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現在每天配餐量只有30%,企業虧損厲害,能不能開展地面集體用餐配送業務?」作為民航產業鏈的重要一環,空港口岸的食品生產經營企業也受到了影響。困難之下,廈門航空有限公司福州分公司配餐部總經理逯金光緊急諮詢福州長樂機場海關。
一邊是空港口岸疫情防控,一邊是機場食品生產經營企業經營舉步維艱,海關將如何有效對接解決這兩個問題?
措施再嚴一些
疫情特殊時期,航空食品配餐及空港口岸餐飲衛生安全亦相應面臨更多風險。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福州長樂機場海關通過電話解答、實地檢查、企業報告相結合方式,對轄區食品生產經營企業情況逐一排查。
對準備復工的企業,指導建立體溫監測、環境消殺等制度;調整經營方式,取消明檔、菜品擺台等易造成人員聚集的經營方式,調整為單人單桌,同向就餐,間隔1.5米落座。
服務再多一些
廈門航空有限公司福州分公司配餐部是福州空港最大的航食生產企業之一,受疫情影響,日均配餐量由2萬份,下降到6000份,由於疫情需要暫停供應冷鏈熱食,企業產能過剩,急需拓展新業務。
得知情況後,長樂機場海關主動聯繫企業,一方面結合企業現有生產條件、加工工藝,按照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和衛生標準,指導企業合理規劃生產布局。
另一方面採取「網上申請+視頻考核+線下審查」等方式,當天受理、當天審批、當場拿證。此項變更可拓寬廈航配餐部經營種類,增加企業配餐量約3000份/天。
(福州長樂機場海關遠程監管廈航配餐部生產情況)
監管再准一些
空港口岸餐飲企業占整個口岸區域內餐飲單位的70%以上,具有供餐時間長、就餐人流量大、加工區面積小、突發情況多的特點。
福州長樂機場海關運用微信、視頻監控等技術手段,儘可能減少現場監管次數。建立微信「衛生監督企業群」,要求企業將現場生產環境照片、生產過程關鍵環節等以小視頻形式,通過手機發到群里,共享防控經驗。
利用海關監控指揮中心,對經營企業店面場所消毒、就餐秩序進行遠程監控,確保健康排查和體溫監測動作有效,避免人員聚集,阻斷疫情傳播途徑。
打好保「胃」戰 補回失去「春光」
當前是空港口岸疫情防控工作最吃勁的關鍵階段,為了打好這場機場保「胃」戰,同時讓企業把失去的『春光』補回來,福州海關人火力全開。
疫情發生以來,福州長樂機場海關先後出動執法人員327人次,開展日常督導巡查109家次,核查健康證800本,提出監督意見113條,發出整改通知書5份。累計接受衛生許可證辦理業務諮詢7家次,辦理4家次,現場審核一次通過率100%。
目前為止福州長樂機場海關已推動60餘家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復工復產。
隨著候機廳里人流的增多,福州長樂國際機場正在逐步恢復往日的生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WpdiDHEBiuFnsJQVSxk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