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袋的寶寶更聰明?30條育兒謠言各個擊破

2019-09-20     Meshow

寶寶的成長牽動著很多人的心,除了親爹親媽,遠房親戚,還有樓下大媽,鄰居大爺……

每個人都有一套自己的育兒經,雖然是對孩子的關心,但有些可能並不科學,甚至是「謠言」。

爸爸媽媽必須擦亮雙眼,學習並掌握科學的育兒知識,才能不掉坑兒。

01、腦袋越大寶寶腦子發育越好?

頭圍大小和身高、體重一樣,都有一個正常的範圍。

頭大不代表大腦發育發達,頭小也不代表大腦發育滯後。

頭圍大小主要和家族遺傳有關,和大腦發育無關。

02、順產的寶寶智商更高?

大腦的智力發育影響最大的是先天遺傳,由基因決定。

另外,後天的營養物質、教育程度等也會對智力發育產生積極影響。

但,沒有一項研究表明,分娩方式和寶寶智力發育有關係。

03、頭上幾個旋兒和寶寶聰明程度有關?

頭上的旋兒是毛髮生長的方向,每個人的頭旋都有差異,沒有特別的意義。

幾個頭旋和寶寶是否聰明不相干。

04、滿月不剃胎髮長大不好找對象?

寶寶頭髮的好壞主要取決於遺傳、營養及身體健康狀況等多種因素,和剃胎髮沒有關係。

通常,1歲左右進入換髮期最晚不超過2歲開始,寶寶稀疏、發黃的胎髮被烏黑、濃密的頭髮所取代。

所以,胎髮完全沒有必要剃。

而且,好不好找對象也不是只看頭髮,你說呢?

05、寶寶不能剪指甲會泄氣?

氣?什麼氣?難道是放屁?……

寶寶指甲該剪還是要剪的,不然很容易抓傷臉頰、皮膚。

給寶寶剪指甲時,注意和指甲線空出一點距離,不要剪得太深。

儘量剪成有角度和弧形,剪完用指甲銼修整鋒利的邊緣。

06、寶寶照鏡子會做噩夢?

照鏡子並不影響寶寶睡得香甜,不照鏡子也不代表寶寶就不會做噩夢。

寶寶睡不安穩時,可能是自身不舒服,尿了拉了、肚子餓了、環境太吵或太冷太熱等有關。

07、新生兒捏鼻樑鼻子才能高?

新生寶寶一般鼻樑都是塌的,隨著生長發育逐漸高挺起來。

而且,鼻樑高矮主要受父母遺傳因素影響,不是捏一捏就能變高。

寶寶皮膚脆弱,家長一用力就可能對鼻粘膜造成傷害。

捏鼻子,還可能會使鼻腔分泌物通過耳咽管進入中耳,引發中耳炎。

08、女寶從小側睡否則子宮會後位?

有數據統計,20%的女性有子宮後位,這大多數是先天性的,和睡姿無關。

美國兒科協會(AAP)建議,健康的寶寶要儘量保持仰臥(背部平躺)。

這種睡姿對小寶寶最為安全,可減少「嬰兒猝死綜合徵」的風險,而且還能避免腮腺擠壓和口水外流。

情況允許時,儘量把寶寶翻過來保持仰睡。

09、寶寶眉毛剃掉重新長出的黑?

寶寶眉毛長得是否黑、濃密和刮不刮沒有關係。

寶寶皮膚嬌嫩,大人一個手抖就可能給寶寶帶來破損甚至感染,不建議刮眉毛。

一般2、3歲眉毛就會比較有型。

10、新生寶寶不能照相會把魂兒照沒?

新生寶寶膽子才沒那么小,照相什麼的根本不害怕。

就算是偶爾使用一下閃光燈,照射時間非常短,也不必擔心會損害寶寶眼睛。

更不會把「魂兒」照沒啦~

11、寶寶不用洗臉母乳擦擦就行?

