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楊小米 編輯|露露
來源:遇見小mi(ID: yujianxiaomi2015)
1
日語裡有個詞叫成田分手。
意思是說,很多新婚夫婦蜜月旅行回來,在成田機場就直接分手了。因為在旅行中發現了對方的缺點和不足,認為和對方在一起是錯誤的。
大學時,我上選修課:愛情心理學,老師也提出泰山分手論。一對情侶,去爬一次泰山,回來也分手了,那些不分手的就容易一起走下去。
大學畢業時,我和同學一起爬過泰山,背著東西真的挺累。到了十八盤,山路很險,山頂又冷,男女之間很容易因為一點小事而意見不合吵起來。
據說,「戀人婚前應該至少旅行一次」的原始版本是從《圍城》里出來的。
趙辛楣的原話是:「結婚以後的蜜月旅行是次序顛倒的,應該共同旅行一個月,一個月舟車僕僕後,雙方還沒有彼此看破,彼此厭惡,還沒有吵嘴翻臉,還要維持原來的婚約,這種夫婦保證不會離婚。」
我們通常是結婚後再蜜月,其實應該顛倒著來,先旅行——長途旅行,回來後再決定是否要結婚。
2
為什麼要先去度蜜月,再決定是否結婚呢?
因為人在陌生的環境里,會暴露出更多本性的東西。
旅行很多天,基本上就是兩個人一起去一些地方,吃什麼,住哪兒,遇到突發情況如何處理。還有去之前,整個行程的規劃,定機票住宿等,尤其自由行。
說白了,就是日常生活小事的磨合。基本上旅途中,還能相處愉快的情侶,回到生活中,遇到問題也能很好地處理。
結婚之前,我肯定是先去旅行了。第一次,我和劉先生就鬧了很大的不愉快。當時,劉先生的同學,還有我閨蜜4個人,算是兩對情侶,我還是媒人。
結果,我和劉先生的同學鬧了不愉快,氣得我扭頭就走了,他對我講:「你要不改你的脾氣,沒誰慣著你,以後劉h也會受不了的。」
我也不甘示弱呀,「你要這樣霸道,也沒誰受得了你。」
有了衝突不是壞事,關鍵是解決問題。我也反思,自己確實做得不對,怎麼著也不能和劉先生同學起衝突呀,閨蜜也勸了他男朋友。
當時,劉先生勸我,哄我,等我們兩個人的時候,他就不理我了,我也意識到問題,給劉先生道歉,給他同學道歉。
我們倆都犯了一個錯誤:有問題不溝通,自己憋在心裡還覺得委屈。大家一起,行程肯定不可能完全一致,其實,分別行動就可以了,到時間集合。本來一起出來,也是為了安全,互相照應嘛。
這之後,我們四個人還是一起出去,偶爾還會拿當年吵架的事情自嘲一下。沒事的時候,我還會去他家小住半個月。情侶和朋友也一樣,一旦磨合期過了,相處起來就容易多啦。
3
我和劉先生基本上一年出去2次,他的旅行理念是儘可能多體驗,我的理念是最好找一個沙灘,躺一天,體驗也可以,但行程不能太緊,要給我留出睡覺和寫作的時間。
這就有衝突了,比如在斯里蘭卡Mirissa時,他想早起去看日出,我想早起寫作。最後,他去看日出了,我寫作。
我也意識到這樣不好了,現在再出行,我就提前把工作都安排好,一些緊急的事情,在他休息的時候處理,而他也會更體諒我一些,承擔了大部分旅行安排工作。
我們家有一個箱子,專門放旅行用品,比如轉化插頭,很多國家的都有,去哪裡就拿哪一個;插線板,出去需要充電的東西挺多的,基本上要帶插線板;還有很多打包的袋子;墨鏡…….
出行前一天,我們拿著清單一對,直接裝行李箱就走了,很省心。
旅行很鍛鍊一個人對生活的統籌安排能力和應急能力,要提前辦理簽證,定機票和酒店,安排每天的行程;去了陌生的地方,突發情況如何解決。此外,一定要有時間觀念,準時登機和集合。
當我們一起探討這個問題時,一個不怎麼出行的朋友說:「還是沒錢,沒有趕上飛機,直接買下一班,幹嘛一定要準時,全程五星級酒店,司機開車、助理拎包,哪裡有什麼矛盾。」
當時,我們沒好意思反駁她,偶像劇看多了吧,如果你是一個富人,你的時間多到隨便花?哪怕所有人幫你做了這事,兩個人在一起,就大眼瞪小眼,很多東西都是靠體驗。
更何況,是因為這些小事做好了,你才能成為富人,犯錯誤多了,自然就是窮人,不要順序搞錯了。
再說,我們大部分人都沒有錢多到隨便花的程度,那還是好好學習這種生活的規劃能力吧。
4
在我和劉先生兩個人旅行沒問題的情況下,我們全家安排了一次集體自由行,兩個小孩,兩個老人。
劉先生的大哥選好了去的地方,制定了行程,劉先生定了機票和酒店,還有接送機服務。婆婆坐輪椅,這個要提前申請,還要打電話,填申請表,劉先生都一一做好。
到了機場,我們分工,劉先生帶著婆婆辦理登記,這個要分開的。大哥帶著大姐一家,二哥(劉先生雙胞胎哥哥)帶著二姐一家,我帶著公公。
出境和入境都是這個分工,因為我們四個人能說英語,有出行經驗,這樣不會亂。
到了泰國清邁,大家想體驗泰式按摩,就分了兩批,沒有去的照顧老人和小孩,去景點大家一起,都聽大哥指揮。比如去看大象,婆婆坐輪椅不能去,我正好怕曬黑,還有工作要處理,就主動申請陪她。
人多了就容易出問題,一定要有一個領導,出現意見不統一時,都聽他指揮。
這次旅行,一家人在一起玩得特別開心。我開玩笑:「有領導力和心細的男人無敵了。」
大哥從小學到大學都是班長,他把家裡的人也領導得很好,現在在阿里做某部門領導,升得很快。他們部門集體出遊,都是他帶隊。
家庭關係的處理要比工作難多了,這個問題都搞定了,工作也不會太差。旅行就是一個很好的鍛鍊機會,玩好了,也是感情升溫的方式。
在泰國,我帶著兩個姐姐在商場shopping,全靠我蹩腳的英語搞定了所有的問題,自然也得到了一致認可,哈哈。
在旅途中,我們會見到形形色色的人,發生很多故事,很考驗我們處理問題的能力。從大學時期,我和同學一起窮游,到工作後和同事集合游,後來和另一半帶著家人出遊,真的讓我看到長期相處的人的另一面。
很多人因為旅行後,成為了很好的朋友,當然也有一些漸漸遠離。
我曾在東京,因為媽媽拿酒店一次性東西,和她吵架,覺得不需要的就不拿。魯瑾姐說:「你不需要,不代表媽媽不需要,她回村裡,送送人也挺好的。」
這句話讓我瞬間明白了我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到媽媽身上了,這是不對的。
在結婚之前,給自己安排一次旅行,看看兩個人是否可以一起解決問題。每年有機會,也多帶家人出來看看,這是很好磨合、交流的過程。不要怕矛盾,因為我們是很親的親人和愛人,問題都會解決的。
楊小米 :自媒體【遇見小mi】創始人,《行動變現》一書作者。四年心理學科班出身,專注自我成長和情感解讀,已發表近百萬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