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文 冷戰帷幕拉開,改變轟炸方式,蘇聯超音速轟炸機圖-22開始裝備部隊
1962年開始,第一批圖-22轟炸機裝備了遠程航空兵第203團(巴拉諾維濟)、121團(烏克蘭馬丘利希)和290團(白俄羅斯賈布羅夫卡),第一批圖-22P偵察機裝備了獨立遠程航空偵察兵第199團(烏克蘭涅任);而圖-22K則裝備了重型轟炸航空兵第203、121和341團。到了1967年,遠程航空兵已經裝備了145架該型飛機。該型飛機在1969年12月停產,一共生產了311架。20世紀90年代中期該機開始退役,其中部分做為預備役在基地保存。
在空軍遠程航空兵擁有超音速轟炸機後,1965年,蘇軍海軍航空兵開始裝備圖-22的海軍型圖-22K。該型飛機起飛重量92噸,最大速度1610千米/小時,航程4400千米。飛機主要掛載X-22空艦飛彈。之後,又給該型飛機增加了副油箱,從而提高了航程,新型號命名為圖-22Д(即遠程型)。
攜帶X-22飛彈的圖-22КД雙機編隊
圖-22K搭載該型飛彈可以以1720千米/小時的時速在14000米高空發射,當飛彈命中敵艦時,戰鬥部的高爆炸藥可以造成敵艦損傷面積20平方米以及12米深度創口。當時,裝備該型飛機的航空兵部隊首要目標就是美國在地中海的第六艦隊航空母艦。
蘇軍此時擬定的標準戰術如下:首先出動4架圖-22P偵察機用於確定美國航母方位並指引目標,在一些情況下將會出動殲擊機予以掩護。一旦發現目標,其中2架偵察機將會保持原先飛行高度並傳送相關坐標位置。其餘的2架偵察機將下降到100米高度並儘可能接近敵方編隊,以便準確判定對方編隊船隻組成與坐標位置。之後,第一組圖-22P偵察機將把準確信息傳遞給待命攻擊的圖-22K 機群。一般攻擊將會出動1個圖-22K 航空兵團,由24-30架圖-22K 以及4-8架圖-22П電子戰飛機組成。全團會分成4個攻擊機群,轟炸機群飛行高度在9700-10600米,機群飛行間隔時間3分鐘,X-22飛彈將會在300千米外發射,而圖-22П電子戰飛機將會對敵方艦載雷達、防空雷達以及對方艦載機的機載雷達實施有效干擾。第一攻擊波將會連續發射8枚裝核戰鬥部的X-22飛彈,對美國航空母艦編隊面目標進行打擊,而不是針對某個具體目標。此後,對方的無線電設備反抗能力明顯下降。這樣,第二波次的X-22飛彈再繼續攻擊剩餘目標。在飛彈發射後,載機即刻返航。
圖-22K航空兵團攻擊美航母戰術示意圖1
圖-22K航空兵團攻擊美航母戰術示意圖2
圖-22K航空兵團攻擊美航母戰術示意圖3
1961年,新的圖-22P偵察機開始裝備,該型飛機是圖-22Б的改型。根據偵察任務需要,飛機可以攜帶АФА-40、АФА-41/20、АФА-42/20、АФА-42/75、АФА-42/100或者НАФА-MK-75型航空照相機。同時,飛機還攜帶了Рубин-1A監控雷達。1965年,所有的該型飛機進行了改性,獲得新的名稱圖-22РД,執行任務時一般通過由圖-16A改裝的圖-16H加油機進行空中加油。
1975年,又對該型飛機進行了更新,2台АФА-24/100航空照相機裝在了原先1號副油箱的位置。飛機配置了新的裝備系統,包括1台M-202「Шомпол」型機載側視雷達,電子戰設備也進行了更新,裝備了СПС-151或152或153干擾組以及АСО-2И型曳光彈發射器。波羅的海艦隊的遠程偵察航空兵第15團最先裝備了圖-22P飛機,之後1965年在薩基機場的黑海艦隊遠程偵察航空兵第30團也裝備了該型飛機。到了1969年,海軍航空兵共有2個團裝備了62架該型飛機,取代了之前的伊爾-28Р飛機。直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才被新的蘇-24МР偵察機所替代。
圖-22ПД電子戰飛機雙機編隊
在B-58黯然退場後,美國又推出了指標更高的YB-70轟炸機,希望3倍音速,3萬米高空以及航程1萬千米,以實現可以打擊蘇聯腹地的要求。在得知這一情報後,蘇聯也不甘示弱推出了自己的對應型號。當時的蘇霍伊飛機設計局推出了T-4,而圖波列夫設計局則推出了145工程。蘇聯軍方對飛機的要求是超音速突防高亞音速巡航,亞音速巡航狀態下航程應該在6000-7000千米;必須採用可變後掠翼,至少可以攜帶2枚X-22飛彈。選型中,蘇聯軍方發現T-4性能的確優異,但載荷有限且造價昂貴,最終只能忍痛割愛。
T-4超音速戰略轟炸機原型機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