寶寶雖小,但也要乾淨的好伐?為啥不給娃洗臉!

母乳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塗抹在臉上,很容易滋生大量的細菌。

母乳中大量的蛋白質、脂肪還會堵塞寶寶的毛孔,影響皮膚代謝,長此以往易出現皮脂腺炎和毛囊炎,使皮膚出現紅疹、長痘痘等問題。

同時,蛋白質還存在致敏的可能,不利於皮膚健康。

大腦袋的寶寶更聰明?30條育兒謠言各個擊破

12、月子裡寶寶要穿襪子否則以後腳跟會裂?

月子裡寶寶穿不穿襪子,主要和環境有關係。

如果是環境比較冷,為了保暖當然可以穿;但如果是大夏天,讓小腳丫涼快一下又何妨。

成年人腳後跟乾裂主要是皮膚乾燥造成的,和小時候穿不穿襪子扯不上關係。

13、新生寶寶要吃米糊母乳吃不飽?

母乳是寶寶最好的食物,母乳充足的情況下,吃母乳是最好的。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也明確說明,6個月內的寶寶應堅持純母乳喂養,同時順應喂養,建立良好的生活規律。

14、寶寶身上有青色胎記是沒去胎毒?

胎記主要因為皮膚組織在發育時發生了異常的增生,從而導致的皮膚表面出現形狀和顏色的異常。

西醫根本沒有胎毒的說法,純粹是廣大勞苦人民臆想出來的詞彙。

胎記就是胎記,和什麼毒無關。

15、寶寶吃手是沒吃飽?

寶寶吃手的原因主要是生理反應(覓食反應),自我安慰或緩解長牙期的牙癢和疼痛等。

寶寶吃手可不是訴說沒吃飽。

16、抱起來搖晃寶寶會使寶寶易睡?

抱著搖晃寶寶,寶寶可能不是睡著了,而是被你搖暈了。

大力無聲的搖晃,寶寶在沒有外部損傷跡象的情況下會造成頭或腦的損傷。

不當的方式劇烈搖晃寶寶,或長時間多次快速搖晃寶寶等,會引起「嬰兒搖晃綜合徵」。

安全著想,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大力的搖晃寶寶,並且告訴其他照顧寶寶的人。

如果在寶寶哭鬧時,習慣性的抱著寶寶輕輕的來回走動、輕搖哄睡是可以的。

17、吃核桃可以補大腦?

核桃中的亞麻酸,並不能直接被大腦利用,只是提供所需營養,不是吃了孩子就會變聰明,不吃就不聰明。

而且大腦發育需要多種營養元素,不是只有核桃一種食物就能補充的。

18、收費疫苗都是騙錢的沒有必要打?

我國的疫苗分為兩種,一類是免費的,強制性的,都得打;二類是自費的,可自願選擇打或不打。

很多人盲目以為一類比較重要,二類收費沒必要打,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之所以疫苗分兩類,主要是我國人口眾多,二類疫苗價格太貴,承擔不起大的費用支出,只能公民自己出錢打二類疫苗。

無論一類還是二類疫苗,主要目的都是預防疾病,條件允許時,都應接種。

19、6個月必須斷夜奶否則影響以後睡眠?

夜奶要喂多久,沒有一個確切的概念,主要根據大人和寶寶的具體情況來調整。

6個月是否斷夜奶,對寶寶以後的睡眠沒有直接影響。

20、輔食做的越爛越好消化?

寶寶滿6月齡起(180天),開始添加輔食。輔食性狀由稀到稠、量由少到多。

從泥糊狀(米粉、紅肉泥、菜泥),半固體(爛糊面、紅肉末、軟碎菜),固體(水果粒、菜粒、紅薯塊)逐漸過渡。

寶寶輔食性狀根據月齡增長逐漸變化,而不是越爛越好。

過於精細的輔食,會影響寶寶的咀嚼能力,影響口腔肌肉的發育等。

21、枕禿、夜裡睡不踏實、出汗多是缺鈣?

