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班主任的4個絕招!原來這樣更容易走進孩子的世界……

2019-08-15   教育通訊

文章來源:小學教師

教師如何走進學生的世界?這是教學成功的秘密鑰匙。

不少老師經常感慨,現在的孩子跟以前真的不一樣了,他們有個性,敢表達,有主見,充滿活力,如果不跟孩子打成一片,很難走進學生的內心。

全國知名班主任鍾傑老師就是特別受學生歡迎的老師。她說,「孩子們看什麼,我就看什麼」,然後「做他們的領跑者,引領奔跑的方向」。

今天,一起來聽聽她的教育故事,原來守住教室、走進孩子們的世界其實很簡單。

絕招一:做一個積極的行動者

老師是靠嘴巴吃飯的人,「講道理」是老師的長項。但沒有具體的行動,沒有可視的成效,說得再美又有什麼意義呢?

我決定做一個行動者。

比如,我要求學生守時,我自己就先守時。不論風和日麗還是颳風下雨,我都是初中部第一個到教室的老師。除了出公差,我從來沒有遲到過。

我要求學生做喜歡讀書的人,那我自己就讀給他們看。不論何時,我包里都有一本書。早讀時,我會拿著教材及專業讀本進教室,組織孩子們早讀後,我也趕緊低頭讀書。孩子們看我認真讀書,也就安心讀書了。

我要求學生搞衛生,我會跟孩子們一起。我會手把手教他們拿掃帚和拖把的姿勢,怎麼掃效率高。我用行動告訴他們:做任何事情都要用心用腦,智慧才能修煉出來。

絕招二:做一個耐心的傾聽者

除了做一個行動者之外,我還是一個耐心的傾聽者。比如孩子們跟家裡人吵架了,同學關係出問題了,我不會以導師的身份給他們講道理,我會抱抱他們,然後做孩子們的忠實聽眾。

當孩子們在向我袒露心聲時,我絕不會打斷,更不會譏笑,我耐心地、深表理解地聽著,偶爾應和一下孩子們的講述。

當孩子們把心裡的糾結與煩惱全部吐出來之後,我會和孩子一起分析煩惱產生的根由,然後與孩子一起想辦法解決。

我告訴孩子們,解決問題的方法不止一種,只要我們心懷善意,肯動腦筋,再大的問題都能得到合理的處理。

絕招三:把書中的智慧「變現「

我看到過不少喜歡讀書的教師,做起工作來力不從心。我覺得一個重要原因是這些教師不善於學習,不懂得把書中的智慧變現。

不管讀什麼書,我都會琢磨:書里的智慧可否用到我的生活中,把我的生活變得更美好?可否用到我的工作中,把我的工作乾得更好?

事實上,當我這麼想的時候,書中的智慧自然就進入我的腦子,然後根據現實情境進行整合進而幫助我解開了一個又一個難解的謎題。

別人總說我有做教師的天賦,其實哪有?!我只是努力將書中的智慧變成我的實操手法而已。

絕招四:跑在問題之前

我走進學生的世界,他們看什麼,我就看什麼。孩子們看的往往是故事本身,我看的則是故事背後的根本。

然後,我將所獲得的信息進行整合,再與他們交流,孩子們不得不服氣。

2015年,我接手蓮韻九班(初三),那些男孩子看我時一臉的輕視和挑釁。尤其是一個叫嚮往(化名)的男孩,很有想法,非常鄙視前幾任班主任,對我也不抱好感。

我知道,只要嚮往不服我,其他孩子都會跟風。通過觀察與調查,我得知嚮往有兩個愛好——看電影和看書。看書,我有信心。至於電影,因為忙我確實看得很少。我了解到班裡的男孩在嚮往的帶領下很喜歡看日本動漫電影以及歐美英雄大片,於是惡補電影。

短時間內,我就把宮崎駿、黑澤明的電影看完了,又接著看了多部英雄大片,諸如《蜘蛛俠》系列、《蝙蝠俠》系列,以及眾多奇幻類電影,諸如《哈利波特》系列、《魔戒》系列等。

當記憶倉庫中儲備了足夠多電影,我開始有意無意地找機會與男孩們談電影。他們用近乎驚駭的語氣說:「真想不到啊,女老師竟然也喜歡看這種電影,我們還以為你只喜歡看『肥皂劇』呢。」隨後,蓮韻九班的男孩全部成了我的粉絲。

時代在變化,學生在變化,教師必須是一個學習者,在堅守優良傳統的同時進行合時合宜的轉型。唯有做他們的領跑者,才能引領奔跑的方向,教育的目的也才能自然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