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進行時丨在嵐醫生魏朱玲:守在戰「疫」第一線,做群眾健康的「守護者」

2020-02-04   中國平潭

福建日報APP-新福建2月3日訊(福建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哲昊)「您好,請問您現在感覺如何?哪裡不舒服呢?是否有發熱症狀?」3日上午9時許,平潭綜合實驗區醫院雜病門診室,科室負責人魏朱玲正戴著口罩、穿著工作服,「全副武裝」地坐在台前,向病人了解詳細病情。結束門診後,她還要與同事探討住院病人情況等,對病情進行研判。

現年52歲的魏朱玲長期從事感染性疾病科工作,「醫齡」近30年。疫情爆發蔓延以來,她奮戰在感染科工作崗位上已整整12天,平均每日工作近10個小時,幾乎是以醫院為家。查房、下醫囑、排查病情、病人調配、召開會診……她的工作行程安排得滿滿當當,幾乎沒有一刻間隙。

1月22日,魏朱玲接到通知:為應對「新冠」疫情,醫院決定啟用新院區感染樓,要求一天內完成感染科搬遷工作,組建傳染病隔離病區。

時間緊、任務重。接到指令後,魏朱玲便立刻撲在工作上,奔走在新、舊院區之間,與院感、醫務、總務後勤等部門溝通協調搬遷中的問題,並認真查看每個細節,確保搬遷工作有序進行。

在全科室人員的共同努力下,短短一天之內,新院區感染樓順利啟用,發熱門診和隔離病區正式投入接診收治。可魏朱玲還沒來得及喘口氣休息,就立刻投身防疫工作崗位。

據了解,平潭協和醫院感染科採取24小時值守,還從其它科室抽調數名人手,近20名醫護人員實行三班倒制度,放棄休息時間,全力投入防控工作。

舍小家保大家。這個春節,魏朱玲處在「隨時待命」的狀態,甚至沒能和家人吃上一頓團圓飯。只要一收到上級、同事的電話通知,魏朱玲便戴上口罩出門,奔赴一線,時常要加班至晚上11時。「患者病情瞬息萬變,一旦需要組織院內專家會診或是需要人手輪班調配,就算是凌晨也得做好『上戰場』的準備。」她說。

就在不久前,一名武漢來嵐患者出現發熱症狀,來到醫院就診,按照規定,需要對其進行住院隔離觀察。其間,該患者情緒波動大,甚至在病房肆意哭鬧。

「醫院裡人來人往,此刻絕不能引起恐慌!」聽聞消息,魏朱玲放下手中的熱水杯,立刻趕到現場。了解情況後,她一邊通知心理諮詢師前來,一邊通過對講機與患者溝通,緩解其緊張情緒,逐步取得了患者的理解和信任。

經過一番解釋,該患者也明白了醫護人員工作的不易之處,不但表示自己將配合進行隔離觀察的工作,還為「醫護天使」們點贊,魏朱玲懸著的心這才落了地。「這姑娘的家人也正接受隔離觀察,不在她身邊,尚還不清楚自己是否患上新冠肺炎,我很理解她的彷徨無助。」魏朱玲告訴記者,只要有利於患者心情平復、病情好轉,自己辛苦點不算什麼。

「疫」字當頭,感染科正是接觸病患最多的地方,醫護人員暴露風險極大,必須穿上防護服、隔離衣工作。由於長時間穿戴隔離衣,衣袖口反覆摩擦手腕,魏朱玲的右手已過敏嚴重浮腫且布滿傷口,她卻一度遮掩,不願讓人發現這一情況。

讓魏朱玲感到欣慰的是,自己科室團隊的醫護人員各個都有擔當,大家加班加點,緊密配合,把防控工作做到最到位,共同守護平潭這片「凈土」。「同事們為了照顧我這老同志的身體情況,還爭著替我查房,著實感動!」

很多人都不知道,魏朱玲是「帶病」上陣。早在2008年,魏朱玲就被查出患有惡性淋巴瘤,但她始終保持樂觀的心態,堅持守在工作崗位上。

事實上,2003年「非典」肆虐期間,魏朱玲就曾奮戰在前線。如今,當新的疫情爆發後,她再次披上「戰袍」,沖在最前面。「作為一名高年資的感染科醫生,在這特殊時期,只要能夠站得起來,我就一定會守在防控抗疫第一線,做群眾健康的『守護者』,打好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談起戰「疫」工作,魏朱玲信心滿滿。

  • 來源:福建日報APP-新福建
  • 責編: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