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餐館經營困難,路邊攤悶聲發大財

2019-04-26     味極天驕餐飲

文章來自:紅餐

大排檔很多時候比大餐館更容易經營、更容易賺錢。蛇有蛇道,鼠有鼠道,那些看起來很「土」的一些小生意其實都賺大錢。在大家汗流浹背找工作,擠破頭皮往國企、外企裡面進的時候,那些烤串店、海鮮攤、沙縣小吃店、骨頭館、手抓餅、賣饅頭的卻在日進斗金。這就是傳說中的「悶聲賺大錢」!

大排檔


1、烤串店:一天晚上最多掙3萬塊

燒烤


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燒烤區」,每天交通晚高峰過後,這些燒烤店都在自家門前的人行道上,擺桌子放凳子,支起爐子燒起炭,熱熱鬧鬧的大排檔就此拉開序幕。

瀋陽的一家燒烤店老闆說: 「我這裡的肉都是真材實料,吃的客人多,當然就賺錢。最賺錢的時候是每周五晚上,最多賺到3萬塊!」


2、海鮮攤:毛利潤達到200%


福建的黃老闆介紹說,海鮮的利潤確實挺大。以黃蜆子為例,飯店批發價是12元/斤,2斤能做3盤,每斤食材的成本在8塊錢左右。水煮是最省事兒的,不用額外增加成本,而如果是燒烤或者辣炒,加的輔料就多,但每盤成本也就10元錢左右,零售價是30元/盤,毛利潤達到200%!

3、骨頭館:光賣毛豆一天能賺千元


在瀋陽鐵西區虹橋路上的一家骨頭館,每桌客人點的第一盆大骨棒18元、第二盆就要28元。每天晚上,這家的大排檔都是這條街上最熱鬧的。

大排檔里少不了煮毛豆和鹽水花生,這家店的價錢是6元/盤。在農貿市場上,毛豆和花生的批發價每斤都不到3塊錢,一斤毛豆或者花生通常能裝5盤,每盤的成本只有0.6元,利潤卻高達5.4元,按一晚上賣出去200盤計算,光是毛豆、花生就能賺一千多元!


4、沙縣小吃:月純利5萬元 推高沙縣房價


不起眼的沙縣小吃都要籌謀上市了!

有人曾算了一筆帳:開一個60平米以下的店面,每月租金約3000元,物料成本8000元,員工工資5000元,水電費和稅費3000元,合計成本約2萬元。只要選准位置,每天接待130人,每人消費10元,月營業額約4萬;若是100平米以上的店面,能達到月純利5萬元!

來自沙縣小吃辦的數據,沙縣小吃產業年營業額超過40億元,小吃行業收入占據農民人均純收入的60%以上。

沙縣經濟全力打著小吃牌。從1997年開始,每年一屆小吃文化節、投資小吃文化城、開發旅遊項目......


據介紹,在沙縣每10個農村勞動力,7個在做小吃。到2010年,在外從事小吃業的戶數達1.9萬戶、5.5萬餘人,約占全縣總人口的22%和農村勞動力的60%。

有了錢的沙縣人,回到老家購房購車。據報道,沙縣的商品房,近六成都是小吃業主購買的。沙縣房價目前約六七千元每平方米,高出附近縣市近2000元。


餐飲創業並不在於規模,而在於投資回報率,一個大排檔雖然土味但是消費的人群依然絡繹不絕,而且成本偏低,管理難度低,雖然規模比不上大餐廳但是投資回報率不見得比大餐館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XOUWDGwBmyVoG_1ZS5o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