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訊,又進步了!高明連續7年入選全國百強區

2019-10-08   高明發布

今天,《人民日報》刊發2019年中國中小城市高質量發展指數研究成果,高明連續7年入圍,位居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第40位,比去年上升2位。

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

高明為何可以進步2名

全面對接大灣區「交通圈」

著力打造灣區西部綜合交通樞紐

推進珠三角樞紐機場建設。全力配合珠三角樞紐機場規劃選址工作,加快編制珠三角樞紐機場集疏運體系規劃,構建「水陸空鐵」無縫對接、便捷轉乘的現代綜合交通集疏運體系。

加快軌道交通規劃建設。積極爭取江肇高鐵、深南高鐵規劃引入高明,積極協助佛山地鐵2號線二期上報審批,加快推進現代有軌電車示範線建設。

完善高快速公路網絡。對接廣佛西部通道、廣中江西延高速、南沙至雲浮高速(佛山機場高速)、肇慶至機場高速等新增高速線路規劃,積極配合推進肇明高速、佛肇高速建設,推動形成「六縱三橫」高速網絡體系。

推動江海空港聯運。優化「兩區一港」功能布局,提升港口航運業發展水平,優化港區周邊物流園功能區布局,加快打造臨港經濟區。

全面對接大灣區「經濟圈」

著力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推進位造業高質量發展。適應大灣區新一輪產業轉移趨勢,堅持「項目為王、落實為要」,加快培育壯大新動能。統籌抓好低效產業用地整治,深入實施「領航計劃」。

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加快培育發展以休閒旅遊、現代物流為重點的現代服務業。打造「百里花廊」、美麗鄉村旅遊示範點等一批休閒旅遊品牌景點。

推進農業現代化。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廣「合作社+農戶」「公司+農戶」等現代農業發展新模式,推動富硒香米、合水粉葛、三洲黑鵝等特色農產品開展精深加工,促進農產品結構升級。

全面對接大灣區「創新圈」

著力提升區域創新能力

推進高端科創平台建設。打造深度對接粵港澳大灣區、承接科技成果及產業轉移的科創平台,聚合大灣區創新創業資源,引領本地智造創新升級。

夯實協同創新基礎。推進高企樹標提質工程,支持龍頭骨幹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上下游企業等緊密對接,建立跨行業、跨區域協同創新聯盟,增強產業協同創新能力。

優化創新創業生態環境。深化區域創新體制機制改革,研究實施促進出入境、工作、居住、研學等更加便利化的政策措施,吸引更多的中高端人才到高明創新創業。

全面對接「灣區通」工程

著力構建現代化國際化營商環境

加快營商規則全方位對接。積極複製推廣自貿試驗區試點經驗,加強與大灣區各口岸在通關、檢驗檢疫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不斷提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

深化推進「放管服」改革。推進數字政府建設,深化「一門一網一次」政務服務改革,加快「多證合一」系統、中介服務超市等營商主題服務系統建設,營造更加便捷的審批服務環境。

提升內外開放水平。落實「佛山+香港」「佛山+澳門」機制,探索在產業協作、科技創新、旅遊、教育、醫療衛生等方面開展交流合作,擴大對外開放水平。

全面對接大灣區「城市圈」

著力打造嶺南田園城市新樣本

構築嶺南田園城市新形態。加快推進控制性詳細規劃、村莊規劃和全域水系景觀改造規劃全覆蓋。

提升城市功能品質。推進城市治理三年行動計劃,加快補齊城市基礎設施短板。推進城鄉人居環境整治,推動城市精細化管理向鎮村延伸。

厚植生態優勢、建設美麗高明。全面實施生態文明建設規劃,力爭年內建成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

全面對接大灣區「生活圈」

著力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美麗家園

塑造「學在高明」教育形象。深化教育綜合改革,推進公辦小學、幼兒園一級化辦學,不斷提升辦學質量和教育國際化水平。

推進人文灣區、休閒灣區建設。結合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積極開發休閒度假、觀光體驗、康體養生等多元旅遊產品,策打造大灣區休閒旅遊目的地。

加快民生領域融通發展。學習借鑑大灣區先進城市在民生服務、社會治理等方面經驗,探索在車輛通行、食品安全、醫療、購房租房、社會保障、公共安全等方面開展合作對接,加快提升城鄉公共服務品質。

驕傲!word高明越來越厲害了!

相信高明街坊們的

生活也會越來越好

對於高明未來的發展

你有什麼建議嗎?

歡迎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編輯|高明發布微信編輯部

資料 | 人民日報、高明區委宣傳部、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