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眼屎多、流鼻血...是上火了?真實的原因你可能一直沒搞清楚!

2021-03-25     CC爸媽

原標題:寶寶眼屎多、流鼻血...是上火了?真實的原因你可能一直沒搞清楚!

新手媽媽養育孩子,經驗從哪來?

我想,渠道也無外乎這三種: 育兒書籍、網絡平台比如咱的公號

和過來人經驗。

而在過來人的經驗中,有一種是我們 明明看不慣、但挑戰起來卻很難的「權威」,那就是家裡老人的育兒觀。

  • 不吃鹽,寶寶會沒力氣!
  • 不能穿紙尿褲,多悶得慌啊,還會羅圈腿!
  • 光著腳在地板上走可還行,會著涼的!

有老人幫忙帶娃當然很「香」,但是這種毫無科學根據的邏輯和理論, 反倒會成為娃健康成長的阻礙。

在咱們的低齡號CD爸媽 上,新手父母占了很大一部分,他們中很多都帶著跟老一輩難以協調的衝突而來。

所以號上的一些「闢謠貼」,也都是大家常常會問到的問題。

這也是我創建低齡號 CD爸媽 的初衷,為新手爸媽們 提供一些科學養育的底氣,消除一些傳統觀念的誤區。

如果你也有一些兩難的問題或者正面臨著育兒觀念的衝突,不妨加入咱們的陣營吧!

今天這篇,就來消除大家對於寶寶「上火」的誤會。

「上火」這個詞,想必大家常常聽到吧。

尤其是現在,北方空氣乾燥,但凡寶寶的身體出現一點點小狀況,就會被家裡的老人統一歸結為「上火」。

眼屎多?上火!

小便黃?上火!

流鼻血?還是上火...

總之,寶寶仿佛「火娃」本娃 ,體內總有釋放不完的火氣。

但事實上! 在現代醫學裡,並沒有「上火」這個概念。

我們誤以為的這些上火現象, 實際上有可能是某些疾病的臨床表現。

所以,今天咱們就來列舉一些常被誤會成「上火」的症狀,揭開它們神秘的面紗!

0 1

眼屎增多

6個月以內的寶寶,在沒有任何徵兆的前提下出現眼淚、分泌物增多等表現,最大的可能就是鼻淚管阻塞。

鼻淚管是眼淚從眼睛流入鼻腔的管道。

有些寶寶由於炎症、狹窄、先天閉合等原因,會導致淚道阻塞,眼淚不能完全被排干。多餘的眼淚不能通過鼻淚管流進鼻腔,淚水就會滯留在淚囊內。

如果不及時清理,就容易造成眼部感染,出現白色、黃色甚至綠色分泌物。這就是我們看到的所謂的眼屎。

不過,隨著寶寶的鼻淚管發育成熟,這種現象大多會在寶寶1歲左右消失,90%以上的孩子,鼻淚管會自己打開。

在此期間,清理與按摩配合護理,有助於鼻淚管通暢。

清理

家長可以使用 棉簽、濕潤的紗布或者柔軟的毛巾蘸取冷開水或者生理鹽水從鼻側的眼角向外擦拭眼部分泌物。

按摩

清理分泌物後,再按摩同側眼內角的下鼻樑處。

  • 洗凈雙手;
  • 用指腹按壓對應淚囊區中下方皮膚數十次,要非常輕柔,每天兩次。

如下圖區域所示:

