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花沒有太多五花八門的捷徑,唯有用心!這裡有最真實養肉人的生活,分享多肉養護技巧!如果你也喜歡多肉植物,請訂閱【關注】「多肉植物百科」)
感謝作者【瓊玗】的原創獨家授權分享
編輯整理:【多肉植物百科】百科君
坐標:山東省 煙台市
本人一個陽台黨,養水泡兩年整,總結個人養肉的一些淺見。家庭環境不同,我的經驗也不會適合所有人,大家可以選擇性的看看,希望對各位看官能有點用。
養植物無非是光照,配土,水,通風。
關於光照,如果養的綠,自然長得快一些,但是自己養植物是為了取悅自己,自然喜歡植物美美的。我家5樓,不具備露養條件,所以補光燈是必備的,用補光燈注意要撕膜哦,你有撕嗎!通常40到50公分寬的架子,我會放3根補光燈管,功率越大,上色越強,高度我調整在離植物15到20公分,如果苗期植物不夠健壯,建議少放一排燈並且把燈提高到20至25公分的高度哦。
養肉問題最多的就是配土吧,其實我配土真的沒有一成不變,每次都是有什麼土用什麼土,憑感覺。用的大體這些土~稻殼碳/竹碳顆粒、植金石、桐生砂、鹿藻土、輕石、日向石、綠沸石、P土、泥碳、肥。在此我建議大家配土的時候用篩子把粉過一下,粉太多土容易板結,時間久了植物根系扎不下去,植物根系不健壯,遇到環境不合適的情況下容易出問題。
養肉愛肉的朋友遍布大江南北,各自用盆器不同,各地環境也不同~溫度,濕度,通風。甚至針對不同苗期的植物,配土比例都是不同的。
苗期,指的是葉子和剛出根出芽的葉子,配土的顆粒選擇1~3的細顆粒。葉插苗,細顆粒6成;3~6中顆粒4成(建議用硬一點的顆粒作為中顆粒介質);成株細顆粒4成,中顆粒6成。這裡的比例只是一個大體的概念,也是我的一點小經驗,沒有依據必須是這個比例。
關於泥炭,很多人不喜泥炭,說的泥炭很恐怖,只要放了泥炭都覺著植物不皮實,只有純顆粒養才能健康等等。我特別想給泥炭正名。我們傳統的泥炭催大的植物指的是陰養、大水、大泥炭。這樣催生的植物長得快,水水的,掰的葉子由於水分很足,又沒有足夠的光照,植物的表面很細嫩。給強光葉子會發光,發軟,下的葉子出苗會比較容易出球狀塊根,生的根也比較弱。只有給植物足夠的光照,控制給水,植物形成厚厚的表皮組織,植物才足夠健壯。泥炭的比例根據自己的盆器,濕度,通風情況去調整,透氣乾燥可以將泥炭提高到3成或者更多。具體不細說了,別誤導新人。
我澆水的準則就是干透澆透。植物服盆前儘量干一些,刺激植物長出健壯的根系,以誘根為主,具體的操作就是沿著盆邊給一圈水,等植物的新根長出來15mm以上以後可以給一遍大水,如果植物開始恢復,說明根系生長的差不多了。如果沒有恢復的跡象,繼續誘根操作,注意,澆水後要用風扇對著吹哦。
現在生長季,但是溫度也低,正常服盆的植物生長比較快,但是服盆期的植物就比較麻煩。溫度低,生根慢一些,新生的根比較弱,髮根很久也不飽滿,大家可以試試浸盆哦,浸盆2小時,拎出來通風。如果根系強壯,一次浸盆即可恢復。
如果大家有條件室外養,通風這個問題不用刻意注意,但是家裡養水泡,通風就得提出來了,植物染病無非3個原因~根系不好,通風不夠,染菌。玻璃內側由於隔著玻璃,玻璃折射作用,中心局部溫度很高。高溫悶熱容易黑腐,還可能灼傷植物表面。故我的風扇是不停的,哪怕小一些,也要保證陽台的空氣是流動的。特別是澆水水後的24小時。
水泡的土要及時的把土扒下去,不要讓葉子挨著土,入夏前這個操作尤其重要。土挨著葉子,時間久了葉子容易長疤,澆水後濕度大,容易出問題。特別夏天溫度又高,葉子擠一起,高溫高濕又通風,黑腐隨之而來……
下葉子要在土干透後操作,輕輕搖晃,取下葉子。成株起樁的植物容易長成成熟的葉子。葉插的葉子擠在一起,起樁以後空間會大一些,葉子容易成熟。通常葉子先長尺寸,後變肥,所以碰到肥肥的大葉子不要錯過哦。
水泡不需要生長點,只要足夠健康的葉子,半片葉子也可以成活。因此出問題的葉片不要浪費,切掉有問題的組織,漏出乾淨的切口晾乾,繼續葉插有可能會有驚喜等著你哦。
水泡品種繁多,容易上色,形態美,特別適合養景天的手殘黨(本人養景天只能養胖)。體型不大,比較省地方,對於寸土寸金的陽台最適合不過了。只要大家有個補光燈,有個風扇就可以養好水泡。 生長季來了,大家開始折騰吧。
最後,祝大家都能養出漂亮的泡泡!
========
本篇文章經作者自發投稿並獨家授權「多肉植物百科」,文章內容不代表本號觀點和立場!
多肉植物百科--中國最有影響力的多肉&園藝自媒體!生活不只有詩和遠方,還有多肉和夢想!如果覺得不錯,記得關注並轉發收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XCVsvG4BMH2_cNUgwpC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