這些寶寶缺鈣的表現,都是假的。

枕禿是嬰兒頭枕部與枕頭或床面局部摩擦過多導致的。

睡不安穩是寶寶處於快速生長發育階段,胃腸道不適、長牙、溫度變化、情感需求等各種原因都會導致睡覺不安穩,大多與缺鈣無關。

出汗多和寶寶自主神經功能發育不完善的生理特點有關,隨月齡增加會逐漸改善。而且還可能是寶寶鋪、穿、蓋,太多所致。

22、寶寶越早走路越好?

確切的說,寶寶越早走路越不好!

過早干預寶寶走路,會使還沒準備好的身體提前接受站立和學步帶來的壓力,但寶寶的脊柱、下肢難以承受全身的重量,長此以往,可能會出現腿部異常的現象。

大多數寶寶在10~12個月開始嘗試自己走路,但直到1周歲以後寶寶才能走穩,不需要幫助自己站起的熟練走路。

寶寶發育特點各不相同,只要生長發育健康,早點、晚點又如何。

23、趴著睡的孩子更聰明?

趴著睡還是仰著睡只是寶寶的習慣而已,和聰明真的半毛錢關係都沒有。

但建議健康的寶寶儘量保持仰臥(背部平躺),減少「嬰兒猝死綜合徵」發生的風險。

24、穿紙尿褲影響男寶以後的生殖功能?

紙尿褲對男寶的影響除了避免隨處拉尿外,真的沒有什麼不良影響。

如果真影響生殖功能的話,那生產紙尿褲的廠家早倒閉了。

這個鍋,紙尿褲真的背不動!

25、語言發育慢的是貴人?

「貴人話語遲」不過是一種沒有意義的說辭,說話早晚跟貴不貴人無關。

一般,寶寶之間會有4~6個月的語言發育差異。

對於說話晚的寶寶,家長要儘量提供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說話時,放慢語速、吐字清晰。

避免和同齡孩子比較語言能力,1~2歲大的寶寶,語言發育的差異程度極大。

26、避免出現耐藥性寶寶生病別用藥?

寶寶各器官發育不完善,免疫系統也不成熟,很多疾病不吃藥無法自愈。

所以,寶寶生病還是應該吃藥,但注意遵從醫囑,不要自行購買使用,尤其是一些抗生素類藥物。

27、「蠟燭包」預防寶寶以後羅圈腿?

「蠟燭包」不僅不能預防羅圈腿,還存在髖關節脫位的風險,一定不要再包裹寶寶。

首先,導致羅圈腿的原因是發育性因素缺乏維生素D,過早站立或學步及遺傳因素有關。

和是否「蠟燭包」無關。

28、為了營養均衡寶寶要頻繁換奶粉?

有些人因為擔心奶粉安全,或寶寶腸胃不好、不愛吃等問題,而頻繁更換奶粉,但頻繁換奶實際上不利於寶寶身體發育。

每種奶粉配方成分不同,很容易導致營養攝入不均衡。

而且每種奶粉的氣味、味道都有差異,寶寶腸胃接受需要一定的時間,如果一直在嘗試的話,很容易造成寶寶厭奶,轉奶失敗還易引起腹瀉、便秘等問題。

29、寶寶不吃鹽會沒有力氣?

天然食物和母乳中的鈉完全可滿足寶寶身體對鈉的需要量,1歲內寶寶,只需飲奶量和輔食量正常,就不用擔心缺鈉,更不用擔心沒力氣。

而且,寶寶腎臟發育不完善,過早添加食鹽,且長期食用過量(味重),會造成腎臟功能紊亂,甚至不可逆的腎衰竭。

過早添加食鹽等調味品還會增加日後高血壓的風險。

30、寶寶肚臍形狀向上兜著二胎會生兒子?

對不起,二胎我們不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Wt0ZT20BJleJMoPMcMO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