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地鐵上亂扔垃圾,孩子勸阻反被罵,看到隨後的一幕,不是滋味

2020-06-19     育兒育兒雙千柔

原標題:父親地鐵上亂扔垃圾,孩子勸阻反被罵,看到隨後的一幕,不是滋味

在家庭生活中,有一部分的問題都可以直接表現在父母對孩子的教育當中,針對現在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係,近年來出現了一個詞完全可以準確地形容,那就是「喪偶式教育」。這個詞語的意思指的是父母其中一方不在孩子身邊,或者兩個都還在孩子身邊,但其中一方因為工作,和孩子基本沒有交流的機會。

而這種教育方式,就會導致孩子和雙親之間的間隙加大,最後這種間隙會通過各種事件反映出來。就在不久前,有段孩子與父親的短視頻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據了解,在北京的地鐵上,一位父親把擦過鼻涕的紙巾,隨手丟到了座位底下,兒子看到父親的舉動之後,對父親說:「你這樣的行為很不好,你把紙撿起來呀。」但是父親並沒有理會自己的兒子。

看到父親無動於衷的樣子,兒子又催促了一句:「趕緊拿呀!」。與此同時,這位父親的舉動也引起了其他乘客的注意。可能是乘客以及兒子的指責,讓父親惱羞成怒,他對著的兒子吼了一句:「別跟我說話行嗎?」看到這一幕,很多網友心裡都不是滋味。還有的網友表示:「孩子真懂事,這位父親別教壞孩子。」

而其他的乘客似乎也被父親吼孩子的行為激怒了,不停地指責這位父親。為了化解這個尷尬的局面,兒子起身趴在地上,伸手把座位底下的紙巾撿了起來。通過這個事情,我們可以看到父親和孩子之間的關係並不好,無法進行有效的溝通。

這讓人不得不反思,在部分家庭裡面,很多父親都不會允許孩子質疑自己的權威,這樣對孩子的教育很不利。那麼作為父母,應該怎麼教育孩子呢?

1. 學會換位思考

其他的不說,就說上文的事情。當孩子當眾讓父親撿紙巾的時候,父親肯定會很尷尬。同樣的,孩子看到自己父親當眾做不文明的事情,也會覺得很尷尬。如果是聰明的父親,和孩子交流時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這樣親子關係才會更加融洽。

2. 傾聽孩子的話語

很多孩子回到家之後,都樂意跟自己的父母分享今天在學校或者是在外面玩耍的時候,遇到的一些有趣的事情。這說明在孩子的心目中很看重自己的父母,願意把事情跟父母分享。可是有的父母,或許是因為工作累了,項目沒進展,然後不耐煩地打斷自己的孩子。

這會讓孩子對自己的父母,產生隔閡感和恐懼感。隨著時間推移,這種隔閡和恐懼會慢慢變大,最後孩子就不願意和自己父母溝通交流了,然後親子之間的關係就出現問題了。

3. 尊重孩子

在人際關係中,尊重是很重要的。在親子關係中,尊重就更加重要。很多父母認為自己的孩子還小不懂事,一味地去否定孩子的想法和興趣愛好。在父母否定的壓迫下,孩子的性格就會變得軟弱,成為一個沒有主見的人。

總而言之,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要用長輩的身份,強行扭曲孩子的意願。當然,孩子誤入歧途了,哪怕用打的父母也要把他的意願扭回來。

今日互動話題:您和孩子平時的溝通順暢嗎?有出現什麼問題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

我是一名三歲寶寶的媽媽,育兒是從來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寶寶的方方面面都需要更細緻的關懷。大家在育兒過程中遇到問題都可以來找我共同探討,一起解決。

我是媽咪有方,每天在帶娃養娃中與寶寶一起成長。

每天分享育兒經驗,歡迎各位寶爸寶媽與我共同分享養娃過程中的點點滴滴。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X13iynIBd4Bm1__Y3OM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