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金峰的情懷:教育是一項長期工作,我希望能繼續做下去

2019-08-11     仙游報道

七旬愛心僑胞盧金峰 心繫家鄉貧困學子

7年捐資助學1337萬元

湄洲日報(陳國孟)2019年 8月6日訊,馬來西亞華僑盧金峰助學金髮放儀式在仙游縣委黨校大禮堂舉行,現場為246名貧困生髮放助學金107.56萬元,另外144萬多元善款將由仙游縣僑聯陸續發放,為廣大貧困學子順利完成學業解除後顧之憂。

七旬愛心僑胞盧金峰祖籍仙游縣郊尾鎮,是馬來西亞興安會館名譽會長。他熱心支持家鄉教育事業發展,自2013年以來,通過「僑愛心365行動」,累計捐資助學1337萬元人民幣,惠及仙游縣18個鄉鎮,受助貧困生4000多人次,在海內外傳為美談。這次,他委託二兒子盧書健返回仙游捐出50萬元新加坡幣(摺合人民幣約252萬元)助學。

縣委常委、統戰部長陳朝霞,副縣長吳蘭芳以及縣僑聯、縣教育局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發放儀式。

(圖片|縣僑聯傅妮妮)

6年捐千萬助學 仙游僑胞盧金峰感動故里

海都2018年8月14日訊 從2013年開始,盧金峰老先生每年都會特意從馬來西亞回到故鄉仙游縣。8月初,70多歲的他再次如約回鄉,連續參加仙游的兩場助學會,捐出了善款約250萬元。短短6年的時間裡,他累計捐資約1138萬元,幫助了仙游18個鄉鎮的貧困學生約3800人次。

「父親深信受教育可以改變人的一生,一直力所能及地幫助貧困學生而不求回報。」盧金峰老先生的兒子盧書健說。老先生也希望兒子能接過這個班,繼續幫助家鄉的貧困學生。

自幼家貧 晚年心繫故鄉教育

據了解,這次參加完助學會後,盧金峰老先生和家人便又匆忙飛回馬來西亞。

圖為2013年馬來西亞僑胞盧金鋒(左二)在作者(右一)的牽線下與愛心老人曾德梅(右二)結緣(資料圖片)。

昨日,海都記者聯繫上他在仙游的堂弟歐春金(上圖左一)。歐春金告訴海都記者,堂哥盧金峰祖籍仙游縣郊尾鎮郊尾社區,上世紀初,堂哥的爺爺、父母去國外謀生,堂哥從小在海外長大,「家裡很窮,堂哥11歲時,家裡還是沒錢供其去上學」。

歐春金說,當時,多虧了鄰居向學校求情,堂哥才有機會免費上學。初中三年,他又在姐姐、姐夫的幫助下修完學業,高中課程則靠當地福建會館的獎學金順利完成,畢業後他不敢做繼續升學的夢,只好硬著頭皮走上社會。

據介紹,盧金峰先生的創業之路並非一帆風順。因為年幼時曾從樹上摔下,治療過程又不順利,他的右手因此殘疾,所以,在創業過程中,他要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努力。不過,憑藉著自身的勤奮和信譽,他從承包小型工程到從事房地產、建築業、橡膠等產業,逐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每年,堂哥都會不定期回國,參加一些助學活動。」歐春金說,堂哥雖然年紀大了,但他經歷過貧困,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因而助學活動都會親力親為。

被曾德梅先生感動 連續6年回國助學

去年,熱心助學、被譽為愛心老人的仙遊人曾德梅先生病逝,享年88歲。17年里,曾德梅先生募集3800多萬元助學款,幫助2萬多名貧困生圓了上學夢。而盧金峰先生也是在曾德梅先生的影響下,加入了這個愛心旅程。

「我在海外看到曾德梅老先生的故事,感觸很深。」盧金峰((上圖右一))說,能讓下一代接受更好的教育意義重大,有機會參與其中,定會全力以赴。

2013年3月22日,他從馬來西亞回到故鄉,通過仙游縣僑聯找到了曾德梅(上圖左一)現場捐贈1萬美元資助貧困生(如上圖),並約定將再資助一批品學兼優的貧困生。同年暑假,省僑聯開展「僑愛心365行動」,盧金峰再次返鄉,通過仙游縣僑聯為貧困生一次性捐資22.5萬美元,總共幫助1000多名學子圓了讀書夢。2014年暑期,盧金峰迴鄉,通過縣僑聯一次性捐資24萬美元……

就這樣,連續6年,盧金峰累計捐資約1138萬元,資助的學生約3800人次。大學生楊瀅今年是第三年接受盧金峰先生資助。她告訴記者,上學機會來之不易,不敢辜負盧金峰先生的厚愛,她先後獲得了校獎學金、大學生建模省級一等獎等,「當拿到助學金時,除了感恩之外,更多的感受是鞭策和鼓勵」。

「教育是一項長期工作,可改變人的一生」

「教育是一項長期工作,我希望能繼續做下去。」在今年的助學活動上,70多歲的盧金峰說,助學活動沒有時間的限制,若條件允許,他的孩子也會接班做下去。

「父親沒有告訴家人助學的事,我是幾年前在網上無意發現的。」跟著父親連續參加了幾次助學活動的盧書健很受觸動。起初,他對父親回鄉助學有些不理解,親身的經歷打消了他的疑慮。

「我看著那些學生及父母們的表情,能體會到這些錢對每個受助學生有多重要。」盧書健說,父親特別關心一位被火災毀掉家庭及容貌的孩子,耐心詢問他的近況,而孩子對父親也十分感激,這些場景看得他熱淚盈眶,心裡滿是感動。

「父親深信受教育可以改變人的一生,一直力所能及地幫助貧困學生而不求回報。」盧書健希望父親的善舉能拋磚引玉,讓更多有能力的人一起加入,而學生們將來也能積極回饋社會。

圖片|仙游報道鄭志忠

1

責編| 游曉璐 編審|鄭志忠

傳播仙游聲音·講述仙游故事·展示仙游形象

@仙游報道|微信、微博、企鵝號、頭條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XFMnf2wBvvf6VcSZ-Ce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