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2類家長,儘量別和孩子同睡,容易生病

2019-07-29     媽咪寶貝傳媒

為了便於照顧孩子、哄他們入睡,很多家長會和孩子一起睡覺,直到他們長大,開始上學才逐漸分床。這種同睡的方式,確實能給孩子帶來更多的安全感,不過,並不是所有的家長都適合跟孩子同睡的。

【小案例】

小華家寶寶2歲半,平時小華和老公工作比較忙,孩子一般都是奶奶帶的,包括晚上睡覺,也是奶奶和寶寶一起睡。結果,最近寶寶一直感冒、發燒,吃了藥病情就好了,但是過不了幾天,孩子就又生病了。為什麼會這樣呢?小華趕緊帶孩子到醫院診斷檢查。

經過一番診斷後,醫生說孩子的身體沒有太嚴重的問題,主要還是著涼、體質虛弱,引起的感冒發燒。小華急忙追問:那為什麼總是反覆呢?醫生看了一眼,詢問到:平時照顧孩子的過程中,有什麼不良生活習慣嗎?小華仔細琢磨了一番,肯定的回答沒有。

醫生接著問到:孩子晚上怎麼睡覺的?跟誰一起睡,晚上有打鼾、磨牙、頻繁翻身的睡眠習慣嗎?小華下意識的看向了婆婆,婆婆略顯尷尬的說:孩子平時跟我睡,我晚上確實會有打鼾、磨牙的習慣,這個也會影響到孩子的健康。醫生肯定點點頭,同時囑咐小華:晚上儘量不要讓孩子和婆婆一起睡。

【這2類家長,儘量別和孩子同睡】

1、睡覺有打鼾、磨牙或翻身等不良習慣的家長

嬰幼兒時期,寶寶的睡眠都比較淺,周圍略微有點動靜,就可能會吵醒他們,或者使他們處於半睡半醒的狀態,所以,勸那些晚上睡覺時經常打鼾、磨牙,或者是總喜歡來回翻身的家長,儘量不要和孩子同睡。這個時期的孩子正處於長身高、發育的迅猛時期,睡眠不足會嚴重影響他們的發育速度,消弱孩子的抵抗力。

重視寶寶的睡眠,寶寶長更高

2、喜歡晚睡或早起的家長

相關科學研究表明,寶寶生長激素分泌最旺盛的兩個時間段,分別是晚上21:00——1:00,以及早上5:00——7:00,寶寶在這兩個時間段必須處於深度睡眠狀態,這樣他們的身體才能分泌更多的生長激素。若陪伴他們同睡的家長喜歡「晚睡」,或習慣「早起」,那麼建議最好給孩子換一個陪睡的家長,因為「晚睡」、「早期」的習慣,會打擾孩子在這兩個時間段的睡眠質量。

【想要寶寶擁有良好的睡眠,家長還要注意下邊這2點】

1、給寶寶創造合適的睡眠環境

睡眠時室內自然光線過強或燈光過強都會影響寶寶的睡眠。有些媽咪怕寶寶有問題不能發現,所以將TA放在比較強的光線下,致使寶寶睡眠不踏實。所以,寶寶睡覺時夜間調暗光線,白天可以使用紗簾。

2、給寶寶準備好舒適的床品

良好的睡眠,離不開舒適的床品。小寶寶肌膚嬌嫩,媽咪給寶寶準備的枕頭、蓋毯、睡衣等睡眠用品,都要親膚舒適,以免影響寶寶的睡眠質量。另外,晚上睡覺時,不要給寶寶穿的太厚,這樣也會降低睡眠質量。

來源:媽咪寶貝傳媒

凡本號註明「來源:媽咪寶貝傳媒」的所有作品,均為我方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我方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我方授權使用的作品的,應在協議授權範圍內使用並署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我方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添加微信號xichuhui,加入媽咪寶貝成長大家庭,和寶爸寶媽一起交流,還有不定時福利大放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WgsDX2wBUcHTFCnfzu-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