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細想想,說fate這個IP是日本的漫威,也不是沒有道理

2019-07-18   大貓觀世界

要說如今日本動漫界的格局,這幾年似乎處於青黃不接的狀態,隨著死神、火影忍者兩大民工漫的相繼完結,日本動漫市場似乎只剩下海賊王這部長篇大作還在苦苦支持,其餘作品類似一拳超人、我的英雄學院等動漫雖說也同樣精彩紛呈,但依舊火候不夠,不足以和海賊王相提並論。

其實這和日本國內的動漫市場變化是息息相關的,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日本的很多優秀動漫都是開始於二十世紀的八九十年代,那是日本動漫的黃金年代,灌籃高手、浪客劍心、火影忍者漫畫的動畫化也都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的。

而這些動漫之所以能在有如今這麼大的知名度,除了作品本身夠優秀之外,其動輒拍個一百來級的動畫製作制度也是一大關鍵。長時間的曝光必然會為這些作品帶來更高的知名度,而更高的知名度又可以支持這些漫畫繼續動畫化,可以說是一個良性的循環。

可是現在隨著日本動漫市場的快速發展壯大,有越來越多的漫畫、輕小說問世。動畫製作公司也因為商業利益而而放棄把寶壓在一部動漫上的做法,改成減小成本,把寶壓在多個動漫作品上。也就是如今非常常見的製作成十二集或者二十六集的番劇。

在這個情況下,新的動漫IP因為沒有足夠的經費和長時間的曝光,很難形成強大的影響力。經費不足導致動畫製作粗糙,現如今觀眾的眼睛也越來越尖,敷衍製作他們自然是不會買帳的。有些動漫在播出的時候很有熱度,但一旦播完就人走茶涼,慢慢歸於沉寂。

在這種情況下既能迎合適應當下市場現狀,又可以發展壯大自己的動漫IP已經不多,fate就是一個,而且還是做得最好的一個。

稍微了解日本動漫的朋友可能都知道,fate擁有日本的漫威這個別名。給fate起這麼個別名除了讚美之外,還因為它確實和漫威一樣,擁有龐大的世界觀,擁有無數的平行世界,底下的人物眾多。

事實證明,漫威的這個模式非常成功,在美國,漫威的英雄聯盟電影票房火爆,在日本,fate系列也是捷報連連,今年更是有兩部番劇和兩部大電影推出,可謂是碩果纍纍。

Fate的模式之所以可以成功,是因為它成功適應了當下的動漫市場。他不需要像海賊王那樣製作長篇動畫,需要漫畫家持續不斷的創作。它可以以十二集或者二十六集的體量為標準,創作出長度適中的輕小說。型月公司中有著好幾位小說家,好幾個畫師,他們只需一人負責一個作品,然後定期的製成番劇推出,就足以保持熱度。如此一來,作家不用太費神,效果反而更好。

Fate的一個討巧的地方在於,很多作品看似獨立,但深入了解就會發現裡面的人物或者事件與其他作品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這樣當觀眾們在觀看fate新作的時候,他們也不會忘了之前的作品,有些沒看過前作的觀眾甚至還會為此特意回去補番。

型月公司持續不斷的推出新作,完善世界觀,除了保持IP熱度外,還可以吸引大量的粉絲,特別是讓一個人氣角色連續登場在多個作品當中,對於粉絲而言,無疑是個很大的驚喜。

型月的當家花旦阿爾托莉雅就是最好的例子,她最早出現在十五年前的十八禁文字遊戲中,因為動畫化而人氣大增,此後型月公司就一直為她宣傳造勢,讓她頻繁出現在fate的其他作品當中,增加曝光量,讓她走紅至今,而有一個走紅的動漫角色,對於動漫IP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現如今,日本的動漫界中除了海賊王這個超級IP外,最火的無疑是fate系列。可是海賊雖然篇幅長,但是總有完結的一天,而fate系列呢?只要他們願意,就可以無限創作出新的作品,因為世界觀是固定的,作家只要從fate的現有人物中抽幾個出來,就又是一部精彩的故事了,就創作成本來看,要比海賊王等漫改作品來的更加輕鬆。

就現狀而言,日本最大的動漫IP是海賊王和fate,或許現在海賊王還略勝一籌,不過一旦海賊王完結或者作者江郎才盡,到時候又有哪部動漫可以可fate相提並論呢?到時候fate的日本動漫第一大IP這個說法就實至名歸了。對此小夥伴們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下方留言和大家分享。