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標故事:收藏2萬多件商標,這些商標背後的故事你知道嗎?

2019-11-28   麥知網

商標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卻有人獨為它痴迷。家住江北區的媒體工作者丁建敏先生自稱「丁哥」,最大的業餘愛好就是收集和研究各時期商標,在商標收藏界小有名氣。閒暇時,他愛泡上一壺清茶,把收集的商標拿出來細細欣賞、把玩,每一枚他都能繪聲繪色講一段背後的故事。

丁哥收藏的商標在時間上跨越百餘年,最早的有大清國光緒年間生產的老火柴商標,大部分藏品主要是20世紀40年代至今,重點是日用品商標,包括捲菸、白酒、食品、香皂......在他看來,每枚商標都帶有時代的點滴記憶,每個年代的商標都散發著與眾不同的氣質。


新中國成立初期的煙標:建設是社會主旋律

上世紀五十年代初期,百廢俱興,人民群眾都憋著一股勁搞建設。丁哥介紹說,在那個燃情年代,商標的主圖大都以工農兵大眾為主角,一個個精神抖擻,幹勁昂然,代替了民國時期流行的濃妝艷抹的旗袍美女。

丁哥小心翼翼地拿出部分藏品一一展開。在該時期商標上,最常見的形象是身著工字褲的工人,身穿藍碎花布,頭裹帕布的勞動婦女,戴著面罩手握鉤槍的煉鋼工人,手握鋼槍的解放軍戰士,每個人臉上都神情歡快,沉浸在新生的喜悅中。

丁哥收藏了一張珍貴的「優勢」牌煙標,反映了新中國鋼鐵工業的成就。煙標上,一名健碩的鋼鐵工人高舉印有「4千萬噸」的鋼錠,鮮紅的背心上有「中國」二字,展現了當時我國提出「趕英超美」的時代背景。據他說,這枚具有鮮明時代烙印的煙標,目前國內收藏圈不超過6枚,十分珍貴,價格基本都在一萬三千元以上。「新中國成立後,大家都把精力投入到工農業生產中。這些商標反映出全國人民的建設激情,崇尚勞動光榮是社會主流價值。」這時期,全國各地的捲菸廠都推出了類似主題的捲菸牌號,比如「加油干」、「鋼鐵」、「大生產」、「大興工」、「豐田」、「農家樂」等。

1952年,重慶同成煙草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土改」牌煙標也值得一提,反映了新中國偉大的土地改革。主圖是三名工作人員站在一個土坡上,正在用測量儀、標杆尺認真測量土地。副圖上,兩位農民兄弟頭戴草帽,扛著鋤頭等農具在田野間閒庭信步,形象展現了新中國「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改革歷史進程。

丁哥介紹說,就裝幀藝術而言,我國早期許多商標藝術含量較高,不少圖案由當時繪畫名家或資深美工設計,哪怕煙廠、酒廠內部的設計者,也都是藝術功底深厚的美術人士。這時期商標上的人物五官端莊、表情生動、衣著線條流暢,具有較高的藝術品位,值得收藏。

志願軍老戰士保留下來的記憶

20世紀50年代初期,國營上海煙草公司,天津恆大煙草公司出品了「光榮」牌、「紅金」牌等慰問煙標。煙標上有「中國人民赴朝慰問團贈」字樣,是當時專門贈送給抗美援朝前線戰士的慰問品,寄託了人民群眾對軍人的祝福和激勵。在煙盒上,印有「朝鮮人民軍萬歲,中國人民志願軍萬歲!」「中國人民軍隊並肩作戰 保衛世界持久和平」這樣讓人熱血激昂的語句。主圖上,中朝戰士手握衝鋒鎗,威風凜凜。

據丁哥說,這些煙標最初的主人都是志願軍老戰士,在經受了戰火和歲月的洗禮後得以保留下來,非常有紀念價值。

商標上的重慶富有時代感

20世紀60年代至80年代,富有地域色彩的人文地標開始呈現於商標上。丁哥展示了一枚南洋兄弟煙草公司重慶製造廠在60年代生產的「山城牌」香煙,主圖是解放碑,氣勢雄偉,一柱擎天,為當時周邊最高的建築物,遠處可見幽幽的南山。丁哥介紹,這枚煙標以「影寫版」形式呈現了60年代重慶市渝中區的地理標誌,生動真實地展現了當時解放碑地區的風貌,與如今高樓林立,金碧輝煌的商圈大相逕庭。」

丁哥還展示了一枚70年帶由重慶啤酒廠生產的「山城啤酒」商標,據說十分罕見。主圖選用的是南溫泉知名景點「南泉飛瀑」,以木刻畫形式呈現,顯得大氣、厚重。「山城」二字採用毛體書法,並有「為人民服務」五個字,折射了時代氣息。

八十年代初期,巫山捲菸廠生產的「文峰」牌香煙,以木刻版畫形式,展示了巫峽文峰一帶的風光,通過煙標推廣重慶美景。類似的還有黔江煙廠出品的「石寶寨」、「小南海」、「阿蓬江」牌香煙,巫山煙廠生產的「紅葉」、「巫峽」牌香煙,展示了三峽庫區神奇瑰麗的自然景觀。

