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 藍字關注
心心念念的周末出行計劃
又被雨水「泡湯」啦!
只能在家種種蘑菇
從6月10號南京宣布入梅
到今天已經是第41天了呢
進入7月
橙子已經發了兩篇出梅的文章
第一次說19號出梅
後來推遲到20號,也就是今天
今天天氣是不是感覺還挺好的
但是依舊出梅失敗哦
新的一周,新的降水
今年41天的梅雨時長
位於1954年以來的第三多
梅雨量也達到歷史第二多
而新的一周江蘇仍多降水過程
7月21日到22日,雨帶北抬
淮北地區有中到大雨,部分地區暴雨
預計7月23日雨帶再次南壓至沿江蘇南地區
沿江蘇南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
後期7月26日,全省仍有一次較強降水過程
出梅有希望嗎?
出梅肯定還是要出的
江蘇位於梅雨帶的最東段
只要梅雨帶稍微擺動一下
就會給天氣預報帶來很大的不確定性
氣象部門還在密切監測相關數據
由於天氣變化較快
目前對出梅的時間還沒有十足的把握
本周高溫來襲!
新一周也將迎來大暑節氣
7月22日,大暑至
南京最高溫度可達34°
這也是入伏以來的第一個高溫
「濕熱交蒸」在此時到達頂點
容易出現高溫酷熱天氣
不過後期受雨水影響
氣溫又會回落到30℃左右
從中長期預報來看
大暑時節正值三伏天裡的「中伏」前後
因此高溫天只會遲到,不會缺席
預計出梅後
天氣很快就會熱起來了
高溫總在梅雨後~
最近又是高溫又是下雨
「悶熱蒸煮」,小心中暑
貼心橙子6招
教你正確的防暑姿勢
1
出行躲避烈日暴曬,做好遮陽防護
夏日外出儘量避開高溫時段,最好不要在中午前後在烈日下行走或勞動,因為這個時間段的陽光最強烈,發生中暑的可能性較高;
如果此時必須外出,一定要做好防護工作,如打遮陽傘、戴遮陽帽、戴太陽鏡,有條件的最好塗抹防曬霜,以防曬傷。衣服儘量選用棉、麻、絲類的淺色、透氣性好的衣服,應少穿化纖品類服裝,以免大量出汗時不能及時散熱,引起中暑。
2
及時飲水,適當補充電解質
準備充足的水飲,及時飲用,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為口渴已表示身體已經缺水了,每次喝水控制在150-200ml,要喝溫開水,不要喝冰水。
根據氣溫的高低,一般人員每天喝1.5至2升水,高溫作業人員,每天喝3-5升水。出汗較多時可適當補充一些鹽水,彌補人體因出汗而失去的鹽分。另外,夏季人體容易缺鉀,使人感到倦怠疲乏,含鉀茶水是極好的消暑飲品。
3
用水沖洗,及時散熱
多洗澡或多用濕毛巾擦拭皮膚,當過於炎熱的時候應該沖淋頭部及頸部,讓水分蒸發幫助散熱。
4
合理飲食,保證營養
夏天多食含水量高的蔬果,如生菜、黃瓜、西紅柿等;新鮮水果,如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為80%至90%,都可以用來補充水分;
乳製品既能補水,又能滿足身體的營養之需。
此外,在高溫環境中工作的人群,應適當補充含有鉀、鎂等元素的飲品。
5
合理安排作息時間,保持充足睡眠
夏天日長夜短,氣溫高,人體新陳代謝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勞。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腦和身體各系統都得到放鬆,既利於工作和學習,也是預防中暑的措施。
最佳就寢時間是22時至23時,最佳起床時間是5時30分至6時30分。睡眠時注意不要躺在空調的出風口和電風扇下,以免患上空調病和熱傷風。
6
配備防暑藥品
在戶外活動或進行高溫作業的人群,隨身攜帶十滴水、人丹、藿香正氣水或藿香正氣丸等防暑藥品,或放置在就近工作場所,隨時使用,以防發生中暑。
一邊是糟糕的天氣
一邊是嚴峻的汛情
橙子表示心累
汛情最新消息
南京水務局7月20日權威發布:
今日15時,長江南京站水位10.18米(警戒水位8.70米),超警戒1.48米,今年以來最高潮位10.32m(7月20日)。
水陽江水碧橋站13.08米,超警戒2.58米,超保證0.28米;今年以來最高水位達到13.36米(7月17日)。
石臼湖蛇山站12.65米,超警戒2.25米,超保證水位0.15米,今年以來最高水位達到12.91米(7月18日)。
秦淮河東山站10.71米,超警戒1.91米,今年以來最高水位達到11.04米(7月18日)。
滁河六合站10.01米,超警戒1.81米,超保證0.04米,今年以來最高水位達到10.06米(7月20日)。
滁河曉橋站11.90米,超警戒2.40米;固城湖高淳站12.17米,超警戒1.77米。
微信對話框回復【 防汛】
即可獲取南京最新防汛消息。
▌素材來源: 央視新聞、南京氣象、南京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