按照從A到B的方向按壓十數次,不要來回

如果寶寶出現嚴重或者反覆感染,白眼球發紅、分泌物增多並發黃髮綠等情況,建議立即就醫。

02

流鼻血

我們的鼻腔里有很多的毛細血管, 這些毛細血管分布在鼻粘膜上。

但是孩子的鼻粘膜與成人相比, 要更加脆弱,且血管位置較淺。

一旦受到外界的刺激,就容易引起鼻內血管破裂,造成流鼻血。

這些外部的刺激主要包括 環境和行為兩個方面。

環境:秋冬的時候,天氣比較乾燥,室內溫度高,沒有水分,鼻腔容易變干,造成流鼻血現象。

行為:習慣性摳鼻子、擰鼻涕太用力、不小心撞到,也有可能會引起鼻腔毛細血管破裂導致流鼻血。

所以, 日常我們要保證寶寶的鼻腔濕潤,注意通風、使用加濕器增加空氣濕度等。

愛摳鼻子等一些習慣, 可以通過用玩具轉移注意力等方式進行慢慢引導,幫助改善。

此外, 感冒、過敏性鼻炎等常見疾病或者一些罕見的血小板減少、凝血功能障礙等,也有可能引起鼻腔出血。

如果流鼻血過於頻繁,建議就醫檢查。

03

口舌生瘡

寶寶嘴唇乾裂、嘴角起泡、口腔潰瘍等症狀是最容易被誤解成上火的了。

但實際上,口舌生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比如一些刺激性的食物,會對口腔黏膜造成損傷;維生素不足、咬傷、燙傷、食物過敏等,都是會引起口舌生瘡的原因。

此外,一些疾病因素,如手足口、皰疹性咽峽炎、鵝口瘡等也會造成寶寶的口腔問題。

這個時候,如果單純的靠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來「下火」,已經不能解決問題了。

如果口瘡已經影響到了寶寶的飲食, 就需要我們家長先明確寶寶的病因,並根據醫生的指導進行針對性用藥。

當然,像輕微的皰疹性咽消炎一類病症,也不用焦慮到必須用藥,日常做好護理即可。

平時, 也要多吃富含維生素B族的食物,注意日常衛生,及時接種疫苗,多方面提高寶寶的免疫力。

04

小便發黃、量少

寶寶出現這種情況時,老人往往會說,「上火了,多喝水」。

其實,還真說對了一半。寶寶小便色黃量少,雖然不是上火但確實是因為水喝的不夠,多補充水就對了。

但是,水要怎么喝,也是有講究的。

6個月以內的寶寶,不用額外喝水,喝奶就足夠身體水量需求了。

6個月以後,寶寶可以吃輔食了,兩餐之間可以少量喝水, 每天總量不超過50ml。直到一歲以前,還是以喝奶為主。

1--3歲的寶寶,每天要攝入總量1300ml的水,奶量大概占了500ml左右,一日三餐大概占500ml左右, 剩下的300ml就需要額外喝水來補充了。

4--8歲,基本可以「敞開」喝, 但也要注意少量多次,不要「一口悶」 (每日從食物、水中需攝入總量為1700ml左右)

0 5

便秘

首先,我們需要知道判斷寶寶便秘的標準。並不是隔幾天不排便就屬於便秘的情況。

對於吃輔食之前的寶寶來說,幾天不排便可能是在攢肚,等便便密度變高之後再排出,屬於正常現象。

吃輔食之後的寶寶具備大便乾結、排便困難兩個條件,才屬於便秘的情況。

但即便是便秘,也不能說是上火引起的。

沖調奶粉過稠、寶寶對食物不適應、飲食中膳食纖維不足或者沒有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等,都有可能造成寶寶便秘。

關於更詳細的原因和緩解方法,大家可以看這篇: 《原來寶寶便秘的原因這麼多,怪不得平時的方法沒效果!當媽必備知識點!》

關於上火的傳聞還有很多。而且,很多還都是孩子的親奶奶/姥姥提出來的。

育兒觀念有差異是無法避免的,畢竟時代不同,接受的理念不同,咱也都能理解。

只是,C媽要提醒大家,一定要保持理智,千萬不要聽信什麼敗火偏方。

小問題,保持良好的健康的飲食、生活習慣,精心護理;大問題,及時就醫。

這樣才能讓寶寶健康成長嘛!

關於我們

C爸-中國醫科大學碩士,目前就職於三甲醫院;

C媽-報社育兒編輯,熟悉兒童心理學、教育學

CC-6歲高需求女寶一枚;

DD-1歲天使男寶一隻。

養育CC&DD兩個孩子,讓我們明白:

有太多人教你怎麼做一個好孩子,

卻很少有人教你怎麼做一個好父母。

於是創辦公眾號「CC爸媽」、 「CD爸媽」

推廣「中國父母學習計劃」,

致力於讓更多父母加入科學養育的大隊伍,

一起少走彎路,一起做「中國好父母」!

這裡是「CD爸媽」

專注孕期和低齡寶寶的MINI社區。

加入我們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WnRobXgB9EJ7ZLmJfyc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