與檢疫人員說自己有些流鼻涕。

昨天家長群中還流傳著一篇經歷了地壇醫院的英國小留學生自述,他(或她)是因為十幾個小時沒喝水,在健康信息上寫下「嗓子干」。文中他還寫出了很多人的心聲:「留學生這個群體絕對不能被個別人的醜陋行徑所代表」……「飛機上的同學有在英國,法國,義大利留學的,大家下飛機的時候都很有序的進行體溫測量,然後填寫個人健康信息,沒有人隱瞞。」

再說地壇醫院,幾百名學生,時不時有救護車呼嘯而進,帶著機場運來的一兩名年輕人,據稱只有兩位大夫負責所有檢查(可以理解當前國內醫療力量的緊缺)。兒子在凌晨五點鐘才完成所有檢查,初步認定正常,被安排進地壇醫院的臨時隔離房間。核酸檢測是在第二天下午五點出來,陰性。朝陽區的隔離車是11點到的,最終於凌晨一點入駐某漢庭酒店隔離點。

盧岩的兒子(最右)到達隔離點

此時距離他飛機落地首都機場,已經三十八小時。

這三十八個小時的時間,除了焦急,也有思考。我是70後留學生。看到了二十多年間中國的飛速發展引發的各個年代留學生鮮明的、截然不同的特質。

60後留學生的謙卑勤勉

70後留學生的埋頭奮進

80後留學生的無憂前行

90後留學生的放飛自我

對於00後這代留學生,一群從來沒有吃過任何苦的孩子,他們是什麼樣子的呢?也許現在還很難下結論。但這次,我至少知道,他們並不是我們曾經擔心的嬌生慣養的一代。他們不會為保全自己而欺騙別人,他們有自己略顯稚嫩但不動搖的信念,他們對自己的國家有堅定的支持,他們幾乎都計劃著畢業後回國就業;他們會在國慶前夜把校園裡的吉祥物塗成國旗的顏色;讓校圖書館裡第一次有他國的國旗飄揚;在「港獨」學生到訪時穿著中式長衫在草坪上示威抗議。

捫心自問,這是我們這些老留學生在留學期間連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希望這些年輕人代表的,是中國的未來。他們誠實、正直、有勇氣、有創意、且不會為五斗米折腰。現在網上有人把他們與那位吃了降溫藥輾轉回國的外企女高管相提並論,認為他們是享福的時候去國外,遇困難才想起回家,因此要把他們回國的路堵死,我的中學同學群里還有老同學提議把回國的留學生都直接送到武漢方艙醫院去,我絕不認同。

兒子小學的時候,某次班主任打電話給我,表揚他在學校揭發犯錯誤的同學,說這是正義感的體現。這時,如何在老師讚揚與個人品格之間權衡成了難題。我和他一起看了《聞香識女人》電影最後Al Pacino精彩的講演:

「我不知道,查理今天的緘默是對還是錯,但我可以告訴你,他決不會出賣別人以求前程。而這,就叫正直(Integrity),也叫勇氣(Courage)…」

在那五年後,兒子選擇了一家與電影中風格非常相似的美國高中男校,校園裡要穿正裝打領帶,百年的紅磚建築,校訓是四個詞,Brotherhood,Scholarship,Integrity, Sportsmanship。

我不知道,他在入境體檢表上寫下Yes是對還是錯,也不知道他真是因為秉承正直,還只是無知者無畏,但我知道,如果是我,即使在三十年前,在我無法預知前景時,絕對沒有勇氣那麼做。

希望三十年後,他們這代人,在飽經社會的歷練之後,稍作思索,依然能坦然在體檢表上寫下

YES

盧 岩

二零二零年三月十九日

(註:本文章經盧岩本人同意後授權發布)

女報記者武漢紀事〡超級醫院:攻克最後的「紅區」

戰疫封面人物〡兩位年逾花甲老兵的逆行戰「疫」:國家有需要,我們不缺席

一路順風!謝謝你們為湖北拼過命

來源/環球網(ID:huanqiu-com)

作者/盧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XY0-_XABiuFnsJQVj_3s.html




















雷神山67天

2020-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