除了煙標,酒標上也是人文薈萃。六十年代,六十度的「幾江牌」高梁白酒是大眾化白酒,價廉物美。馮玉祥將軍到江津發動「抗日獻金運動」,喝過老白乾後讚不絕口,感慨道:好水不過驢子溪,好酒不過老白乾。商標設計簡潔明快,有金燦燦的高粱,讓人過目難忘。八十年代,大足曲酒廠生產的「笛女」大曲、「寶頂」大曲商標展示了寶頂山的石刻風光。萬縣太白酒廠出品的「詩仙太白」酒標,取材於大詩人李白三過萬州,豪飲美酒的故事,酒標以李白舉杯邀月的形象,端酒配劍,瀟洒、飄逸,充滿詩情畫意。在商標上還能看到當時發放的「四川省優質酒」標識。

商標很會「蹭熱點」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煙標上屢屢出現反映改革開放偉大成就的題材。如「大京九」、「特區」、「三峽」、「康莊」、「新村」、「神舟」、「沖天」等一批商標,表現了我國在各方面的建設成就。

丁哥笑言,商家是最具有市場嗅覺的,會及時抓住具有時代鮮明特色,代表主流價值的大事件「蹭熱點」來營銷商品,比如隨著三峽大壩截流成功,就誕生了「截流」、「三峽」等煙標;湖北省來鳳捲菸廠為紀念中國女排五連冠就生產了「冠軍」、「爭光」牌香煙,主圖是一位英姿颯爽的女排健將在攔網前扣球,表情堅定、果敢。副圖是一個金燦燦的獎盃,傳遞了中國女排勇奪五連冠的精神。我國在第一次申辦奧運會期間,陝西永壽捲菸廠出品的「奧申」煙標,主標為紅、黃、藍三色半圓托舉著的金色天壇圖案。第二次申奧成功後,又出現了「同慶」煙標,採用喜慶的大紅色,印有金色天安門和奧運五環,以及「申奧成功 舉國同慶」字樣,體現出濃濃的愛國情懷。」

商標上的「舌尖美味」

丁哥收集了上百種重慶早期美食老商標,與市民的餐桌息息相關。年紀大一些的重慶人應該會有記憶里的美味:星火牌紅燒豬肉罐頭、日升牌桃片、雙喜牌巧克力、長生橋牌豆豉、白塔牌餅乾、南泉牌掛麵、北碚牌桃片、長江牌醬黃瓜、川江牌涪陵榨菜、山城牌麩醋、山城牌金鉤豆瓣、玫瑰牌米花糖等。

上世紀五十年代,由公私合營日升桃片廠出品的「日升」牌商標,設計簡潔而不簡單,無論構圖、著色,還是花邊都十分考究,顯示了較高的裝幀修養。一輪紅日從山坳間冉冉升起,發出光芒。青山下、綠樹旁,農舍流淌著晨光,田園氣息撲面而來,顯示了農村生活的新氣象。

六十年代,由重慶市糖果生產合作社出品的「冰糕棒糖」商標,在漫天飛雪中,聖誕老人肩扛禮物奔走在原野中,讓當時的孩子們知道了這個西方節日,為童年生活增添了趣味。

八十年代,四川省涪陵縣榨菜廠的榨菜醬油標,商標上勾勒出一瓶酒和一盤菜,看上去就很有食慾。重慶蔬菜公司紅旗釀造廠生產的山城牌醬油和金鉤豆瓣,想必能勾起不少重慶人童年時的回憶:在米飯里滴幾滴山城醬油,加一勺豆瓣,頓時就香噴噴的,就算沒有其他菜也能吃兩碗飯!

與商標的情緣緣於一袋瓜子

上世紀八十年代,電影《少林寺》火遍全國,重慶翠雲食品廠借武俠片的熱度,巧妙地把功夫元素搬上了「翠雲」牌袋裝瓜子商標,十多種商標圖案有的選自功夫電影劇照,有的選自武俠小說連環畫。丁哥當時還在讀初中,把積攢多年的零花錢全買了袋裝瓜子,分給同學們吃,只圖收集齊全商標。目前,全套「翠雲」牌瓜子商標大概有16種圖案,價值在兩百元左右。

近20年來,每逢休息日,丁哥都會去中興路舊貨市場逛攤,或者上國內商標收藏網站瀏覽,購買自己需要的商標。他給每張珍稀商標都套了塑料保護袋,用於防潮,避免劃傷。每到梅雨季節,還會拿出來通通風,曬曬太陽。

丁哥不喝酒不抽煙,說起商標卻如數家珍。他認為,收藏者不能當儲物櫃,一定要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蘊,更要懂鑑賞和研究。在他眼裡,商標就是濃縮的商業文化符號,需要解讀背後的歷史背景和文化內涵。因此,丁哥閱讀了大量美術、收藏、歷史類書籍,查證商標背後的歷史和文化信息,並結合自己的文學修養,撰寫了大量的鑑賞文章。他的微信公眾號「老丁的花花視界」,目前已推出了100餘篇原創鑑賞文章,收穫了大批粉絲。在商標的賞玩中,酷愛文學的丁哥也獲得不少創作靈感,寫了上百首七絕打油詩。他還曾在報紙上開了專欄「老丁說收藏」,專講商標的故事和收藏價值。

在丁哥眼中,商標上能看到時代發展的印記,城市壯大的文脈,又融合了繪畫、書法、攝影等藝術手段,韻味無窮。「郵票是國家的名片,商標則是民間的名片,具有別樣的魅力。」

每一枚商標,就是一朵小小的藝術之花。丁哥樂在其中,曾經寫了一首「自題」打油詩表明心跡:故紙大世界,我為商標狂。人皆雲吾痴,小可說端詳……紙上乾坤大,心靜秋月朗。」

文章來源於上游新聞·重慶晨報,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